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第三、四節頸脊椎損傷伴高位截癱患者,請教康復妙方!
你好,對於這位醫生患者的遭遇作為醫生十分痛心,建議還是親自到當地的相關醫院就診比較合適。如果需要咨詢頸椎病的相關知識駐馬店市天祥骨質增生醫院願竭誠為您服務,祝患者早日康復!
2、使用椎間融合器Cage做過手術還能照核磁共振嗎?
核磁共振內有強磁場,植入鐵磁性材料不能做核磁共振。椎間融合器Cage看是什麼材料做的,有用鈦做的,沒有磁性。只有鐵磁材料才會對核磁共振產生影響。
3、胳膊疼的厲害
應該考慮頸椎是否有問題,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上肢萎縮和疼痛。
4、脊髓型頸椎病手術費是多少
你好,脊髓型頸椎病需要給予手術治療,解除脊髓神經壓迫,手術方式分為前路,後路以及前後路聯合,具體的手術方式不同,所花費用也不一樣。需要到當地醫院進行咨詢。
5、我老公有頸椎病,經常痛,有時會脖子僵硬、頭暈。請問怎麼治療?謝謝!
目前醫療領域,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手段:手術和非手術。大部分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治療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僅有小部分患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而需要手術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目前報道90-95%的頸椎病患者經過非手術治療獲得痊癒或緩解。非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是採用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以及康復治療等綜合療法,中醫葯治療手段結合西葯消炎鎮痛。 (一)中醫中葯治療 1.中醫葯辨證治療 中醫葯辯證治療:應以分型辯證用葯為基本方法。 (1)頸型頸椎病:宜疏風解表、散寒通絡,常用桂枝加葛根湯(桂枝、芍葯、甘草、生薑、大棗、葛根)或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芍葯、生薑、大棗、甘草),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參、板蘭根、金銀花等。 (2)神經根型頸椎病: 以痛為主,偏瘀阻寒凝,宜祛瘀通絡,常用身痛逐瘀湯(當歸、川芎、沒葯、桃仁、羌活、紅花、五靈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龍、炙草);如偏濕熱,宜清熱利濕,用當歸拈痛湯(當歸、黨參、苦參、蒼朮、白朮、升麻、防己、羌活、葛根、知母、豬苓、茵陳、黃芩、澤瀉、甘草、大棗),如伴有麻木,在上述方中加止痙散(蜈蚣、全蠍)。 以麻木為主,伴有肌肉萎縮,取益氣化瘀通絡法,常用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川芎、芍葯、桃仁、紅花、地龍)加蜈蚣、全蠍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分為: 頭暈伴頭痛者,偏瘀血宜祛瘀通絡、化濕平肝,常用血府逐瘀湯(當歸、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紅花、牛膝、柴胡、枳殼、桔梗、甘草);偏痰濕,宜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白術、天麻、茯苓、陳皮、甘草、大棗)等。 頭暈頭脹如裹,脅痛、口苦、失眠者,屬膽胃不和,痰熱內擾,宜理氣化痰、清膽和胃,常用溫膽湯(半夏、茯苓、陳皮、竹茹、枳實、甘草)。 頭暈神疲乏力、面少華色者,取益氣和營化濕法,常用益氣聰明湯(黃芪、黨參、白芍、黃柏、升麻、葛根、蔓荊子、甘草)。 (4)脊髓型頸椎病:肌張力增高,胸腹有束帶感者取祛瘀通腑法,用復元活血湯(大黃、柴胡、紅花、桃仁、當歸、天花粉、穿山甲、炙甘草)。如下肢無力、肌肉萎縮者,取補中益氣,調養脾腎法,地黃飲子(附子、桂枝、肉蓯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遠志、石斛、茯苓、麥冬、五味子)合聖愈湯(黃芪、黨參、當歸、赤芍、川芎、熟地、柴胡)。 交感型頸椎病症狀較多,宜根據病情辨證施治。 2.中葯外治療法:有行氣散瘀、溫經散寒、舒筋活絡或清熱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葯製成不同的劑型,應用在頸椎病患者的有關部位。頸椎病中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騰葯、敷貼葯、噴葯等。 3.推拿和正骨手法:具有調整內臟功能、平衡陰陽、促進氣血生成、活血祛瘀、促進組織代謝、解除肌肉緊張、理筋復位的作用。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點法、按法與扳法。 特別強調的是,推拿必須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 4.針灸療法:包括針法與灸法。針法就是用精製的金屬針刺入人體的一定部位中,用適當的手法進行刺激,而灸法則是用艾條或艾炷點燃後熏烤穴位進行刺激,通過刺激來達到調整人體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西醫治療 1.物理因子治療 物理因子治療的主要作用是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消除神經根、脊髓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炎症、水腫,減輕粘連,調節植物神經功能,促進神經和肌肉功能恢復。常用治療方法: (1)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 常用用各種西葯(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鉀、奴佛卡因等)或中葯(烏頭、威靈仙、紅花等)置於頸背,按葯物性能接陽極或陰極,與另一電極對置或斜對置,每次通電20分鍾,適用於各型頸椎病。 (2)低頻調制的中頻電療法 一般用2000Hz-8000Hz的中頻電為載頻,用1-500Hz的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低頻電為調制波,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調制並編成不同的處方。使用時按不同病情選擇處方,電極放置方法同直流電,每次治療一般20-30分鍾,適用於各型頸椎病。 (3)超短波療法 用波長7m左右的超短波進行治療。一般用中號電極板兩塊,分別置於頸後與患肢前臂伸側,或頸後單極放置。急性期無熱量,每日一次,每次12至15分鍾,慢性期用微熱量,每次15-20分鍾。10-15次為—療程。適用於神經根型(急性期)和脊髓型(脊髓水腫期)。 (4)超聲波療法 頻率800kHz或1000kHz的超聲波治療機,聲頭與頸部皮膚密切接觸,沿椎間隙與椎旁移動,強度用08~1W/cm2,可用氫化可的松霜做接觸劑,每日一次,每次8min,15-20次一療程。用於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超聲頻率同上,聲頭沿頸兩側與兩崗上窩移動,強度08~1.5W/cm2,每次8—12min,余同上,用於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 (5)超聲電導靶向透皮給葯治療 採用超聲電導儀及超聲電導凝膠貼片,透入葯物選擇2%利多卡因注射液。將貼片先固定在儀器的治療發射頭內,取配製好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分別加入到兩個耦合凝膠片上,再將貼片連同治療發射頭一起固定到患者頸前。治療參數選擇電導強度6,超聲強度4,頻率3,治療時間30分鍾,每天一次,10天為一療程。用於治療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6)高電位療法 使用高電位治療儀,患者坐於板狀電極或治療座椅上,腳踏絕緣墊,每次治療30-50分鍾。可同時用滾動電極在頸後領區或患區滾動5-8分鍾,每日一次,每12-15天為一療程,可用於各型頸椎病,其中以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效果為佳。 (7)光療 紫外線療法:頸後上平發際下至第二胸椎,紅斑量(3~4生物量),隔日一次,3次一療程,配合超短波治療神經根型急性期。 紅外線療法:各種紅外線儀器均可,頸後照射.20~30min/次。用於軟組織型頸椎病,或配合頸椎牽引治療(頸牽前先做紅外線治療)。 (8)其它療法: 如磁療、電興奮療法、音頻電療、干擾電療、蠟療、激光照射等治療也是頸椎病物理治療經常選用的方法,選擇得當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2.牽引治療 頸椎牽引是治療頸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頸椎牽引有助於解除頸部肌肉痙攣,使肌肉放鬆,緩解疼痛;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改善或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使椎間孔增大,解除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拉大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內壓力。調整小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使關節嵌頓的滑膜或關節突關節的錯位得到復位; 頸椎牽引治療時必須掌握牽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牽引時間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牽引的最佳治療效果。 (1)牽引方式:常用枕頜布帶牽引法,通常採用坐位牽引,但病情較重或不能坐位牽引時可用卧式牽引。可以採用連續牽引,也可用間歇牽引或兩者相結合。 (2)牽引角度:一般按病變部位而定,如病變主要在上頸段,牽引角度宜採用0-10°,如病變主要在下頸段(頸5-7),牽引角度應稍前傾,可在15-30°之間,同時注意結合患者舒適來調整角度。 (3)牽引重量:間歇牽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體重的10%-20%確定,持續牽引則應適當減輕。一般初始重量較輕,如6kg開始,以後逐漸增加。 (4)牽引時間:牽引時間以連續牽引20分鍾,間歇牽引則20-30分鍾為宜,每天一次,10-15天為一療程。 (5)注意事項: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年老體弱者宜牽引重量輕些,牽引時間短些,年輕力壯則可牽重些長些;牽引過程要注意觀察詢問患者的反應,如有不適或症狀加重者應立即停止牽引,查找原因並調整、更改治療方案。 (6)牽引禁忌症:牽引後有明顯不適或症狀加重,經調整牽引參數後仍無改善者;脊髓受壓明顯、節段不穩嚴重者;年邁椎骨關節退行性變嚴重、椎管明顯狹窄、韌帶及關節囊鈣化骨化嚴重者。 3.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是頸椎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根據頸椎骨關節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的原理為治療基礎,針對其病理改變,對脊椎及脊椎小關節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手法進行被動活動治療,以調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學關系,同時對脊椎相關肌肉、軟組織進行松解、理順,達到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痙攣、減輕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國傳統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關節復位手法及軟組織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國常用的有麥肯基(Mckenzie)方法、關節松動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矯正術(chiropractic)等。 應特別強調的是,頸椎病的手法治療必須由訓練有素的專業醫務人員進行。手法治療宜根據個體情況適當控制力度,盡量柔和,切忌暴力。難以除外椎管內腫瘤等病變者、椎管發育性狹窄者、有脊髓受壓症狀者、椎體及附件有骨性破壞者、後縱韌帶骨化或頸椎畸形者、咽,喉,頸,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顯神經官能症者,以及診斷不明的情況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運動治療 頸椎的運動治療是指採用合適的運動方式對頸部等相關部位以至於全身進行鍛煉。運動治療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改善椎間各關節功能,增加頸椎活動范圍,減少神經刺激,減輕肌肉痙攣,消除疼痛等不適,矯正頸椎排列異常或畸形,糾正不良姿勢。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可促進機體的適應代償過程,從而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的目的。 頸椎運動療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啞鈴操等,有條件也可用機械訓練。類型通常包括頸椎柔韌性練習、頸肌肌力訓練、頸椎矯正訓練等。此外,還有全身性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球類等也是頸椎疾患常用的治療性運動方式。可以指導頸椎病患者採用「頸肩疾病運動處方」。 運動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症狀緩解期及術後恢復期的患者。具體的方式方法因不同類型頸椎病及不同個體體質而異,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 5.矯形支具應用 頸椎的矯形支具主要用於固定和保護頸椎,矯正頸椎的異常力學關系,減輕頸部疼痛,防止頸椎過伸、過屈、過度轉動,避免造成脊髓、神經的進一步受損,減輕脊髓水腫,減輕椎間關節創傷性反應,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和症狀的緩解,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同時進行,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最常用的有頸圍、頸托,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急性期或症狀嚴重的患者。頸托也多用於頸椎骨折、脫位,經早期治療仍有椎間不穩定或半脫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車等交通工具時,無論有還是沒有頸椎病,戴頸圍保護都很有必要。但應避免不合理長期使用,以免導致頸肌無力及頸椎活動度不良。 無論那一型頸椎病,其治療的基本原則是遵循先非手術治療,無效後再手術這一基本原則。這不僅是由於手術本身所帶來的痛苦和易引起損傷及並發症,更為重要的是頸椎病本身,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非手術療法是其停止發展、好轉甚至痊癒。除非具有明確手術適應症的少數病例,一般均應先從正規的非手術療法開始,並持續3~4周,一般均可顯效。對個別呈進行性發展者(多為脊髓型頸椎病),則需當機立斷,及早進行手術。 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是解除由於椎間盤突出、骨贅形成或韌帶鈣化所致的對脊髓或血管的嚴重壓迫,以及重建頸椎的穩定性。脊髓型頸椎病一旦確診,經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應當積極手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症狀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現了肌肉運動障礙者;保守治療無效或療效不鞏固、反復發作的其他各型頸椎病,應考慮行手術治療。 必須嚴格掌握微創治療(髓核溶解、經皮切吸、PLDD、射頻消融等)的適應證。 手術術式分頸前路和頸後路。 1.前路手術: 經頸前入路切除病變的椎間盤和後骨刺並行椎體間植骨。其優點是脊髓獲得直接減壓、植骨塊融合後頸椎獲得永久性穩定。在植骨同時採用鈦質鋼板內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維持頸椎生理曲度。前路椎間盤切除椎體間植骨融合手術適應證:1-2個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或骨贅所致神經根或脊髓腹側受壓者;節段性不穩定者。植骨材料可以採用自體髂骨、同種異體骨、人工骨如羥基磷灰石、磷酸鈣、硫酸鈣、珊瑚陶瓷等。椎間融合器(Cage)具有維持椎體間高度、增強局部穩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時由於其低切跡的優點,可以明顯減少術後咽部異物感和吞咽困難,專用的髂骨取骨裝置可以做到微創取骨。對於孤立型OPLL;局限性椎管狹窄等可以採用椎體次全切除術、椎體間大塊植骨、鈦板內固定的方法。如果採用鈦籠內填自體骨(切除的椎體)、鈦板內固定則可以避免取骨。對於椎間關節退變較輕、椎間隙未出現明顯狹窄的患者可以在切除病變的椎間盤後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2.後路手術: 經頸後入路將頸椎管擴大,使脊髓獲得減壓。常用的術式是單開門和雙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手術適應證:脊髓型頸椎病伴發育性或多節段退變性椎管狹窄者;多節段OPLL;頸椎黃韌帶肥厚或骨化所致脊髓腹背受壓者。有節段性不穩定者可以同時行側塊鈦板螺釘或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植骨融合術。 3.康復治療 頸椎病「圍手術期」的康復治療,有利於鞏固手術療效,彌補手術之不足,以及緩解手術所帶來的局部和全身創傷,從而達到恢復患者心身健康的目的。 圍手術期治療的基本方法既離不開有關頸椎病的康復醫療(如中葯、理療、體育療法、高壓氧等),又不能忽視一些新的病理因素,如手術給患者帶來的憂慮恐慌等精神負擔,又如手術的創傷以及術後體質虛弱。 「頸椎病康復保健功」用於頸椎病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可以有計劃推廣到社區,體現出康復預防的學術思想。 4.療效評定 日本骨科學會制定了對頸脊髓病患者的脊髓功能評定標准(簡稱17分法),並已經為國際學者所接受。根據我國國情也制定了適合相應的標准(簡稱40分法),並已經在國內推廣應用。
6、頸椎間盤突出?
7、求x-japan每個成員的介紹
TOSHI (Vocal)
真名: 出山利三
生日: 1965.10.10
血型: A
身高復: 170cm
出生地:千葉縣館山市
YOSHIKI (Drums&Leader)
真名制: 林佳樹
生日: 1965.11.20
血型知: B
身高: 175cm
出生地:千葉縣館山市道
HIDE(Guitar)
真名: 松本秀人
生日: 1964.12.13
血型: AB
身高: 170cm
出生地: 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PATA (Guitar)
真名: 石冢智昭
生日: 1965.11.4
血型: B
身高: 173cm
出生地: 千葉縣
HEATH (Bass)
真名: 森江博
生日: 1968.1.22
血型: B
身高: 175cm
出生地: 兵庫縣尼崎市
TAIJI (前任貝司)
真名: 澤田泰司
生日: 1966.7.12
血型: A
身高: 173cm
出生地: 千葉縣
8、頸椎的手術的卡子壽命是多少年
那東西叫cage……
因為這東西近十幾年才投入臨床大量使用,所以尚沒有數據表明其壽命有多少……
9、英語翻譯
Due to long-term injuries,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or bone hyperplasia, emergence, ligament, causing cervical spinal cord thickening, nerve root or vertebral artery pressure, appear a series of clinical syndrome -- the dysfunction, this is a kind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endinosis Daniel to change on the basis of disease. It is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s among elderly people, even some young people also suffer from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this paper designs a cervical vertebra, the fusion between vertebral implantation after implantation in the human body vertebra, stabilizing rachis, osteoarthritis, prevent disc fusion of degenerative deform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restore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
Based on software mimics, then through rebuilding cervical model establishment, Solidworks software ANSYS software reuse and Solidworks interface import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is paper designs the cervical vertebra implantation after spinal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total deformation occurs at the side of the load, and the smallest serrated total deformation occurs in the side constraints, serrated, the maximum equivalent elastic strain and the maximum equivalent stress occurred in the middle surface after partial position, minimum equivalent elastic strain and minimum equivalent stress of serrated next surface.
The cervical vertebral strength between the cervical fusion meets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failed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bone graft versus discectomy contact window and the ratio of the area, the correct design should guarantee is the window of bone graft can fill the bone, but also to maintain proper contact area, if the contact area small will cause the subsidence effect. And when the design also didn't consider the height, serrated, serrated if too may also occur, causing cervical settlement effect of degenerative deformation, but if the zigzag too low, causes of fusion device, thus not slippage of the height of recovery.
Choose the material of fusion of PEEK also exists many limitations, PEEK materials of fusion is not absorbed into the body, also exist for reoperation placeholder effect, or adjacent segmental surgery, as a foreign body in the cage, still is the potential for the rejection reflects the source, the design, the cage appearance with normal cervical vertebra forms are not detrimental to promote bone 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