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脊髓炎疫苗是誰研究的

脊髓炎疫苗是誰研究的

發布時間:2020-09-24 14:30:07

1、脊髓炎疫苗2周前打完4針沒事嗎?

脊髓灰質炎疫苗是在寶寶半歲以前接種三針,第四針是在寶寶四歲的時候接種的,你說的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以前進行過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強化,兩歲以前可以服用五劑次的,所以是沒有問題的

2、發生了什麼,牛津大學為何要暫停新冠疫苗的試驗?

據外媒報道,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一款疫苗的後期試驗因志願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被暫停,這款新冠疫苗目前正處於臨床試驗第三階段。BBC稱,這款疫苗一直被視為全球數十款正在被研製的疫苗中的有力競爭者。《衛報》報道:阿斯利康和牛津第二次暫停重要疫苗試驗。

新冠疫苗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科學家們所關注的重點,至今為止,除了俄羅斯的“人造衛星5號(Sputnik V)”外,還沒有任何一款新冠疫苗能成功上市。而牛津大學的新冠疫苗實驗叫停,更是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鍾。在所有人為之擔憂的同時,背後的真相又是如何?

此事昨日由美國《波士頓環球報》旗下健康新聞網站STAT最先報道出來,實驗暫停的理由是懷疑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都已經確認了暫停這件事。目前,除了英國之外,臨床試驗在美國、巴西、南非等地也已經暫停。

這是這項臨床試驗在英國第二次被暫停。第一次暫停是在7月,暫停的原因是一名志願者出現了“貫穿性脊髓炎”這種罕見的疾病。不過這名志願者隨後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無關的神經疾病。所以在臨床試驗中出現的神經炎症反應是否與試驗本身有關,並不能就此確定。可能這是試驗引發的疾病,也有可能是本身就帶有的疾病。所以在經過一系列的安全評估後,這項實驗重新啟動。

至於第二次暫停是因為什麼原因,阿斯利康只是聲明觀察到了“無法解釋的疾病”。但據《Nature》雜志說法,目前並不能確定這起不良反應是否是由疫苗引起的,所以還需對這期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和評估。《Nature》雜志表示,委員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這名患者接受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

 目前按照的疫苗試驗設計,接受疫苗實驗和安慰劑實驗志願者的比例大概在2:1左右。一般疫苗三期試驗大概有20000人接受疫苗,10000人接受安慰劑,這也正是疫苗研發的特別之處。因為疫苗是給健康的人群使用的(其他葯物都是給患者用的),所以疫苗對於安全性的要求特別高。這也是為何臨床試驗需要大量患者參與。

 總的來說,如果在疫苗組中重復觀察到同樣的不良反應,這不是個好消息。如果確認只是偶發,或者無關的事件,我們可以稍微放寬點心。目前,我們需要等待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判斷。

3、陳薇院士和那個企業合作研究疫苗的?

陳文媛是和這個企業合作研究疫苗的,陳薇院士和這個企業合作研究疫苗的,你知道研究什麼疫苗嗎?

4、小孩打了疫苗為什麼還會有脊髓炎?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得急性脊髓炎,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孩子可能打完疫苗,自身免疫會出現問題,從而引起得急性脊髓炎

5、疫苗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國在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的古代醫師在醫治天花的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康復後的天花患者及護理者,或穿過沾染患者痘痂的衣服的人不再患天花,於是就大膽創用了將天花痂粉吹入正常人鼻孔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最早有可靠文獻記載的預防接種,可追溯到我國宋真宗年代,峨眉山人為丞相王旦之子種痘以預防天花。
1796年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r)發明的牛痘苗,這是世界上第1例成功的疫苗,為人類最終戰勝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6、非典的疫苗是被誰研究出來的

AVI總裁伯格醫生稱,測試結果將於兩星期內公布,如證實療法有效,新葯將在「數月,而不是數年」之內用於病人身上。英國《泰晤士報》廿五日報道:首種治療非典型肺炎的葯物可能於數月內在美國面世。該葯物以冠狀病毒的基因排列研究而成,療效顯著,類似的化學物亦證實有效對付與非典型肺炎同科的病毒。療效顯著 無副作用過去三年,超過二百五十名病人服用過類似的葯物,並無出現副作用。這安全紀錄,加上非典型肺炎的迫切性,意味著葯物監管當局會快速批核新葯。伯格稱,如證實葯物有效,當局或要權衡新葯對病危者的風險和效益。他說:「鑒於對非典型肺炎的憂慮,同時考慮到這些化學物的療效,它很快會成為焦點。我認為這只需要數月,不會很久。」該葯採用了叫反義(antisense)療法的新科技,專門攻擊核糖核酸(RNA)病毒如肝炎、西尼羅病毒、諾沃克病毒和相信與非典型肺炎同科的冠狀病毒。這些病毒由單一束RNA組成,RNA乃通訊化學物,基因通常用它來製造蛋白。專攻病毒 阻其復制反義葯物是一小節的RNA,它們是攻擊RNA的病毒之倒影,可緊扣病毒重要部分,阻止它在人類細胞中復制。伯格醫生稱:「拉鏈是個好比喻,RNA病毒是拉鏈的一半,如果能用另一半與它結合,就能中和病毒。」AVI去年在兩星期內研製出一種反義葯物,救活了密爾沃基動物園受西尼羅病毒感染的企鵝。AVI三年來一直在測試反義療法對癌症和循環系統疾病的療效。加拿大溫哥華的基因研究中心排列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序列後,AVI只花了十天時間研製出對付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的反義葯物。伯格醫生稱:「有了基因排列,只需一至兩星期製成葯物。它是一種聚合體,像基因排列的鏡子倒影。」他說:「我相信它真的會有效,因為我們已研製出對付同科病毒的葯劑。」雖非十全 最有希望基因測試已顯示新葯不會干擾人體細胞內任何重要的RNA過程,只針對冠狀病毒的重要部分。伯格稱:「這表示變種不是大問題,該葯劑只攻擊病毒的重要部分,如果這部分變種,轉變會令病毒失效。」但其中一個難題是,暫時不知冠狀病毒是否引致非典型肺炎的唯一原因。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的普盧默說,只有百分之四十的非典型肺炎患者身上找到冠狀病毒;他本周稱冠狀病毒和非典型肺炎的關系「很弱」。伯格醫生坦言:「我們未充分了解這種病毒,新療法未必能有效阻止病毒復制,但這是至今為止最有希望對付此病的葯物,因為此葯對其他相關病毒非常有效。」葯物監管當局可能不願意在缺乏需時數年的全面臨床測試的情況下批出新葯。不過,由於仍未找到非典型肺炎的療法,這意味著當局有更大可能批准在病危患者身上試用新葯。

7、考研人怎麼看待這次的疫苗事件

輕度不良事件注射Hib疫苗之後,局部反應是常見的。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接種者可在注射部位感覺疼痛和觸痛。這些反應一般是輕微和短暫的。在多數情況下,2至3天內會自動消失,不需要進一步的醫療處理(Fritzell和Plotkin,1992)。在注射Hib疫苗之後,極少發生輕度全身性反應,包括發熱(2%)(Valdheim等,1990)。嚴重不良事件注射Hib疫苗之後的嚴重不良事件不常見,所以這種疫苗是當前可獲得的最安全的疫苗之一。在包括4 459名納瓦霍族嬰兒的一次研究中,接受Hib共軛疫苗的嬰兒與接受安慰劑的嬰兒之間在發生的嚴重不良反應類型和頻率方面沒有差異(CDC,1991)。研究還表明,使用Hib疫苗對HIV感染患者是安全的。(Leroy等,1996;Dockrell等,1998)。過敏反應在批准使用之前的臨床試用期間,沒有過敏反應的報道。此後,上市後的監測中確認了5例可能的過敏反應(Milstien等,1987;Stratton等,1994)。但是,未發表過接受Hib疫苗之後發生過敏反應的報道。在審查了現有數據之後,美國醫學研究院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接受或排除Hib疫苗與過敏反應之間的因果關系(Stratton等,1994)。急性熱病性多神經炎未開展過對照研究以探索接受Hib疫苗之後發生急性熱病性多神經炎的風險。批准使用之前的任何一次臨床試用中都未報道發生急性熱病性多神經炎。美國醫學研究院確認了接受Hib疫苗之後發生的7例急性熱病性多神經炎,但其中3人接受了多種疫苗,還有1人在發病前的間隔時間難以令人置信。因此,美國醫學研究院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接受或排除Hib疫苗與急性熱病性多神經炎之間的因果關系(Stratton等,1994)。血小板缺少症在一次Hib共軛疫苗試用期間,報道了1例血小板缺少症;但是,隨後的研究發現疫苗對血小板計數無影響(Lepow等,1984;Stratton等,1994)。此後,上市後的監測中確認了接受Hib疫苗之後發生血小板缺少症的若干可能病例(Milstien等,1987;Stratton等1994)。美國醫學研究院審查了現有的數據並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接受或排除Hib疫苗與血小板缺少症之間的因果關系(Stratton等,1994)。橫貫性脊髓炎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在美國確認了接受Hib疫苗之後發生橫向脊髓炎的3例可能病例(Stratton等,1994)。但是,沒有在文獻中發表關於接種Hib疫苗之後發生橫向脊髓炎的報道,批准使用之前的試用中也沒有報道橫向脊髓炎的病例。因此,美國醫學研究院認為沒有充分的數據接受或排除Hib疫苗與橫向脊髓炎之間的因果關系(Stratton等,199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能很好地耐受接種疫苗,只有一些人報告注射部位有輕微疼痛(Kroon等,1997)。

8、有預防脊髓炎的疫苗嗎?

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疫苗,包括脊灰減毒活疫苗,脊灰滅活疫苗兩種類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主要而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後,能產生抗體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持久免疫力。這個是屬於國家的一類疫苗,免費提供。

9、疫苗接種是誰發明的?

最早有可靠文獻記載的預防接種,可追溯到我國宋真宗年代,峨眉山人為丞相王旦(公元957年~1017年)之子種痘以預防天花。在此之前,民間就有痘衣、痘漿、旱痘、水痘等種人痘的方法流傳。
國外最早是1796年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r)發明牛痘苗。

與脊髓炎疫苗是誰研究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