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治療吃啥葯治療?
您好:
頸椎病是由於不良的姿勢、長久過渡勞損、受風寒濕、頭頸外部傷、慢性的感染、頸枕結構的發育不良等原因引起的。那到底頸椎病吃什麼葯呢?
一、舒張血管類的葯物
像菸草酸、地巴唑、血管舒緩素等等,都有舒張血管,增加改善脊髓供給的血液量。維生素E和復方丹參有促進小血管擴張,促進一些組織修復的作用。
二、中葯試劑
1.壯骨關節丸:具有活血養血,補益肝腎,祛風活絡的作用。
2.水蛭100克(不要買炒制過的)、全蠍(要清水蠍,不要鹽開水炮製蠍)、炮山甲(不要用油炸的,要用砂炒的)、烏梢蛇(蘄蛇最佳)各50克,蜈蚣30條,上葯共研末裝瓶備用,每服4一6克,日服2次,溫黃酒送服,也可用蜂蜜拌服。活血化瘀,舒筋活絡,逐風搜邪,通痹鎮痛。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症、腰肌勞損、頸腰椎間盤突出症。適用於各類的脊椎病。
3.仙靈骨葆膠囊:強身健體,接骨續筋,壯陽溫腎的作用。
三、解痙類葯物
例如:苯妥英鈉、安坦片等。適用於肌張力增高,可解除肌肉痙攣,並有嚴重陣攣者。
四、調節神經系統的葯品
如:柏子養心丸、健腦合劑、刺五加糖衣片、谷維素、健腦合劑。這些葯武物都可以調節神經系痛的活動。
五、解熱止痛的葯物
脊椎病患者疼痛厲害的便可服用一些炎痛靜、抗炎靈、阿斯匹林、強筋松等。
2、血液痙攣頸椎病吃什麼葯好呢?
(一)秋天該如何預防頸椎病隨著天氣的變冷,因患頸椎病來醫院就診的人數也逐漸增加。據有關資料顯示:頸椎病的發病除與日常的工作生活習慣有關外,與寒冷、潮濕等氣候變化也有著密切關系。 由於頸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冷天寒氣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容易出現頸部力量失衡,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則發生頸部疼痛不適。如原來頸部已有病變的情況下,就更容易誘發頸椎病。 那麼,在秋冬季怎樣來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呢? 1.注意頸部保暖。盡量穿著高領的衣服,外出佩帶圍巾對脖子進行保暖,這樣可以避免頸部受寒,消除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頸部保暖不僅可以避免頸部疲勞,而且可以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使腦部的血液循環減慢,對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對於頸部著涼、肌肉酸痛等情況,可採取熱敷法對頸椎進行保養。 2.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用電腦等,均是引起頸椎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除在工作中採用各種人體工學設備以外,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應起身活動一下頸部,使緊張的頸部肌肉得到放鬆。 3.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椎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時間用於睡眠。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枕頭的最高處托扶脖子,而不是頭部作為著力點接觸枕頭。如果長期使用高度、外形不合適的枕頭,容易導致落枕,進而發展成頸椎病。 4.加強體育鍛煉,選擇一些適宜冬季的的運動項目(如室內游泳、羽毛球等),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也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同時我們要注意頸椎24小時保養法 亡羊補牢永遠比不上未雨綢繆,與其等到頸椎受傷,再去接受長期繁瑣的治療,還不如先發制人,主動出擊,讓頸椎受到我們的精心養護。 7:00 早晨主動調溫 古人喜歡穿長衣服,一方面是為了禮儀,其實另一方面也是養生之需。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即使是為了美麗,也要在辦公室准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偶然有受寒現象,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材料是紅糖2湯匙、生薑7片,水煎10分鍾,飲用1~2次就可以驅走寒氣。 10:00 5分鍾的頸椎操 即使身處人多的辦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養頸椎,比如利用工間休息練習一下頸椎操:端坐,全身不動,單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堅持5分鍾,動作要輕緩、柔和。 14:00 兩種按摩的方法 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兩點鍾,可能脖子早已疲憊不堪,精力有些不支,這里有兩個最簡單的急救方法: (1) 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3個點。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幾分鍾來按摩這3個反應點,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2) 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 18:00 做做戶外運動 軟骨組織的營養可不是通過血液供給的,而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如果缺乏活動的話,軟骨就會遭遇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增加戶外活動是保養頸椎的方法之一,要向你推薦的運動項目是游泳、打球、放風箏、練瑜伽等。 20:00 晚餐補腎加分 作為一位忙碌的白領,你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准備健康營養的早餐和午餐,那晚餐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營養骨髓的食物。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以把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脊柱蛻變的效果。 22:00 享受傳統的熱敷 將小茴香些許、鹽半斤一起炒熱,裝入布袋,放在頸背部熱敷30分鍾。每日1次。可改善頸背部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注意,別讓溫度太高或時間過久。 23:00 選擇健康枕頭 枕頭和床也是頸椎的親密伴侶,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床墊過於柔軟都會連累頸椎。枕頭寬度應達肩部,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的保健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可以讓頸椎得到很好的休息;對於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綳床是上選,而那種過分柔軟的床肯定不利於頸椎的保養
3、頸椎病吃什麼葯好
4、頸椎病要吃什麼葯才可以解決?
(一)秋天該如何預防頸椎病 隨著天氣的變冷,因患頸椎病來醫院就診的人數也逐漸增加。據有關資料顯示:頸椎病的發病除與日常的工作生活習慣有關外,與寒冷、潮濕等氣候變化也有著密切關系。 由於頸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冷天寒氣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容易出現頸部力量失衡,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則發生頸部疼痛不適。如原來頸部已有病變的情況下,就更容易誘發頸椎病。 那麼,在秋冬季怎樣來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呢? 1.注意頸部保暖。盡量穿著高領的衣服,外出佩帶圍巾對脖子進行保暖,這樣可以避免頸部受寒,消除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頸部保暖不僅可以避免頸部疲勞,而且可以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使腦部的血液循環減慢,對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對於頸部著涼、肌肉酸痛等情況,可採取熱敷法對頸椎進行保養。 2.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用電腦等,均是引起頸椎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除在工作中採用各種人體工學設備以外,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應起身活動一下頸部,使緊張的頸部肌肉得到放鬆。 3.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椎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時間用於睡眠。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枕頭的最高處托扶脖子,而不是頭部作為著力點接觸枕頭。如果長期使用高度、外形不合適的枕頭,容易導致落枕,進而發展成頸椎病。 4.加強體育鍛煉,選擇一些適宜冬季的的運動項目(如室內游泳、羽毛球等),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也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同時我們要注意頸椎24小時保養法 亡羊補牢永遠比不上未雨綢繆,與其等到頸椎受傷,再去接受長期繁瑣的治療,還不如先發制人,主動出擊,讓頸椎受到我們的精心養護。 7:00 早晨主動調溫 古人喜歡穿長衣服,一方面是為了禮儀,其實另一方面也是養生之需。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即使是為了美麗,也要在辦公室准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偶然有受寒現象,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材料是紅糖2湯匙、生薑7片,水煎10分鍾,飲用1~2次就可以驅走寒氣。 10:00 5分鍾的頸椎操 即使身處人多的辦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養頸椎,比如利用工間休息練習一下頸椎操:端坐,全身不動,單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堅持5分鍾,動作要輕緩、柔和。 14:00 兩種按摩的方法 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兩點鍾,可能脖子早已疲憊不堪,精力有些不支,這里有兩個最簡單的急救方法: (1) 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3個點。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幾分鍾來按摩這3個反應點,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2) 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 18:00 做做戶外運動 軟骨組織的營養可不是通過血液供給的,而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如果缺乏活動的話,軟骨就會遭遇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增加戶外活動是保養頸椎的方法之一,要向你推薦的運動項目是游泳、打球、放風箏、練瑜伽等。 20:00 晚餐補腎加分 作為一位忙碌的白領,你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准備健康營養的早餐和午餐,那晚餐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營養骨髓的食物。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以把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脊柱蛻變的效果。 22:00 享受傳統的熱敷 將小茴香些許、鹽半斤一起炒熱,裝入布袋,放在頸背部熱敷30分鍾。每日1次。可改善頸背部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注意,別讓溫度太高或時間過久。 23:00 選擇健康枕頭 枕頭和床也是頸椎的親密伴侶,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床墊過於柔軟都會連累頸椎。枕頭寬度應達肩部,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的保健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可以讓頸椎得到很好的休息;對於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綳床是上選,而那種過分柔軟的床肯定不利於頸椎的保養。 (二)推薦:預防頸椎病從這里開始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雙掌擦頸十指交叉貼於後頸部,左右來回摩擦100次。 2、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頸項爭力兩手緊貼大腿兩側,兩腿不動,頭轉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10次。 6、搖頭晃腦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7、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翹首望月頭用力左旋、並盡量後仰,眼看左上方5秒鍾,復原後,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鍾。 9、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10、放眼觀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勞宮穴相疊,虛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鍾,收操。 轉自39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