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指标五项包括哪些
你好,风湿指标5项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你描述的情况需积极遵医嘱配合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环境保持干爽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注意关节部位保暖,防止受凉
2、求问怀疑风湿病要做哪些化验项目?
风湿疾病疑似或确诊患者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往往会接受体格检查和各种化验。下面,我们就常见的一些化验项目,来给大家做一个解释。1、血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查看是否出现异常指标,帮助确诊疾病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2、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血沉高,说明疾病还在活动期,越高越严重。血沉下降,表现药物发挥了作用,疾病得到控制。3、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10mg/L.CRP高,表示体内存在感染、创伤、炎症,疾病还处于活动期。4、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正常值小于1:500,阳性则显示可能患有风湿热。5、类风湿因子(RF):RF常见于多种风湿疾病和急慢性炎症。因此,不能单凭RF阳性就认为自己是类风湿关节炎。但如果RF滴度高、多次测定阳性,那么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较高。6、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RA-33/66抗体、抗Sa抗体: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患者阳性率高。7、抗核抗体(ANA):阳性常见于许多疾病。同时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体征的,要高度怀疑是狼疮。阴性几乎可以肯定不是狼疮。8、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滴度越高,显示疾病活动度越高。9、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但并非所有狼疮患者都显示阳性。1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对诊断干燥综合征有较大意义。11、HLA-B27: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大意义。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X线检查:一般选择症状最严重的部位。如果局部症状不典型,医生会根据已确定的考虑方向,选择疾病常见的发作部位拍片。如类风湿关节炎,往往选择双手和腕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往往选择骶髂关节和髋关节。一般每3个月或半年拍摄一次。2、CT检查:分辨率跟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对病变情况反映更为全面、具体。3、磁共振成像和B超检查:可对软骨、滑膜、关节积液等关节内部病变清楚显示,用于强直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检查。另外,关节腔穿刺和滑液检查,以及关节镜和滑膜检查,在患者关节腔内积液严重或是不能确诊的患者,考虑进行。因该类检查对环境、医疗设备条件及医生技术能力有教高的要求,建议选择大医院进行。
3、风湿三项检查是那三项,检查的作用是什么 。
风湿三项是包括类
风湿因子
抗链球菌溶血素o
c反应蛋白的
检查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患有类风湿的关节炎,一旦发现患有风湿病的时候就及时的使用抗风湿的药物治疗,平时注意不要长时间的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4、什么是风湿四项检查
病情分析:风湿病的情况可以
引起的或有骨关节炎的情况的或腱鞘炎的情况的。
意见建议:风湿四项检查一般的情况是指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抗o的检查的。
5、风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常规检查:风湿病是侵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疾病,所以要对患者作全面的检查,血,尿,便,血沉,CRP,全面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等)。
(2)血清学检查:①一般性:RF,C3,C4,CH50,CIC,IgG,IgA,IgM,IgE。②特殊性:a.抗核抗体谱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先做ANA,如滴度>1:40,则应进一步检查其他项目。b.HLA:虽然HLA与风湿病有密切的相关性,但目前对其了解还不多,常用的,比较有特异性的如HLAB-27对AS阳性率可高达81.8%,对赖特综合征也可达到40%,在银屑病仅为10%;DR4/DR1对RA阳性率为49-79%,JRA为7%,但JRA的Dw4为26%,Dw14为47%,DR3在SLE仅为2.7%,在pSS为5.6%。Behcet病仅有3.3%HLAB5为阳性。c.其他: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y),抗磷脂抗体,抗核周因子(ANCA)等对一些病有诊断参考价值。
(3)关节液检查:新鲜的关节液是很重要的,应作常规,培养,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一般常用正,侧位,大小关节皆可,四肢,肩,脊柱,骶髂各关节;根据不同疾病及部位,还可有不同的要求,对骨骼受损或增生病变一般显示清楚,但由于影像重叠,早期细小病变不易看清;对滑膜,关节囊,软骨,半月板,韧带则不显示。
(2)计算机体层显像(CT):可以在一个横断面上准确的显示不同组织密度的微小差异,是观察骨关节及软组织细小病变的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多用于AS的骶髂关节,脊柱;膝关节的软骨及半月板病变,SLE的脑部改变;早期肺间质性改变等。
(3)磁共振成像(MRI):对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具有比X线,CT更高的分辨率,对软组织显像优于CT。多用于观察骨,软骨,半月板,筋膜的诊断;对脑组织,脊髓病也很有帮助。
(4)造影:①关节造影:一般用过滤空气或有机碘溶液,也可同时使用两种,称为双对比造影。可以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和韧带等结构。对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很有帮助,多用于四肢大关节,但现已较少应用。②血管造影:分为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对大动脉炎或血管炎的诊断很有帮助。
(5)关节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各种组织的病变,特别是对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意义。必要时可以取滑膜活检和手术治疗。
(6)活体组织检查:对诊断困难的病例,此种检查,可以协助确诊。如皮肤,唇粘膜,肾,肝,关节滑膜,血管,肌肉,骨,软骨等。有时还要作免疫组化染色。
(7)同位素骨扫描:对鉴别骨瘤(原发或继发性),骨髓瘤有很大帮助。
(8)超声波检查:对关节囊,软骨,滑膜厚度,积液情况可以判断。
6、风湿病应该化验什么?
常用的专科检查方法:临床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谱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补体、T淋巴细胞亚群等。
7、风湿病常规化验主要指什么?
抗链O,血沉.风湿因子等等!
我是医生,有事可以联系我
8、风湿化验,都化验什么啊?大约需要多少钱啊?
怎样看懂风湿病化验报告
风湿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在病人诊治过程中,各种实验室化验必不可少,而化验结果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诊断。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
血沉(ESR) 一般来说,风湿病患者特别当病情活动时,ESR是增高的,但反过来,ESR增高并不等于就得了风湿病。目前,在个别非专科医生的诊疗思路上仍存在误区,即只要一发现患者ESR高,马上说是风湿病。其实,ESR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增高,如贫血、感染或肿瘤等等。其次,血沉可随着风湿病病情缓解而下降,因此可作为药物疗效判断指标之一。但血沉不是活动的特异性指标,有时血沉与病情活动并不一致。
类风湿因子(RF)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阳性率为60%~80%。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也常有RF阳性。另外,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也可阳性。 保健知医网
C-反应蛋白(CRP)CRP是炎性反应性蛋白之一。风湿病活动时C-反应蛋白普遍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但要记住CRP也不是风湿病的特异指标,其他炎症如感染或外伤等CRP也明显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ASO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很多患者以为抗O增高就是风湿,其实不然。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此外,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O增高。
HLA-B27 HLA-B27是一个遗传标志物,90% 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 阳性。但要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一般认为,HLA-B27阳性有利于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然而,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100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AS。况且AS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抗核抗体(ANA)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为,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症状缓解,但ANA始终阳性或滴度没有下降,使其中部分病人一直担心疾病没控制,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应该认识到ANA与病情波动无关,ANA阳性或高滴度并不意味疾病严重。 保健知医网
抗可抽提核抗原抗体(ENA抗体) 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
抗Sm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抗RNP可出现在MCTD、SLE、SSc等患者血清中;
抗SSA阳性则可能提示SS或SCLE;
抗SSB是SS的标志性抗体;
抗Jo-1是PM/DM的标志性抗体;
抗Scl-70是SSc的标志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则提示SLE。
患者应该切记虽然某种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但不是绝对的,临床诊断更重要的依据是临床表现。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 抗dsDNA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抗体,但由于测定技术和实验室条件不同,对于正常人和SLE的界限因不同单位而异,所以抗dsDNA轻度增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还是那句老话,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抗心磷脂抗体(ACL) ACL作为抗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 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 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但由于实验技术所限,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www.bjzi.com
补体补体的检测项目包括CH50、C4、C3和B因子,在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一般意味着SLE活动,而补体升高往往提示感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ANCA可出现二类抗体: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Churg-Strass 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条件等存在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自己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