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酸痛怎麼睡?朝天睡還是側睡?該怎麼治療?
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
2、有頸椎病的人晚上怎麼睡才好
採取仰卧姿勢,也可以選擇側卧,枕頭不宜過高,與肩部高度相適應即可。患者可以在睡前對疼痛部位進行適當的按摩,用溫熱毛巾擦拭,中醫的針灸、拔罐、刮痧治療頸椎病效果也不錯,患者如果疼痛明顯的話,還可以吃一些鎮痛的葯物緩解症狀。
3、頸椎病怎樣睡能緩解
4、頸椎病怎麼睡覺
每天睡覺的時間比較長,頸椎病人睡覺時矯正頸椎也是很重要的,且它是比較好堅持下來的矯正方法 。建議大家了解一下昂首床墊,這個是顛覆傳統的方法 。同時是很好理解的方法 ,這種方法叫作麥肯基療法,是一種物理療法,堅持下來效果還是很好的,請了解。
5、頸椎疼怎麼睡覺?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
第一、注意適當休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症狀。
第二、改變用枕習慣
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德初tang大黑膏可以恢復。
6、頸椎病要怎麼好睡
勁椎病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一旦得了這種病一定要小心處理,避免因病情的惡化給身體帶來其他不良的影響。勁椎病在睡覺的時候要選擇硬板床睡覺,軟床只會對頸椎造成負擔,其次,枕頭是非常關鍵的,千萬不要選擇硬枕頭,要選擇一款大小跟自己頭型適合的枕頭,建議平日里也可以適量的做些運動,活動身上的神經。
7、頸椎病睡覺姿勢?如何睡
頸椎病較好的睡覺姿勢是仰卧,防止脖子和後背疼痛,降低胃酸返流的幾率,最大程度的減輕皺紋,還能保持自信的胸部。仰卧是最簡單不過的一種睡姿了。仰卧能使你的頭、頸以及脊椎處於自然的生理曲線(頸椎、胸椎、腰椎、尾椎這些部位有自然的弧度),十分愜意,而其他的睡姿可能會讓你的後背被迫扭曲。仰卧還是避免胃酸返流的最佳選擇。因為仰卧時,枕頭會抬高頭部,讓胃處於食道的下游,這樣胃酸和食糜想要逆流就沒那麼容易了。仰卧時臉部皮膚不受其他額外作用力的牽拉和干擾,大大降低了皺紋產生的幾率。另外,仰卧時胸部能得到最大的支撐。睡覺姿勢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治好它才行,
平時可以採取媌厶%%父%%養厶%%生貼中葯來治療頸椎病的症狀,安全無風險。另外平時要堅持鍛練身體,做做頸椎操,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等。希望對您有幫助。
8、頸椎痛怎麼睡覺?
可以買一款攀高頸椎按摩儀在睡前使用,用電脈沖和熱敷功能按摩15分鍾,就能非常有效地放鬆頸部肌肉,並舒緩頸椎的疲勞,再來一杯熱牛奶就更加容易入睡了呢!
9、頸椎病正確睡姿圖片
1.糾正不良的坐姿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打撲克、打麻將、操作電腦、看書等,均會改變頸椎的正常曲度,導致頸椎出現慢性勞損。可外付(頸*椎順*古*貼)灰付因此,在進行上述活動時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長時間低頭工作和學習時,應每隔 10分鍾就活動一下頸部,適時伸展四肢。
2.並科學地選用枕頭
人在睡覺時,若睡眠姿勢不正確,就會使頸椎之間的韌帶處於緊張的狀態。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睡姿,即以側卧位為主,以仰卧位為輔。另外,枕頭的高低和質量對人的頸椎也有很大的影響,標准枕頭的高度應該在10厘米左右,枕芯的材料應以柔軟、彈性好為佳。
3.加強頸部的鍛煉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學的頸部運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勞損。正確的頸椎鍛煉法應該是用肩部和上肢的運動來帶動頸部的肌肉,如進行慢跑、做甩手運動、練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臨床研究發現,受涼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或小關節的緊張。因此,人們應盡量避免呆在潮濕和寒冷的環境中,並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頸部受涼。
5.保持樂觀情緒
有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在感情壓抑、煩悶等精神狀態下易患神經衰弱。而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加強鍛煉外,還要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
10、睡覺姿勢不對引起頸椎痛要怎麼辦
一、最佳睡姿:仰卧
優點 :防止脖子和後背疼痛,降低胃酸返流的幾率,最大程度的減輕皺紋,還能保持自信的胸部。仰卧是最簡單不過的一種睡姿了。可就這么面朝天花板一躺,好處還真不少!仰卧能使你的頭、頸以及脊椎處於自然的生理曲線(頸椎、胸椎、腰椎、尾椎這些部位有自然的弧度),十分愜意,而其他的睡姿可能會讓你的後背被迫扭曲。仰卧還是避免胃酸返流的最佳選擇。因為仰卧時,枕頭會抬高頭部,讓胃處於食道的下游,這樣胃酸和食糜想要逆流就沒那麼容易了!聖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皮膚專家迪安娜 格拉澤(Dee Anna Glaser)博士認為,仰卧時臉部皮膚不受其他額外作用力的牽拉和干擾,大大降低了皺紋產生的幾率。另外,仰卧時胸部能得到最大的支撐,還用擔心下垂問題嗎?
缺點 :打鼾者慎選。凡事有利有弊,奧爾森醫生指出,仰卧的一大缺點就是打鼾會變得更頻繁更嚴重。 因為仰卧時,舌根可能因重力作用後墜,阻塞呼吸,增加你打鼾的機率。所以,打鼾人士考慮一下要不要換個睡姿吧。
二、較好的睡姿:側卧
優點 :除了防止頸部和後背疼痛、減少胃酸返流,側卧還能減輕鼾聲。從全身健康的角度出發,側卧的確是非常棒的選擇。側卧不僅能使脊柱保持在伸展狀態,對減輕打呼嚕也有一定效果呢!如果你飽受胃酸返流的折磨,側卧是僅次於仰卧的睡姿了。
缺點 :皮膚皺紋和胸部下垂(愛美的女性慎選)。側卧時最舒服的莫過於將一側臉埋在軟軟的枕頭里了。但正是這樣讓面部皮膚受到牽拉,產生皺紋。此外,側卧會長時間拉伸乳房韌帶,影響其彈性從而導致胸部下垂。
三、不太理想的睡姿:胎兒型睡姿
優點 :減輕鼾聲,適合於准媽媽。胎兒型睡姿可以讓你覺得很有安全感,就像在母體內一樣受到呵護。不過這樣大尺度的蜷縮彎曲,後背肌肉往往被過度牽拉,造成不利後果。奧爾森博士說,將膝蓋抬得很高、下巴耷在胸前,以這樣的睡姿睡一晚,並不會讓人覺得舒服,如果你脊椎或其他關節有炎症的話,還會讓疼痛感加劇。
缺點 :不利於減輕頭頸部的疼痛,皺紋、乳房下垂等問題種大幅度彎曲的姿勢還會限制身體內橫膈膜,阻礙正常的呼吸運動。還有哦,如果你已經提前產生皺紋和乳房下垂,並為此苦惱不已,不妨想一下你的睡姿是否理想吧,除了仰卧以外,其他睡姿都能引起這些悲催的變化!
四、最壞的睡姿:俯卧
優點 :減輕鼾聲。
缺點 :加重頸部和後背的疼痛,皺紋、乳房下垂等問題。盡管肚皮朝下是大多數哺乳動物的休息姿勢,但對人類來說卻是「最壞的睡姿」。因為俯卧不僅無法保證脊柱處於最放鬆的生理狀態,而且還給關節和肌肉增加了額外的壓力,這種額外的壓力會刺激相應的運動神經,最終你會覺得一覺醒來,不僅不解乏,身體某些部位反而覺得很痛,或是感覺麻木、刺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