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的運動方法
活動頸椎的方法有很多啊!但不管那一種都須要堅持並掌握活動的度。因為頸椎也屬於易損傷的部位,所以活動時要根據自己的感覺慢慢來啊!下面介紹一個比較有用的也是很簡單的,就是前、後、左、右活動。
向前 用下巴尋找鎖骨後還原;
向後 頭後仰,盡量的讓自己的頸部肌肉有緊張感後還原;
向左或向右要將雙肩下沉同樣讓脖子有緊張感啊!
然後在從前向右向後向左再向前一次繞圈,速度要慢,肌肉要有緊張感,然後再反方向繞圈。每次1到2圈就可以了。
根據您上述的描述,可能您的頸椎問題已經較為嚴重了,您的身體估計不只是頸椎會不舒服吧!您最好是能改善坐姿,經常活動一下啊!比如說,坐下一段時間後站起來側一下腰,轉一下脖子什麼的啊!最好是能經常活動一下!
2、頸椎病各型的手法治療怎樣進行?
對於頸椎病的按摩手法,有一些通用的手法,如揉按頸肌,提拿斜方肌,沿棘突和椎板方向的分筋和理筋手法,點按風池和肩井等穴位。但由於頸椎的分型不同,各型頸椎病的手法亦有不同。
(1)神經根型。應主要以上肢手法為主,根據神經孔狹窄的位置,沿上肢的三陽經或三陰經循經推按;牽抖上肢;點按臂月需,手三里,小海,外關,陽溪等穴位;彈拔、牽抖指間關節;彈響各指末端。
(2)椎動脈型。應主要在椎板和橫突孔周圍施以手法,沿椎板與關節突之間的間隙行拔筋、分筋手法;從頸6 橫突開始深按,沿椎動脈走行方向向頭部方向推分,刺激椎動脈起始部位,增加椎動脈血流量。上述手法效果不佳時,可以施以扳法治療。
(3)交感型。主要手法在頭部和頸前部。伴有頭暈、耳鳴、失眠、煩躁等症狀者,主要在頭部施以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印堂,分推高骨,點按風池、頭維、安眠、神門、內關等穴位;同時沿胸鎖乳突肌前緣按揉,通過刺激頸部交感神經節和小關節囊的深部感受器,達到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
(4)脊髓型。主要以下肢手法為主,以強筋健骨,滋肝益腎為法,主要點按和推擦昆侖、絕骨、承山、陽陵泉、腎俞、膈俞,至這些穴位感到發熱為度。
3、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幾種?
目前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多數頸椎病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如頸椎牽引、手法按摩和醫療體操等。下面給患有頸椎病的患者介紹一套簡單易行的醫療體操,它有助於改善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消退,解除肌肉痙攣,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
1.左右旋轉「:取站位或坐位,雙手叉腰,頭輪流向左右旋轉,動作要緩慢,幅度要大,每當旋轉到最大限度時停頓3~5秒,左右旋轉15~20次,頭暈、心慌時應停止旋轉。
2.前屈後伸:做時伴隨深呼吸,呼氣時頸部前屈,下頜接近胸骨柄上緣;吸氣時頸部伸至最大限度,反復做10次。
3.側展:吸氣時頭向左展,呼氣時頭還原。接著吸氣時頭向右展,呼氣時頭還原,反復做10次。
4.按摩頸部:兩手輪流按摩頸部20~30次,然後按壓「風池穴」,再用雙手大拇指第一節掌面用力向上向下按摩30~60次。
以上醫療體操,每日做1~2遍。頸椎病患者進行醫療體操時一定要遵照規律,切不可將頭、頸部作無規律的動作。
4、頸椎復位手法
要看你頸椎怎麼了啊,
頸椎旋轉復位法是治療寰樞椎半脫位、頸椎後關節錯縫、壓縮等的復位手法。其操作方法為:先囑患者搖晃頭頸若干次,醫者在其頸部兩側施行揉、滾手法,以鬆弛頸肌,然後令患者半蹲位(髖膝關節半屈曲),醫者立其身後,稍微側身。下以右旋為例:用右手或右前臂置於患者頜下,左手托住枕部,緩緩用力向上提牽,同時令患者下蹲,醫患配合持續牽引2~3分鍾,牽引的同時將患者頭頸右旋至有固定感時,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頸部,此時常可聽到"咯嗒"響聲。多數是復位信號。立即以同樣手法向左側(對側)旋轉一次。囑患者再搖晃頭頸。如運轉自如,表明已復位,如運轉受限,為復位不全,可按上法再行提牽旋轉。此手法的要點在於手法的全過程均在輕度牽引下進行。在應用本手法時,要穩、准、輕柔,不可粗暴。旋轉要適度(一般頸部旋轉度數為60°~70°),力量不宜過大。
5、頸椎正骨手法?
<
6、頸椎按摩的手法的要求
1、持久:指操作手法要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持續作用,保持動作和力量的連貫性,並維持一定時間,以使手法的刺激積累而能產生良好的作用。
2、有力:指手法刺激必須具有一定的力度,所謂的「力」不是指單純的力量,而是一種功力或技巧力,而且這種力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對象、部位、手法性質以及季節變化而變化。
3、均勻:指手法動作的幅度、速度和力量必須保持一致,既平穩又有節奏。
4、柔和:指動作要穩、柔、靈活,用力要緩和,力度要適宜,使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
5、滲透:指手法作用於體表,其刺激能透達至深層的筋脈、骨肉甚至臟腑。應該指出的是,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滲透這五方面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持續運用的手法逐漸降低肌肉的張力,使手法功力能夠逐漸滲透到組織深部,均勻協調的動作使手法更趨柔和,而力量與技巧的完美結合,則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達到「剛柔相濟」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滲透」作用。
7、頸椎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