(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6g,姜黄9g,当归9g,黄芪15g,赤芍9g,防风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细辛3g,牛膝15g,甘草6g。
(2)湿热阻经,毒邪炽盛
主证:关节肿胀微热或红肿灼热,疼痛较甚,触之加剧,活动不利,筋脉拘急,得热痛剧,得冷痛减,身热,体重乏力,纳呆欲呕,舌红、苔白干或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沉数。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方药:四妙散和犀角汤加减。
犀角15 ~ 30g(可用水牛角代替),栀子9g,黄芪9g,黄柏9g,苍术9g,薏苡仁15g,大黄6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忍冬藤15 ~ 30g。
(3)痰瘀凝滞,筋脉痹阻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僵硬变形,不得屈伸,关节周围皮色黯滞,疼痛较剧,停著不移,或肢体重着,麻木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沉弦。
治则:化痰祛瘀,舒筋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活络效应丹加减。
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胆南量9g,当归9g,丹参15g,制乳香6g,制没药6g,五灵脂6g,全蝎6g,白僵蚕9g,大蜈蚣3 条。
(4)肝肾亏虚,邪气留恋
主证:痹证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肢体活动不便,筋脉拘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持续低热,或畏冷喜暖,遇劳遇冷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或薄白而干,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药:虎潜丸加减。
虎骨15g(可用狗骨代替),牛膝15g,熟地9g,当归9g,白芍9g,锁阳9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姜黄12g,威灵仙12g,秦艽9g,桃仁6g,红花6g,杜仲15g。
2、中医怎样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现将行、痛、着、热痹的主证、治则及方药分述如下。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麻黄、当归、秦艽、肉桂、葛根、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2)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细辛、桂枝。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
(4)热痹
主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
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忍冬藤、连翘、黄柏、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
3、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有哪些,哪位知道的讲讲?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下面介绍一些类风湿的常用治疗方法:
(1)乌头通痹汤
(2)蚂蚁丸
(3)地黄当归金甲汤
(4)三白皂剌熏剂
(5)中医秘方
步骤:(1)乌头通痹汤
药物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2)蚂蚁丸
药物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用量: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3)地黄当归金甲汤
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制用法:干地黄95克
当归3克
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
刺三甲5克(4)
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制用法: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5)中医秘方乔氏活络宝
药物组成:伸筋草、透骨草、川乌、草乌、木瓜、全虫、桂枝、桑枝、刘寄奴、桑叶、红花、没药、牛膝、鹿筋、白花蛇等名贵中草药。制法:水煎制液,研磨制膏。功效:通经活络、活血化淤、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散寒祛邪、促循环强代谢。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特点:外用中药,对人体无任何损伤,疗效稳定
4、中医怎么治风湿
中药巩固善后:中医则认为正邪交争,正虚邪留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理变化。邪去则正安,正气旺盛,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在去除类风湿关节炎病邪后,人体正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就可达到新的平衡而恢复健康。
在中医看来主要是风、寒、湿、热之邪通常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外因,所以散寒、祛风、除湿、清热等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常用祛邪方法。
5、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风湿、类风湿的治疗,首先,辨明阴阳虚实、风寒湿热,针对病因治疗,有效缓解疼痛、肿胀的症状;其次,用药注意治疗与缓解疾病引发的,诸如贫血、结节、血管炎、风湿性心脏病及肾脏损害等症状;再次,调理气血,补充钙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辩证治疗,使用痹痛酊联合用药。对风湿、类风湿的治疗疗效显著。根据具体症状,强调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
6、风湿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