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疫苗急性脊髓炎

疫苗急性脊髓炎

發布時間:2020-08-20 19:51:15

1、急性脊髓炎是什麼?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種自身免疫反應(多為感染後誘發,個別為疫苗接種後或隱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性改變,又稱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該病是指非特異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進行性炎性脫髓鞘病變或壞死,病變常局限於脊髓的數個節段,主要病理改變為髓鞘腫脹、脫失、周圍淋巴細胞顯著增生、軸索變性、血管周圍炎症細胞浸潤。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損水平以下肢體癱瘓、傳導束性感覺障礙和尿便障礙為臨床特徵。
直接病因尚不明確,多數患者在出現脊髓症狀前1~4周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病毒感染症狀或疫苗接種史,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及EB病毒、巨細胞病毒、支原體等許多感染因子都可能與本病有關,但其腦脊液未檢出病毒抗體,脊髓和腦脊液中未分離出病毒,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後自身免疫反應有關,並非直接感染所致,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2、急性脊髓炎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種自身免疫反應(多為感染後誘發,個別為疫苗接種後或隱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性改變,又稱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
治療方法:
(1)皮質類固醇激素 急性期,可採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短程沖擊療法,連用3~5天,之後逐漸減量維持4~6周後停葯。
(2)免疫球蛋白 連用3~5天為1療程。
(3)B族維生素 有助於神經功能恢復。常用維生素B1、甲鈷胺肌肉注射。

3、什麼是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種自身免疫反應(多為感染後誘發,個百別為疫苗接種後或隱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性改變,又度稱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該病是指非特異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進行性炎性脫髓鞘病變或壞死,病變常局限於脊髓的數個節段,主要病理改變為髓鞘腫脹、脫失、周圍淋巴細胞顯著增生、軸索變知性、血管周圍炎症細胞浸潤。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損水平以下肢體癱瘓、傳導束性感覺障礙和尿便障礙為臨床道特徵。急性脊髓炎損害程度、病變范圍及並發症情況。如無嚴重並發症,多於3~6個月內基本恢復。完全性截癱6個月後肌電版圖仍為失神經改變、MRI顯示髓內廣泛信號改變、病變范圍累及脊髓節段多權且彌漫者預後不良。合並泌尿系感染、壓瘡、肺部感染者常影響恢復,遺留後遺症。

4、疫苗接種引起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如何維權?

1。證據要確鑿。 要有醫院開具的病因結論,證明這種病是由接種疫苗所致。
2。找到因果關系。你要維權,必須確認,除了疫苗接種外,這種病沒有其他的病源。確認後,建立了因果關系,剩下就是收集證據了。
3。收集證據。小孩接種疫苗的單位是否還在,接種時間、地點、人員。
4。向法院起訴。

5、小孩打了疫苗為什麼還會有脊髓炎?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得急性脊髓炎,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孩子可能打完疫苗,自身免疫會出現問題,從而引起得急性脊髓炎

6、急性脊髓炎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個病的病因多樣,主要見於以下幾方面:
1.感染 20%~40%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見於Ⅱ型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及腸道病毒。近年來HIV-1及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Ⅰ型(HTLV-1)相伴的脊髓病開始受到重視。
國內學者(趙剛等,1994)曾在本病CSF中檢測到Ⅱ型單純皰疹病毒抗體,並用PCR方法檢測出其特異性DNA。Bohr等(1999)亦用同樣方法檢測出CSF中腸道病毒的RNA序列。國外報道2例AIDS並發急性脊髓炎,腦脊液PCR證實為帶狀皰疹病毒,應用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治療後,症狀完全恢復(Lionnet,1996),提示病毒對脊髓的直接損害可能是主要原因。其他常見引起本病的病原菌有各種細菌、螺旋體、真菌、支原體、寄生蟲等。
2.血管疾病 由於脊髓供血障礙導致的脊髓炎又稱為急性壞死性脊髓炎。常見繼發於結締組織病、結節病、惡性腫瘤、感染等的血管炎性損害。
3.與脫髓鞘疾病有關 部分多發性硬化(MS)、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等脫髓鞘疾病可以急性橫貫性脊髓損害作為首發症狀。
4.原發性 指原因不明的非特異性急性脊髓損害,可因過度勞累、脊柱外傷等誘發,部分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或疫苗接種史。

7、急性脊髓炎是什麼病

急性脊髓炎,又稱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該病是指非特異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進行性炎性脫髓鞘病變或壞死,病變常局限於脊髓的數個節段,主要病理改變為髓鞘腫脹、脫失、周圍淋巴細胞顯著增生、軸索變性、血管周圍炎症細胞浸潤。

與疫苗急性脊髓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