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解剖視頻教程

頸椎解剖視頻教程

發布時間:2020-04-24 18:29:34

1、頸部解剖層次

一、觀察頸部淺層結構

1、沿下頜骨下緣剝去淺筋膜並翻向下方,暴露其深面的頸闊肌。觀察頸闊肌,注意其薄且覆蓋廣泛的特點,即橫跨下頜骨和鎖骨兩骨全長的表面,注意其淺面無較大皮神經及皮靜脈。將頸闊肌沿鎖骨切斷並翻向面部,觀察其深面有豐富的皮靜脈、淋巴結、皮神經(或不剝離頸闊肌直接尋找皮靜脈和皮神經)。根據上述觀察,理解該肌是頸部淺層結構的重要標志。

2、尋找皮靜脈與淋巴結:在下頜角下方向下查找頸外靜脈,在頸部中線兩側查找頸前淺靜脈。在靜脈的周圍查找淋巴管。

3、修潔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向四周分離查找頸叢皮神經主幹。向上沿胸鎖乳突肌後緣查找枕小神經,提起枕小神經即可鉤出副神經。沿頸外靜脈後方尋找枕大神經。在胸鎖乳突肌表面查找與該面垂直並向前走行的頸橫神經。在副神經下方查找鎖骨上神經後支。

提拉枕小神經牽動副神經,觀察副神經定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上、中1/3交點處與斜方肌前緣下、中1/3交點處。沿副神經分離,觀察其行經封套筋膜的深面或由該筋膜形成的鞘內。在副神經周圍可查找到淋巴結。

二、解剖頸深筋膜

結合頸部橫斷面,觀察頸深筋膜,由前向後分別為頸深筋膜淺層、頸深筋膜中層和頸深筋膜深層。

1、觀察頸深筋膜淺層:確認該筋膜圍繞整個頸部形成一個總鞘。觀察該筋膜包繞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兩個肌鞘,包繞腮腺和頜下腺,形成兩個腺體筋膜鞘。在胸骨和鎖骨上方切開頸深筋膜淺層觀察其一分為二層,形成兩個間隙的范圍。

2、觀察頸深筋膜中層(頸內臟筋膜):在頸部橫斷面上查找頸部大血管及神經,在其周圍觀察由頸內臟筋膜形成的頸鞘;在氣管、食管和甲狀腺周圍,分離觀察頸內臟筋膜形成的氣管鞘、食管鞘和甲狀腺鞘。

3、觀察頸深筋膜深層:在頸椎前方分離確認頸深筋膜深層即椎前筋膜,沿該筋膜向上、下可追蹤至顱底和第三胸椎。

三、頸外側區解剖

清除胸鎖乳突肌表面的筋膜,暴露胸鎖乳突肌及頸後三角內的頸深筋膜中層。清除頸深筋膜中層,暴露頸後三角內的肩胛舌骨肌下腹,由此肌將頸後三角分為上方的枕三角和下方的鎖骨上三角。

在起點處切斷胸鎖乳突肌並向上翻,暴露肩胛舌骨肌下腹深面的頸深筋膜深層,剝離並清除頸深筋膜深層,觀察其深面的頸叢和臂叢根部。

1、觀察頸叢根部及膈神經的位置,在已解剖出來的副神經下方查找與其平行的臂叢的分支,即胸長神經、肩胛提肌支和菱形肌支。

2、觀察在副神經以上區域,無任何血管和神經,是較安全的局部。

3、觀察前斜角肌及其周圍諸結構,在前斜角肌前方查找鎖骨下靜脈及其屬支,在靜脈角處有淋巴導管注入,左側為胸導管,右側為右淋巴導管;在其表面查找膈神經,在其後方查找上方的臂叢和下方的鎖骨下動脈及其分支。

2、人體頸椎的解剖結構 急

頸段脊柱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1、第2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1胸椎,周圍為頸部肌肉、血管、神經和皮膚等組織包繞。

除第1、第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均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連構成椎管,其中容納脊髓。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向後方,有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與相鄰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對合,構成鉤椎關節(亦稱椎體半關節——Iuschka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椎弓根上、下緣的上、下切跡相對形成椎間孔,有頸脊神經根和伴行血管通過。通常頸脊神經僅占推間孔的一半,在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時,孔隙變小、變形,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和壓迫.產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頸椎的橫突較短,其中間部有橫突孔,除第7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液動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血液供應,產生眩暈、惡心等症狀。

頸段各椎骨間以韌帶、椎間盤和關節等互相連結。椎體自第2頸椎下面起,兩個相鄰椎體之間,由具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與椎間盤的前後有前、後縱韌帶及鉤椎韌帶等連結;椎弓間則通過關節突關節、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項韌帶、橫突間韌帶相連結。頸椎的韌帶多數由膠原纖維組成,承擔頸椎的大部分張力負荷。除黃韌帶外,其餘大部分韌帶延展性低,是頸椎內在穩定的重要因素。韌帶的彈性,一方面保持頸椎生理范圍內的活動;一方面又有效地維持各節段的平衡。黃韌帶在頸椎後伸運動時縮短、變厚,屈曲時延伸、變薄。年輕人的黃韌帶在壓應力作用下縮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隨年齡增長,黃韌帶彈性降低,則易折曲而不縮短,突入椎管產生脊髓壓迫。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除了連接相鄰頸椎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和緩沖外力對脊柱、頭顱的震盪,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參與頸椎的活動,並可增加運動幅度。

在頸椎中,我們將第1、第2頸椎,即寰、樞椎稱為特殊頸椎。寰椎呈不規則環形,由一對側塊、—對橫突和前、後兩弓組成,上與枕骨相連,下與樞椎構成關節。其解剖特點有:位於側塊兩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橫突上,有肌肉與韌帶附著,對頭頸部的旋轉起平衡作用;橫突孔位於其基底部偏外,較大,有椎動脈和椎靜脈從中穿行;後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溝通向橫突孔,椎動脈出第1頸椎橫突孔後沿此溝走行;前、後弓均較細,特別是與側塊相連處,易受暴力而導致該處骨折與脫位。樞椎是因椎體上方有一稱之為「齒突」的柱狀突起,且齒突具有「樞』』的作用而獲名。其解剖特點有:齒突原為寰椎椎體的一部分,發育中發生分離且與樞椎融合,所以較易出現齒突缺如、中央不發育、寰椎與枕骨融合、寰樞融合等畸形和變異,並由此引起該區域不穩定而壓迫脊髓;齒突根部較細,在外傷時易骨折而導致高位截癱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頸椎之外,第7頸椎的棘突也與其它頸椎有所不同。該棘突長而粗大,無分叉而有小結節,明顯隆起於頸椎皮下,成為臨床上辨認椎管的骨性標志,因此,人們也稱其為隆椎。第7頸椎橫突若過長,或有肋骨出現(稱為頸肋)時,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狹窄綜合征。

3、戰俘解剖睾丸視頻。

附睾(epididymis)緊貼睾丸的上端和後緣,可分為頭、體、尾三部。頭部由輸出小管蟠曲而成,輸出小管的末端連接一條附睾管。附睾管長約4-5米,蟠曲構成體部和尾部。管的末端急轉向上直接延續成為輸精管。附睾管除貯存精子外還能分泌附睾液,其中含有某些激素、酶和特異的營養物質,它們有助於精子的成熟。 .

產生精子及性腺激素的男性性腺。是男性主要性器官,如果在青春期前去除睾丸(如封建時代的太監)青春期後將喪失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結構解剖

睾丸呈卵圓形,左右各一,重約20-30克,縱徑4.3-5.1厘米,寬2.6-3.1厘米,厚2-3厘米。其容積大小正常值為15-25毫升,極大多數正常人在20毫升左右。睾丸在胚胎發育期為腹膜後器官,正常發育的男嬰,在出生時睾丸已經腹股溝管下降至陰囊內。在下降過程中把前後兩層腹膜作為被覆睾丸的包膜,這兩層包膜稱為睾丸鞘膜。其間的空隙積存少量液體,稱為睾丸鞘膜囊。睾丸內層鞘膜與睾丸與睾丸的固有膜構成緻密厚實的白膜。肉眼觀察睾丸剖面,其實質可用針尖挑出細絲。顯微鏡下觀察,睾丸實質被分為100-200個錐形小葉,每個小葉內有2-4條長約30-80厘米,直徑150-250微米細而彎曲能產生精子的小管,稱為曲細精管。據估計,如把一側睾丸的曲細精管連接起來,其總長可達255米。曲細精管間的疏鬆結締組織稱為睾丸間質。各葉的曲細精管向睾丸後緣匯集成直細精管,進而相互吻合為睾丸網,再匯合成8-15條輸出小管,從睾丸後上緣穿出與附睾頭部連接。睾丸內具有3種特殊功能的細胞,包括曲細精管壁的生精細胞和支持細胞以及睾丸間質中的間質細胞。

生精細胞

精子發生是從生精細胞開始,經細胞分裂、染色體基因互換減半、性染色體(X、Y染色體)形成、細胞變態(出現精子尾)等復雜過程形成精子。生精細胞依其發育階段可分為5個世代,即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和精子。

支持細胞

支持細胞的功能多而復雜,至今未完全了解清楚。但它在維持生精細胞分化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有人稱支持細胞為精子的保育細胞。支持細胞能將曲精小管分隔為內外兩個環境不同的隔離區,以保證生精細胞在最佳的內環境下發育分化。另一方面,精子是一種有別於體細胞的單倍體細胞,(只有23條染色體),具有特異性抗原成分,但由於支持細胞的隔離屏障作用,阻止血液內免疫活性物與精子接觸,因而不引起任何個體的自身免疫反應。支持細胞使曲精小管管腔內有別於血液環境的作用稱為血睾屏障。當前還認識到支持細胞能分泌不少物質以提高雄激素在曲精小管內的利用水平,並在下丘腦—垂體—睾丸軸中參與反饋調節作用。

間質細胞

間質細胞是睾丸間質中最具特殊功能的一種細胞。幾乎占睾丸體積的12%。可接受垂體性激素的調控合成和分泌雄激素,是維持男性性功能的重要細胞。

睾丸的上述3種功能細胞中,以生精細胞對機體內外環境條件的改變最為敏感,適應環境因素的彈性度較狹小,如溫度、超聲波、微波、電離輻射、磁場、葯物、全身性疾病、內分泌、維生素、微量元素、煙、酒等物化生物因素,都會不同程度的干擾精子發生和生成。而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對這些因素的耐受力較高,影響較小。

4、國外解剖視頻酷6播放

直接用UnblockCN就行了,不僅是酷6,優酷愛奇藝都搞定

5、中國的屍體解剖視頻太難找了。

推薦,德國解剖學入門。

6、求解剖學視頻!,

醫學視頻-系統解剖學(全套高速下載)
1)緒論、骨學總論與軀干骨 王雲祥 md 84分鍾 mms://202.97.205.12/68519065.wmv

2)顱骨 王雲祥 md 90分鍾 mms://202.97.205.12/70599907.wmv
3)附肢骨骼 王雲祥 md 85分鍾 mms://202.97.205.12/74664832.wmv
4)關節學 王雲祥 md 86分鍾 mms://202.97.205.12/87138679.wmv
5)肌學(總論、頭顱肌、軀干肌) 王雲祥 md 86分鍾 mms://202.97.205.12/87997203.wmv

(6)消636f70797a6431333231616561化系統 王雲祥 md 87分鍾 mms://202.97.205.12/82251651.wmv
(7)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王雲祥 md 99分鍾 mms://202.97.205.12/57962721.wmv
好望角 學習吧 [url]51099.comrewio
(8)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王雲祥 md 79分鍾 mms://202.97.205.12/58299706.wmv
(9)生殖系統及會陰、腹膜 王雲祥 md 102分鍾 mms://202.97.205.12/785376409.wmv
(10)內分泌器官、心血管系統總論 王雲祥 md 94分鍾 mms://202.97.205.12/548064335.wmv
(11)心、動脈 王雲祥 md 78分鍾 mms://202.97.205.12/548215442.wmv
12)動脈 王雲祥 md 90分鍾 mms://202.97.205.12/548489496.wmv

13)動脈、靜脈 王雲祥 md 88分鍾 mms://202.97.205.12/342236895.wmv

14)靜脈、淋巴系統 王雲祥 md 100分鍾 mms://202.97.205.12/342447578.WMV

15)視器 王雲祥 md 96分鍾 mms://202.97.205.12/342729383.wmv

16)前庭蝸器 王雲祥 md 89分鍾 mms://202.97.205.12/342897845.wmv

17)神經系統總論、脊髓 王雲祥 md 93分鍾 mms://202.97.205.12/452861515.wmv

(18)脊髓、腦干外形 王雲祥 md 93分鍾 mms://202.97.205.12/453038359.wmv
(19)腦干內部結構 王雲祥 md 100分鍾 mms://202.97.205.12/453209876.wmv
(20)腦乾的內部結構 王雲祥 md 110分鍾 mms://202.97.205.12/453450382.wmv
(21)小腦、間腦 王雲祥 md 102分鍾 mms://202.97.205.12/453643730.wmv
(22)端腦 王雲祥 md 114分鍾 mms://202.97.205.12/453790571.wmv
(23)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王雲祥 md 104分鍾 mms://202.97.205.12/974703251.wmv
(24)脊神經 王雲祥 md 108分鍾 mms://202.97.205.12/58513704.wmv
25)腦神經 王雲祥 md 106分鍾 mms://202.97.205.12/906469845.wmv
(26)內臟神經 王雲祥 md 106分鍾 mms://202.97.205.12/906764910.wmv
(27)感覺傳導路 王雲祥 md 97分鍾 mms://202.97.205.12/915014222.wmv

(28)運動傳導通路 王雲祥 md 98分鍾 mms://202.97.205.12/974671

視覺傳導通路 張雅芳 md 49分鍾 mms://202.97.205.12/582778706.wmv
腦干 趙玲輝 md 47分鍾 mms://202.97.205.12/68913946.wmv
下行傳導路 王雲祥 md 72分鍾 mms://202.97.205.12/700509394.wmv
馬晶 md 59分鍾 mms://202.97.205.12/701740444.wmv

7、我看了男性屍體解剖視頻睡不著呀

沒關系的啦,盡量別去想啊

8、新鮮屍體的解剖視頻(最好是新的……)

沒人解剖的時候有時間拍視頻 除非是醫學院教學 但是醫學院教學都是很久的屍體 沒有新鮮的

9、圖片上手按著的那個部位叫什麼 我就是那裡很痛。是頸椎嗎?(就是大脖子根和肩膀那部位痛得要命)

頸椎酸痛疼痛是頸椎病的主要表現。另外,如果頸椎病嚴重的話,還會引起頭暈、手麻,活動能力的降低,一些日常生活工作都會影響。出現頸椎病可陪和(濟。愈。堂。頸椎。貼。)即可,堅池下去,是可以灰復的,而且不會復發,還有平常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多運動:
一、仰天長嘯兩腿分開站立,十指交叉置頸後,兩肘自然下墜,兩手給一定力量向前、下拉,頭後仰,後仰時要慢慢深吸氣,注意用力不要過大,身體後仰時應該是身體最放鬆的時候,此時慢慢呼氣。
二、甩手:站立位,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後搖動,並逐漸增加擺動幅度,每組15次,每次5組。
三、畫圈:面向牆壁,伸直手臂,然後對牆做畫圓圈的動作,每組做15下,每次做5組。
四、爬牆:站立在牆前,手扶住牆,向上爬,直到最高點為止,做下記號,然後放下手,再次爬牆時以超過此記號為目標,每次30下,每天做2組。

10、介紹我一些解剖新鮮女屍體視頻 或真人解剖的圖

血腥 惡心 膽小 不是害怕的膽小 是看到你這種人膽小 簡直變態

與頸椎解剖視頻教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