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怎麼治療最好?有哪些護理方法?
頸椎病怎麼治療最好
頸椎病主要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種治療方法。具體的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病情來制定。
非手術療法主要在矯正骨骼結構錯位、消除無菌性炎症反應,具有簡便、易行、直觀zd、有效、病程短、見效快的優點。中醫理療、針灸、電療或者服用葯物,如非甾體抗炎葯尼松、科多,具有通絡、活血、回止痛作用的歸芪活血膠囊、金藤清痹顆粒、川蛭通絡膠囊、頸復康顆粒等的中成葯,也有很好的療效。
對於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改善,且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頸椎病護理方法
注意頸肩部肌肉鍛煉、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頭頸部負重、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盡量不要打瞌睡、改正高枕睡眠的習慣、堅持體育答鍛煉提高身體機能,在鍛煉及勞作時要注意避免閃挫傷。閱讀相關書籍,掌握一定頸椎病護理知識對頸椎病防治至關重要。在科學護理的同時,要及早進行正規、徹底治療。
2、頸椎病如何進行自我保養?
1早上
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即使是為了美麗,也要在辦公室准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偶然有受寒現象,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材料是紅糖2湯匙、生薑7片,水煎10分鍾,飲用1~2次就可以驅走寒氣。
頸椎病患者每天如何自我保養
2上午
即使身處人多的辦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養頸椎,比如利用工間休息練習一下頸椎操:端坐,全身不動,單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堅持5分鍾,動作要輕緩、柔和。
頸椎病患者每天如何自我保養3下午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兩點鍾,可能脖子早已疲憊不堪,精力有些不支,這里有兩個最簡單的急救方法:
(1)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3個點。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幾分鍾來按摩這3個反應點,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2)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
工作外:軟骨組織的營養可不是通過血液供給的,而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如果缺乏活動的話,軟骨就會遭遇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增加戶外活動是養護頸椎的方法之一,要向你推薦的運動項目是游泳、打球、練瑜伽等。
頸椎病患者每天如何自我保養
4晚上
(1)晚餐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營養骨髓的食物。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以把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脊柱蛻變的效果。
(2)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學一學大鵬展翅:輕輕彎腰至90度,兩個手臂模仿大鵬飛行一樣伸展開,但可不要將頭抬起來,越高越好,堅持5分鍾。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3)枕頭和床對防治頸椎病很重要,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床墊過於柔軟都會連累頸椎。枕頭寬度應達肩部,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的保健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可以讓頸椎得到很好的休息;對於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綳床是上選,而那種過分柔軟的床肯定不利於頸椎。
3、頸椎病啊
4、頸椎病平時怎麼保養才好?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5、我媽得了頸椎病,平時該如何去護理啊????
防頸椎病的保健操
根據頸部運動解剖規律,結合多年臨床應用經驗的整理提煉,專家總結出一系列簡便易行的頸項肌功能鍛煉操,強調靜力收縮的運動鍛煉方式,從而更快捷有效地達到鍛煉目的。現將常用鍛煉操介紹如下:
預備式:身體自然站立,雙眼平視前方,雙手叉腰。
1、回頭望月:頭頸向左(右)後上方伸展至極限位,好像仰望天空中的月亮一樣,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2、往後觀瞧:頭頸向左(右)後下方伸展至極限位,眼看右(左)後下方(腳跟),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3、側耳貼肩:頭頸盡力向左側(右側)屈曲,左(右)耳向左肩(右)方向靠攏至極限位,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4、前伸探海:頭頸向左(右)前下方伸探,眼看前下方地面,之後利用頭部的自然下垂、下頜的向前探伸,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禁忌症: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頸部活動容易出現眩暈者,以及有急性神經根性症狀的患者應慎用。
中醫骨傷歷來強調「三分治療,七分鍛煉」,此系列頸項肌功能鍛煉操動作簡單易學,費時不多,利用休息片刻即可做完。
其以肌肉運動學原理為指導,每步動作至極限位之後,盡力向該運動方向牽拉肌肉,並停留片刻,如此鍛煉了筋肉的力量和彈性,改善了局部高應力的力學狀態,維持了頸椎動力平衡,同時能防止骨骼的過早退變,也保護了頸椎靜力平衡,從而避免出現疼痛、眩暈、活動受限等症狀,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6、頸椎病引起手麻鍛煉康復
每天做頸部運動
每天在學習、工作時,可抽空做做頸部運動,具體動作是:前後左右轉頭但是動作幅度不要太大,慢慢轉動,先左右轉動,一側三十次,然後在前後轉動,所謂的前後運動就是仰頭和低頭,仰頭的時間稍長一些,低頭的時間稍稍的短一些,這樣來回反復三十次。每天做兩次這樣的頸部運動,就能緩解頸椎痛帶來的痛苦。
7、頸椎病日常怎麼護理?
頸椎病患者需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已經有頸椎病症狀的患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症狀較重者,應當停止工作,卧床休息,貼葯膏或進行其他有效的治療。
利用中葯膏葯貼進行調理治療。膏葯療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療法之一。建議伙德公醫用貼。秉承中醫經穴、脈絡學說,結合陰陽、五行的運行理論。精準穴位、靶向給葯,透皮吸收。對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感冒發燒等有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