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不好的人在平時該如何保養頸椎?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並保持頸椎呈自然曲線狀態。頸部一天都在支撐著頭部,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能讓頸部得到休息,睡眠期間為了讓頸部得到更好的休息,就要使用適合自己的枕頭。每個人的頸部高度都不一樣,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頸椎疼痛。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
這里推薦東京西川日本原裝進口舒肩枕,高度調節+三點支撐的核心技術,可調節高度的健康枕,強力支撐呵護頸椎。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2、如何保養頸椎?
不良習慣讓頸椎提前老化
頸椎病之所以提前光顧我們,就是因為我們的頸椎每天總會有意無意地遭遇到一些損害,有些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卻是不得不面對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對它們的起因有所了解,並在第一時間加以預防。
勞損糾纏
【中醫解碼】 毋庸置疑,長期慢性勞損是導致年輕人頸椎提前老化的最主要原因。中醫有「五勞所傷」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長期保持某一種活動狀態,就會破壞機體的平衡狀態,最終損害健康。如果長時間保持低頭工作這單一的姿勢,忽視了給頸椎休息,使頸部肌肉過度疲勞,導致身體重力全部壓在頸椎上,長期如此,就有可能誘發頸椎病。
寒濕偷襲
【中醫解碼】 女性體質天生比較寒,容易四肢冰涼,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穿戴過少、過勞都容易損傷身體陽氣,從而使得筋骨虛寒、風寒濕邪容易乘虛而入。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使頸部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導致軟組織血循環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頸椎病。
不良姿勢
【中醫解碼】 人體脊椎有特有的生理曲線,如果我們違反規律,長期讓它處於一個姿勢,終會導致機體失衡,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筋骨損傷。比如,長時間躺著看電視,坐車打盹都是讓頸椎很受損的舉動。
機體虧虛
【中醫解碼】 營養不良、心情抑鬱、活動少了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體質下降,肝腎虧虛、筋脈失養。一旦腎氣虧損時就會腰膝酸軟、骨鈣流失、退化,如果碰上勞損過度或是寒濕來襲就很容易引發頸椎問題。
頸椎病的幾個症狀
一旦出現脖子酸疼、落枕等情況,有些人就非常緊張,擔心自己一定是得了頸椎病。其實,這種情況多是頸椎過度疲勞所致,改變姿勢,多讓頸椎休息,一般都能自行緩解。頸椎病除了脖子酸疼外,通常還會有頭暈、目眩、胸悶、惡心、嘔吐、四肢麻木、走路打飄等症狀。可去醫院通過X片、核磁共振、椎動脈造影等來確診。
你的頸椎還好嗎?柔韌、靈敏、強健……這些形容詞是不是已經漸漸遠離了你,取而代之的是你的頸椎常常跟你鬧別扭?
1. 也許是常開車的緣故,最近你常常感到四肢無力,走起路來打飄?
2. 在最近的幾個月里,你發生了幾次莫名其妙的落枕事件?
3. 除了頸部不適外,你經常頭暈、眼花、心慌,你聯想到了心臟病?
4. 寫完了明天開會要用的策劃案,你發現整個肩膀酸疼得抬不起來?
5. 頸背酸痛,你抽空去附近美容店按摩,情況好轉,沒過幾天情況更糟糕?
6. 在裝扮上,你從不落伍,夏天吊帶裝、冬天低領衫,常常露出你性感的脖頸?
7. 你的視力又下降,該換眼鏡了,而且眼睛還特別容易疲勞,怕見光,愛流淚?
如果你已經具備某些上述特徵,那麼就要警惕頸椎病來襲的可能性了
3、怎樣保養頸椎?
1、低頭工作要有限時。
看書不要添支架,思考問題時候可以拖著下巴;頭暈切勿望天花板,手軟的時候可以常常牽脖子。
2、注意心理調節,保持心理健康。
頸椎病在急性疼痛期間患者面容痛苦,難以坐立行走,晝夜不眠,心煩、恐懼從而加重病情,所要注意調節心理,克服心理障礙,從而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3、提高防病意識。
在卧床休息時,盡量枕頭一拳高,平時睡覺姿勢和枕頭的選擇都是有講究的。
理想的睡眠體位是胸部和腰部偶持自然曲度,雙腿和雙膝成屈申狀態,全身肌肉放鬆,這樣有利了消除頸椎疲勞,並且枕頭應枕在頸部和肩部中間,為了達到友撐頸部的目的,枕頭突起部分相當於自拳頭的高度,放樣枕上去就比較舒服。
4、掌握康復的方法,做適當的鍛煉。
正確進行頭頸功能鍛煉,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兩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按摩上下肢肌肉。
5、工間5分鍾做操。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養頸椎,如利用工間休息做如下頸椎操:端坐進行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及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5分鍾,動作要輕緩柔和。
6、午晚摩頸放鬆是頸椎病的保養措施之一
中午和晚上,緊張忙碌後的脖子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可用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一次連續摩擦50下,以頸部發熱為宜,可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4、有頸椎病的患者,應在平時如何注意和修養?
如果是長期對著電腦的上班族
【一】首先要確保眼睛能平視電腦,注意坐姿,確保頸椎和脊椎在一條線上,因為腦部前傾越多,頸椎受力越大,長時候保持這種姿勢的話,會壓迫脊髓,壓迫神經,壓迫血管,就會感覺到頸椎疼痛、肩膀酸軟、後背發麻。切忌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應該隔一段時間就起來走走,伸伸懶腰都好
【二】選擇保健枕助眠。最合適的枕頭高度:應該在10厘米左右,和我們的拳頭立起來的高度差不多。肩寬,枕頭可以高點,肩窄、比較瘦的人枕頭可以低點。枕頭太軟也不行,根據人體工學設計,枕頭形狀最好是中間低,兩頭高,像元寶形。我們睡覺側躺著,側面肌肉一定要有支撐。睡覺時不會造成勞損,引起頸椎疾病的發生。
【三】平常多運動。對頸椎病患者來說,跳繩是最好的運動,按中醫的說法,不通則痛。你多運動,身心舒暢,身體也通暢,病痛自然就少
【四】偶爾會痛得厲害,怎麼睡都不舒服,十分影響工作學習,熱敷脖子,去推拿店按摩,做牽引。不過這也只能緩解一時的痛楚,關鍵還是在平時多運動。
【另補充】:千萬不可大力扭動脖子,追求「嘎嘎」的聲響,會壞事的 。對脖子要盡可能的溫柔,平時不舒服的話,可以360度搖頭,或想像自己頭頂足球進球門,目的是自我牽引拉伸,或者兩手向後伸展,做燕子飛狀。
5、如何保護你的頸椎
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
看似最簡單,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很難的方式。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頸椎共有7節)扭傷;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也會導致頸椎病。
合理使用枕頭
枕頭實在是人一生中的必備工具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枕頭上度過的。這條規則告訴我們,有時最安全的地方其實是最有隱患的地方。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
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卧或仰卧的高度,同時,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
保持良好睡姿
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卧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卧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需要提醒閣下的是,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體扭轉等,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
預防慢性勞損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又不重視業余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預防慢性勞損,除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選擇游泳、瑜伽等運動項目,來增強體質的鍛煉。
計算一下頸椎病的成本吧 讓你的頸椎「望而卻步」
很多時候,你發現在正規的醫療結構總也治不好,於是轉而尋求其他的專科醫院。雖然以往你對此類小廣告極為反感,但現在卻不得不特別留意,誰讓你得了頸椎病呢?
隨便翻閱一下報刊,上面汗牛充棟的治療頸椎病的廣告比比皆是。進行一番比較後,你選中了其中一個診所。緊接著你就發現,你掉進了「財富的陷阱」。
每次按摩的同時,要服用一支價值100多元的昂貴葯物,你發現廣告上承諾的150元「一次性」治癒只是一個算不上美麗的謊言,它其實是指一個療程,然而,治了一個療程後,病情卻毫無緩解。診所大夫異常同情地告訴你說「頸椎病太嚴重了,為什麼不早點來治療,看來至少還要2個療程」。你無法預期這個「一次性」究竟需要多長的時間,就如同你無法預期你什麼時候可以升職一樣,你只得怏怏而返。
如果你嫌每次去理療很浪費時間,也可以買台頸椎治療儀,1000多元,你還可以花200元買一種戴在脖子上的東西,醫生叫它為項環,據說可緩解疲勞疼痛,但實際效果不詳。
不過這些可能並不一定奏效,因為該病本身就是一個退變性且極易復發的疾病,不是吃些葯就可以痊癒的。不注意療效的鞏固,很快會再發作。保守治療無用的時候只能手術了,根據病情需要有多種手術方法,比如可能會用到微創治療,如穿刺、射頻等,費用一般在6000元至8000元左右。住院時間大概半個月,回家修養的時間需要10天左右。
其實,這些錢並不算什麼,讓我們覺得痛苦的是這反反復復且永無止境的治療,被耽誤掉的工作以及無法徹底治癒的酸痛困擾著我們需要充實的人生,這才是一件可怕的事。
6、頸椎不好應該怎麼保養啊?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睡眠(枕頭上)中度過的,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這類病人常常表現為睡眠中或睡醒後晨起時頸項不適、落枕、頭昏、頭痛或頑固性失眠等症狀。合理的枕頭對治療和預防頸椎病十分重要,是葯物治療所不能替代的,但應長期堅持應用。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兩項: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對枕頭的高度,國內外學者均十分重視,並提出多種數據。我們研究認為,枕頭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適合絕大多數人;少數人需適當高枕,如棘突發育畸形、吻棘,枕頭過低則可使症狀加重。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應用後可以形成馬鞍形。
睡姿良好對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卧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卧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側卧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頭應放於枕頭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應以木板床為宜,彈簧床對脊柱生理平衡無益。
(四)預防慢性勞損: 由於工作需要,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委容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例如長期看顯微鏡的人員、坑道作業人員、會計師、縫紉刺綉、牙科醫生、飛機的機械師、打字員、發報員等屈頸、斜頸、扭頸、聳肩工作者,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習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又不重視業余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預防慢性勞損,除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
乘車中睡眠,急剎車時,極易造成頸椎損傷,故應盡量防止。游泳者在淺水處跳水,經常有造成頸椎嚴重撞傷者,故跳水應到深水處。
(五)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變,因此更應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枕頭必須選用合乎個人規格的(保健枕分為特大號、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5個規格,男士按個人襯衣號用同號的枕頭;女士按襯衣號用小一號的枕頭),無論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視用枕;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腰部保暖,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尤其睡眠時頸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發生落枕,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與人談話、看電視、看電影或看書報,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危及中老年生命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及種慢性病與脊柱相關,故作為老年人預防脊柱病,亦能達到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等病的作用。對待疾病最積極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尤其在目前治療葯物日益增多的時代
7、頸椎不好,平時需要怎麼保養?
骨傷科中醫師治療頸椎病是通過針灸、推拿、葯物等方式,但陳美娥醫師說,預防勝於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防範有助於減少患上頸椎病的機率,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8、上班族應該如何保養頸椎?
不要維持一個姿勢不變,也要多運動,實在沒時間可以買一個ALEX+ 來使用,真的是一款很有效果的儀器呢
9、怎樣保養頸椎
多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