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关节疼痛吃什么止痛药
你好,可以口服非淄体类抗炎药和免疫制剂,实在疼痛再服用止痛药,如戴芬,最好不要吃,以免产生依赖性,平时注意保暖,不要着凉,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
2、常用止痛药名称
通用名:科洛曲片
英文名:Ketongning,Tramadol Hydrochloride and Ibuprofen Tablets
治疗分类:止痛药
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克痛宁按神经毒蛋白计为160ug,含盐酸曲马多25mg,含布洛芬50mg。
适应症: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疼痛、手术后疼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中、重度疼痛的镇痛。
用法用量:口服或含化,成人1次1~2片,一日2~3次。
商品名:普威
通用名:尼美舒利片
英文名:Nimesulide Tablets
治疗分类:止痛药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是尼美舒利。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痛;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治疗。
【英文名】Indomethacin
【类别】抗炎止痛药
【别名】 消炎痛 ,吲哚美辛,久保新;美达新;意施丁;吲哚新,艾狄多斯,运动派士
【外文名】Indomethacin,Indometacin,Amuno, Confortid, INTEBEN, Indocin
【适应症】
1.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 2.能抗血小板聚集,故可防止血栓形成,但疗效不如乙酰水杨酸。 3.治疗Behcet综合征,退热效果好;用于Batter综合征,疗效尤为显著。 4.用于胆绞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有效;对偏头痛也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月经痛。
3、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什么不能乱用止痛药?
止痛药如水杨酸制剂、消炎痛、萘普生等能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确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疼痛又出现。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滥用,以免依赖成瘾,导致其他疾病。
2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在减轻关节肿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方面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
合肥市黄山路446号
4、风湿止痛什么药好用
意见建议:风湿止痛丸功能主治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四肢麻木,腰腿沉重,风湿疼痛。本品是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炎、痛风及关节肿大疼痛等疾病最常用藏药之一。仙露风湿止痛丸是西藏大庆活动指定产品。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关节肿痛变形、痛风、四肢僵硬、老寒腿、产后风、强直性脊柱炎
5、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止痛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哪些?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6、治疗类风湿止痛药有哪些。怎么治疗。急。。。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在生活中往往给患者所带来的危害是比较的巨大的,通常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趁早的治疗,那么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呢?关于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的问题韩国冷巴专家为您详细的分析如下:一、药物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
下:1.
外敷巴布类贴膏进行调整。目前国内常用的巴布类贴膏有韩国冷巴等。此类贴膏不
同于以往贴膏,其药物包容量大,含药层的增厚能够完全满足单位给药和药效持久,在
皮肤能足够渗透,进一步保证和加强了药物对治疗的效果。
2.非淄体抗炎药
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
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
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3.慢作用抗风湿药
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
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
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4.细胞毒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
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
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5.肾上腺皮质激素
本类药物是强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
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二、外科疗法
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外科治疗是关键,
主要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
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三、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风湿性关节炎综合治疗的
不可少的部分。
7、有特效的类风湿止痛药吗,是什么?
不仅关节疼痛、红肿、屈伸不利等类风湿症状,可以通过益肾蠲痹丸改善甚至治好,益肾蠲痹丸对身体的刺激也小。。谢谢您能一如既往的采纳我的回答
8、风湿骨病吃什么止痛药比较好
可以吃抗炎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和阿司匹林。平时的饮食要少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比如牛奶,肥肉,油炸类食品等,还有海鲜类食物要少吃。饮食要有节制,以清淡,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可多食维生素C,B多的蔬菜和水果。
9、风湿骨痛,用什么止痛药最佳
风湿、类风湿治疗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