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頸椎病在做過牽引後反而不如從前??
你去的醫院不好,應該盡量不做牽引的,另外你應該告訴你女朋友,可能是職業特點決定的病症
2、做完頸椎牽引感覺像落枕一樣正常嗎
做完頸椎牽引感覺像落枕一樣是完全不正常的,是牽引過度出現的新的損傷。頸椎病是不可以做牽引的,牽引是把普通的頸椎病製造成脊髓型頸椎病的罪魁禍首。
3、頸椎牽引為何越牽越痛?
讀者李先生來信:您好!我的脖子已經斷斷續續痛了有一個月。剛開始只是早晨起來脖子有點僵硬,手指有點麻木,也沒太在意。聽有過同樣經歷的朋友說,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壓迫到神經,牽引治療就能好。
於是,我便到葯店買了牽引的簡易裝置,又自製了兩個十幾斤重的沙袋,自己在家開始做牽引。第一天,做完牽引覺得挺舒服的,可第二天卻痛得更厲害;第二天我又做了一次,做完還是很舒服,但之後還是痛,就這樣反反復復。最近發現,痛感不但沒減退,脖子還越來越不聽使喚,甚至開始覺得頭暈。有朋友說我的症狀其實很適合做牽引,只是做不得法。請教我還能不能繼續做牽引?該怎麼做更有效? 專家解答: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因牽引不當造成病情加重的例子。雖然牽引是治療頸椎病常用方法之一,方法簡單,療效確切。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頸椎病都可以通過牽引來治療。但患者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對牽引的適應症、禁忌症以及牽引注意事項不了解,盲目牽引,結果造成了不良後果。臨床上,我們通過觀察發現,盲目牽引常造成以下多種損害:
1.頸椎肌肉、韌帶靜力性損傷,臨床表現與落枕相似;
2.神經根損傷,出現上肢麻木、疼痛;
3.椎小關節功能紊亂,表現為頸部活動受限;
4.椎動脈扭曲,供血減少,表現為眩暈;5.椎動脈斑塊脫落,易造成腔隙性腦栓塞;6.枕神經損傷,表現為頭痛。
在臨床也發現有些患者確實並非不適合牽引,而是牽引方法和時間沒掌握好,以至越牽越痛。這類情況多由於患者的牽引重量過度、牽引時間過長而造成肌肉和韌帶靜力性損傷,於是出現頸痛加劇;或是導致頸椎附著的韌帶鬆弛,降低了頸椎的穩定性,造成椎小關節功能紊亂,於是出現頸部活動受限;而若導致椎動脈扭曲,使該處供血減少,則易出現眩暈症狀。您感到頭暈,或與此有關。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牽引並非是萬能的,更加不是治療頸椎病的唯一方法。頸椎康復治療是一項系統工程,治療手段很多,有推拿、針灸、理療、功能鍛煉等等,當您患有頸椎病時,您首先要找專業醫生幫您分析,看您需要哪方面的治療,選擇適合您自身的最佳方案,切莫自作主張。如有必要牽引,也請您必須由醫生指導,並告知注意事項後方可進行,避免延誤甚至加重病情。()
4、為什麼在做頸椎牽引時候感覺手臂經脈亂跳呢?
是因為頸椎牽引血管受壓受阻。手臂靜脈亂跳。
5、誰做過頸椎牽引,效果怎麼樣
頸椎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6、為什麼做完頸椎牽引肩膀會酸脹
你現在這個方面的問題你基礎肯定有頸椎病才會做這方面的一些治療所以說你現在這個肩膀的酸脹也是和你這基礎的頸椎病有關系
7、頸椎牽引到什麼程度就是做到位了?
「垂直懸吊式牽引「對頸椎病盡管稍微有點緩解這用,但是,造成的後遺症是非常嚇人的,原因是頸椎病人一般頸椎都有生理曲度變直,寰樞肌肉拉傷,頸椎骨錯位的問題,結果越牽引使寰樞肌肉拉傷越來越嚴重,頸椎生理曲度變的更直,造成寰樞椎脫位更嚴重。故而出現更多的不適症狀。這是造成頭暈 惡心嘔吐,迷糊,昏昏沉沉,全身無力,行走失穩,感覺路軟地不平,易摔倒,暈倒,昏厥,嚴重失眠,記憶力減退 暈倒,眼睛疼痛,干澀,視力模糊,頭痛頭暈,太陽穴疼痛,額頭刺痛悶疼,有的能抽疼到鼻腔的原因。寰樞肌肉疼痛,頭皮麻木,頭憋脹,咪咪眼 眼睛睜不開,眼皮特別沉,憔悴,眩暈嘔吐等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在我們現在的醫院里,的的確確沒有幾個醫生懂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頸椎哪裡出現問題?應該怎樣治療?能否治療好?如果你是有心人你到醫院看看便一目瞭然:仍然是採用按摩,垂直懸吊式牽引,針灸,小針刀,各種理療,貼各種膏葯等等方法。給患者開一堆吃的葯,塗抹的葯和貼的葯。這些根本就不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而是加重頸椎病的好方法。除了騙人錢財沒有治療作用。因為治療頸椎病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方法。根本不需要吃葯打針。因為,現在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錯位的頸椎骨自動回復原位,也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自動回復原來的生理曲度。
請說症狀
8、頸椎牽引以後為什麼會感覺越來越痛,頭部也有點難受?
首先,頸椎疾病需要進行牽引的適應症主來要有:有明顯的四肢麻漲無力的神經壓迫症狀,影像學檢查椎源間隙明顯變窄,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神經從出現走路踩棉花感。如果只是頸曲變直和頸肩部軟組織勞損,我實在想不到有牽引的必要。另外,百如果手法過重,容易引起軟組織炎症滲出,這時候進行牽引,反而會加重炎症,造成軟組織鈣化度。
9、頸椎病做完牽引後,出現頭暈腦脹現象,是什麼問題嗎
頸椎病做完牽引後,出現頭暈腦脹現象,是因為醫生瞎球胡亂治療,採用了不應該牽引的方法治療你的頸椎病,使你的頸椎產生了新的錯位擠壓了脊髓所以必然會出現頭暈,同時造成寰樞肌肉拉傷,所以出現腦脹等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恢復,必然會出現更多不適症狀。例如後腦中樞部位眩暈,後腦暈還疼,人睏倦想睡還睡不著,使人處與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並嚴重失眠,記憶力嚴重減退,頭重腳輕手腳無力行走失穩,走路老是感覺深一腳淺一腳,好像地軟路不平. 易誘發腦梗塞,心力衰竭,極易昏厥摔倒發生危險等等很多的症狀。。
10、怎樣做頸椎牽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