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營養劑

頸椎病營養劑

發布時間:2020-04-23 06:31:52

1、頸椎病應該用什麼葯物治療?

頸椎病最好用中醫的方法治療,西葯的不是鎮痛,就是什麼營養神經的葯,可以做針灸治療,貼敷治療,效果比較好,當然自身休息放鬆也很重要。

2、脊椎病打肌肉營養針的目的是什麼

肌肉注射一般都是注射增加免疫力的針劑,營養針吸收也是一個問題。一般營養針都採用靜脈注射,比如:葡萄糖,氯化鈉,氨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B6等……

3、頸椎病吃什麼葯

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幾乎所有的人都曾有過頭暈的症狀,頭暈的原因可有很多方面,有部分患者屬於頸椎病引起的頭暈。 此時,大家就會比較關注頸椎病頭暈吃什麼葯這個問題,就頸椎病吃什麼葯這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而應該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現在醫生開給頸椎病患者的葯,都是用於緩解症狀的。當然,葯物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也很有必要。 針對頸椎病患者的頭暈症狀,多數情況下是由於血管受到壓迫引起的,那麼, 這種情況下,醫生多會建議大家選擇一些改善血流供應、擴張血管的葯。血管受到壓迫是頸椎病帶來的問題之一,患者出現的頭暈等症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通過葯物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自然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用於止痛的非甾體類抗炎葯常用於脖子痛、肩膀酸痛,以及上肢麻木的病人,主要針對因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損傷性炎症,可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頸椎病常常會累及神經,導致神經承受的壓力增加,而服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葯物,可讓神經變得更「強壯」,進而起到減輕症狀的作用。這類葯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一種頸椎病的類型。 除了頭暈的症狀外,頸椎病還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的症狀,此時就要注意對症選擇合適的葯物。骨科專家指出,患者可以針對各自不同頸椎病的症狀,在專業醫生的意見下合理選擇葯物,如出現了炎性水腫,可能就需要吃些脫水的葯。 此外,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患者也可以考慮試試有活血通絡作用的中成葯。 對於急性發作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或脊髓水腫,則需用脫水及激素類葯物。總的來看,患者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療目的。

4、頸椎病要吃什麼葯才能康復呢?

頸椎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手指麻,【大拇指,食指,中指痳是頸2---3節,中指,無名指,小指痳是頸6--7節】頸椎病與腎虛有關,腎主骨生髓,腎精充足,骨骼才能生化滋養。 治療 補肝益腎, 強精壯骨, 活血化瘀 為主。可輔以針灸按摩,磁療等 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另外,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636f70797a6431333335313835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 姜黃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白術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 赤芍12克,麻黃10克,桂枝12克,紅花6克,白芷15克,細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 羌活10克,獨活15克,蒿本10克,防風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荊子10克。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參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 獨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風15克,細辛3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黃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黨參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 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 姜半夏6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兩目羞明、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 蔓荊子10克,陳皮10克,人參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葛根30克,冬桑枝、海桐皮、芍葯、生地、地鱉蟲各15克,姜黃、當歸、羌活各10克,升麻5克,生甘草6克。將上葯加水淹沒葯物3公分許,浸泡15分鍾,先用武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煎20分種,取汁分早晚兩次飯後溫服,若服葯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連服1月 6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成葯 頸復康顆粒 骨刺寧膠囊 根痛平片

5、頸椎病和營養有關系嗎

頸椎病和營養沒有關系。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頭疼頭暈脖子疼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而這是造成頸椎病復發的根本原因。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單純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一般不用這個復位方法。

6、頸椎病用什麼葯物

7、頸椎病吃什麼葯管用?

對於頸椎病的患者一般臨床的用葯主要還是應用非甾體類鎮痛葯物和活血化瘀葯物以及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就可以。
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物可以改善局部的疼痛症狀;活血化瘀葯物可以改善局部的血運,改善積水水腫的情況;營養神經的葯物可以促進神經的恢復。但是這些葯物都有一個缺點,有一點刺激胃,盡量飯後吃,保護一下胃就可以。
對於頸椎病的患者因為葯物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以休息為主,盡量使頸部的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少低頭,多仰頭。別長時間的頸椎保持一個動作,堅持每天熱水袋熱敷一下頸椎,外用活血化瘀的膏葯,並配合一些理療的辦法。比如說針灸、推拿、牽引、按摩、烤電等治療更有利於頸椎病症狀的恢復。

8、我有頸椎病大夫要給我扎一種營養液想知道它起什麼作用有沒有副作用謝謝

像你說的這種情況,我認為單單是頸椎病的話,輸營養液是沒我什麼意義的。

與頸椎病營養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