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分哪幾節

頸椎病分哪幾節

發布時間:2020-04-25 21:33:45

1、頸椎病發生在不同的頸椎節段會分別有什麼症狀?

急性期病人活動頭頸部可以引起頸、肩、臂部疼痛,或呈上肢放射疼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間疼痛重,影響休息。少數病人為防止觸碰頸部加重症狀,用手保護患部。對急性發病病人,需注意檢查是否為頸椎間盤突出病變。頸椎病慢性發病病人多感頸部或肩背部疼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減弱、肌肉萎縮。部分病人患肢可呈現腫脹,皮膚呈暗紅或蒼白色。風寒及勞損可為發病的誘因,部分病人無明顯誘因而逐漸發病。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一定要及時的選擇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法治療,千萬不要盲目的治療從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股骨頭壞死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做好功能鍛煉和保健,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這些對於病情的康復都是有幫助的,廣州解放軍421骨科醫院是國家三甲醫院如果有疑問可以打電話去質詢。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早日康復

2、人的頸椎分為幾節?

頸椎是一種有多種症狀的常見病。從臨床上看從青年到老年人發病均成上升的趨勢。頸椎病給人帶來的痛苦是十分的大,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頸椎共有七節頸椎骨。醫學上用c1 C2 C3 C4 C5 C6 C7分別由頭部自肩部表示每節頸椎骨。頭部和頸椎中間起連接做用的叫環樞 肌。環樞 肌和七節頸椎骨的生理病變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割而又有各自的症狀。頸椎病一般而言主要是因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生活習慣動作而生活出來疾病。即頸椎受內外力的影響,造成頸部肌肉勞損和痙攣性的改變, 肌肉的拉力發生了不平橫,而內外力不平衡的拉扯就造成了頸椎骨的錯位而造成椎間管變窄,錯位的頸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的正常供血,就出現眩暈,惡心,心慌,摔倒,耳鳴,突發性耳聾等症狀,神經受到擠壓出現出現疼痛,水腫等,關節活動受限出現疼痛韌帶,軟骨,肌肉受到擠壓均處於不正常狀態,使頸部個系統均發生了改變和損傷,從而產生了一系列臨床症狀,這就是頸椎病。

3、人體的脊椎一共有幾節

人類脊柱有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塊脊椎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

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

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3)頸椎病分哪幾節擴展資料

出生時的椎骨在椎體和兩側椎弓各有一個骨化中心。生後一年,胸、腰椎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較晚,約在7~10歲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與椎體的融合,在頸椎為3歲,胸椎為4~5歲,腰椎6歲,骶椎7歲或更晚。次發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現。

脊柱的分節和包繞神經管,是一個復雜的演化發育過程,在發育過程中脊椎的發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見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見的發育障礙是兩側椎弓對合障礙形成的脊柱裂。

較輕的脊柱裂多為腰骶椎骨的後弓沒有合並,但脊神經正常,表麵皮膚正常或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著及毛發,因臨床無症狀,常在X線片中發現,稱隱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時有脊神經、脊膜或脊髓的膨出,產生相應的脊神經功能障礙。

在胚胎1~3個月時,脊髓和脊柱的長度一致,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迅速超過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內上升。在出生時其末端位於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緣,腰2以下的脊膜稱為終絲,仍連於尾骨水平。

隨著這種生長不相稱的結果,腰骶脊神經就從脊髓的發出處,斜行到相應的脊柱節段出椎間孔處,脊髓以下的神經呈馬尾狀,稱為馬尾神經。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進行,以免刺傷脊髓。

4、頸椎4 5 6節輕微變形膨出說明頸椎病嚴重到什麼地步了?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
頸椎病與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腰椎管狹窄症等腰椎病同屬脊柱的退行性改變,二者都容易引起神經痛。但二者更有明顯的不同點,一般來說,頸椎病比腰椎病的症狀和體征更加復雜多變,更容易被患者忽視和醫生漏診、誤診。頸椎病引起的症狀體征,較腰椎病范圍更廣泛而嚴重。
分類症狀 根據受損組織和結構的不同,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五類。
如果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五大誤區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因多種原因發生了改變,從而剌激或壓迫鄰近組織,並引起人們身體發生一系列的症狀的綜合征。頸椎病由於發病機制復雜,症狀繁多,一般分為軟組織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型五種。類型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在頸椎病的診治上仍存在五大誤區:
1、不恰當的反復牽引。 頸部牽引是目前治療頸椎病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當的反復牽引可導致頸椎附著的韌帶鬆弛,加快退行性病變,降低了頸椎的穩定性。
2、反復盲目按摩、復位。 頸椎病發病機理復雜,在做按摩復位治療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症狀,甚至可導致截癱。
3、在治療過程中不注意頸椎生理彎曲的恢復。 盲目牽引,使頸部的肌肉韌帶等長期處於非生理狀態,會造成慢性損害,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頸椎生理彎曲的恢復和保持。
4、過於單方面誇大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方法的效果。
5、輕視頸椎病的預防。 長期固定一個姿勢,容易造成頸部軟組織勞損,漸發展為頸椎病。

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工作、看書、上網等,如果長期在頸部勞累的狀態下工作只會導致頸部勞損更重嚴。
(2)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可以根本地消除頸部疲勞。
(3)如果您的眼睛也累的話,建議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為眼睛勞累也會導致頸部勞累的。
(4)如果您是必須長期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做頸部運動的話,也可以藉助一些在網上的頸椎病預防和治療的功能來減輕你頸部的勞累程度,避免長期頸部做重復的動作。
(5)防止頸椎的損傷 做好勞動、運動、演出前的准備活動,防止頸椎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6)保證良好的坐姿
(7)糾正不適當的睡勢 調整合理的睡眠姿勢,選用合適的枕頭高低。
(8)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防止頸部受風受寒,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一環。
(9)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我國古代有「流水不腐,戶樞不矗」的成語,《內經》有「導引按躍」,華伯有「五禽戲」,均說明全身性鍛煉,可以強身防病。
(10)合理用膳
(11)防止頸椎的損傷 做好勞動、運動、演出前的准備活動,防止頸椎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與頸椎病分哪幾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