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的药物

类风湿的药物

发布时间:2020-07-31 19:37:51

1、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有哪些常见的?

成都风湿病医院医生告知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疼痛症状的缓解,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雷公藤等,起效较慢,但具有缓解和阻止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病进展的作用,副作用也较大

2、类风湿的药物有哪些?哪些好用一点?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起到抗炎止痛,关节消肿的作用,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慢作用抗风湿药主要是延缓关节的变形,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是很容易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的损害,这种药物个体差异性很大,生物制剂,植物药也可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发作,建议医生开药

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 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 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时1 次。

③吡罗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 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盐制剂,静脉注射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金诺芬。口服金诺芬6mg,每日1 次。持续15 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 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50mg 维持。

服药后1.5 ~ 2 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 周为1 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如下。

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

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使用原则:最小剂量(如泼尼松每日小于10mg)。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素。可抑制T 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

疗程60 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 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

每次100 ~ 200m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周1 ~ 2 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时口服1 次,连服3 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 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 - 干扰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 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 万单位,肌内注射。7 次为1 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 与蓖麻毒素蛋白A 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 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 治疗量每日为0.05 ~ 0.33mg/kg,5 ~ 10 天为1 疗程。

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每日150mg。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

4、治疗类风湿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手段。风湿病是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目前风湿病的治疗药物很多,但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 慢作用抗风湿药 此类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 细胞毒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风湿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本类药物是强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会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5、类风湿吃什么药

根据药物性能,治疗类风湿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等。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剂量如下:

塞来昔布:每日剂量200~400mg,分1~2次服用,有磺胺过敏者禁用;

美洛昔康:每日剂量7.5~15mg,分1~2次服用;

双氯芬酸:每日剂量为75~150mg,分2次服用;

吲哚美辛:每日剂量为75~100mg,分3次服用,;

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5~1.0g,分2次服;

布洛芬:每日剂量为1.2~3.2g,分3~4次服用。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常用者如下:

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每周剂量为7.5~25mg,以口服为主(1日之内服完),亦可静注或肌注。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

柳氮磺吡啶:剂量为每日2~3g,分两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会减少不良反应,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来氟米特(1eflunomide):主要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其服法为50mg,每日1次,3天以后10~20mg,每日1次。

羟氯喹和氯喹:前者每日0.2~0.4g,分两次服。后者每日0.25g,1次服。

生物制剂和免疫性治疗:近年在国内外都在逐渐使用,临床试验提示它们有抗炎及防止骨破坏的作用。

免疫性治疗包括口服诱导免疫耐受药、米诺环素类药,其疗效待定。免疫治疗还包括以去除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目的的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疗法,只用于一些难治的重症患者。

其他还包括金制剂、青霉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糖皮质激素,一般应不超过泼尼松每日10mg,可使关节炎症状得到迅速而明显地缓解,改善关节功能。

植物药制剂

常有的植物药制剂包括:雷公藤多苷,青藤碱、白芍总苷。

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都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方法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并非抗生素,临床上常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
2、激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药,将副作用减小到最低;
3、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改善症状,治疗疗效较好,临床常用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注意具有结核病史者禁止使用;
4、放射性药物:锝99制剂;
5、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有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可以改善病情,症状控制较慢;
6、中成药: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7、抗类风湿药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慢作用抗风湿药有:甲氨蝶呤,抗疟药(主要是氯喹和羟氯喹),来氟米特,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吡啶,雷公藤,硫唑嘌呤,环孢菌素等。

8、最好的类风湿的药是什么?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方法治疗: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止痛西药治疗: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这种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度对人体的肾脏影响太大;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做过理疗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方法根本没有办法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麻痹神经缓解疼痛的症状。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推拿针灸治疗:和物理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封闭疗法:俗称“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
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由于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人群不足5%,加上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根本无法全面推广。

类风湿适宜吃什么食物:
1、要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动植物脂肪比例为2:1为宜。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子油和鱼油(不是鱼肝油)为佳。
2、类风湿性关节炎要选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3、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黄瓜等。
药物有甲氨喋呤、爱若华和双氯灭通。临床常用药物为水杨酸类,消炎镇痛类,激素类药的药物,

与类风湿的药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