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頸椎病人不能做牽引呢
一被診斷頸椎病,不少病人就會問醫生:是不是要牽引?的確,牽引是保守治療中的一項措施。但是不是所有頸椎病都適合牽引治療。據介紹,牽引治療僅適用於以下情況:單純頸椎間盤突出、不合並後縱韌帶骨化等症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等,使用牽引療效較明顯。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特別是脊髓受壓較明顯者或頸椎不穩定者不宜採用牽引治療,力量不當甚至會加重症狀。另外,從理論上來說,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頸椎病,以及僅有軟組織炎症和骨退行性改變的頸椎病、肌肉痙攣的患者,牽引效果一般都不太明顯。王以朋教授指出,牽引時,如果病人出現頭脹、頭昏,可適當調整牽引角度,緩解症狀。
2、頸椎病不能牽引和按摩。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知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 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內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 ,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容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3、為什麼脊髓型頸椎病不能牽引
如果是做懸吊式頸椎犖引我建議你一次都不要做。原因是頸椎病人的頸椎大部分都有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問題,再做牽引會把頸椎拉的更直,另外,頭暈,頭痛是因為頸椎錯位擠壓了血管和神經造成的,光靠牽引是不會完全復位的,不僅沒有復位,反而會增加另一種頸椎病就是脊髓型頸椎病,寰樞肌肉拉傷,原因就是牽引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如果擠壓了脊髓就會出現非常多的症狀,造成頸椎管狹窄,擠壓了脊髓而出現嘔吐,眩暈,易昏撅摔倒而發生危險。脊髓受擠壓產生的症狀是後腦中樞部位眩暈,後腦暈還疼,出現嘔吐,眩暈,人睏倦想睡還睡不著,使人處與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並嚴重失眠,頭重腳輕手腳無力行走失穩,走路老是感覺深一腳淺一腳,好像地軟路不平. 易誘發腦梗塞,心力衰竭,極易昏厥摔倒發生危險等等很多的症狀。牽引絕對治療不好頸椎病。如果已經知道是脊髓型頸椎病,還要做牽引的話就是在殺人。
4、頸椎病到什麼程度需要牽引??
頸椎牽引是在國內外廣泛流行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傳統方法,對某些病例,如果運用得當,可獲得一定的療效。頸椎牽引通過牽引力與反牽引力(即病人自身的重力)的相互作用,可逐漸緩解痙攣的頸部肌肉,減輕疼痛。
頸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間盤退變,致使椎間隙狹窄以及椎間孔變小。通過適當的牽引力,可使患部椎間隙被逐漸牽開。這樣就降低了椎間盤內壓,甚或使之形成負壓,既可回復向周圍膨脹的纖維環,又可吸納微小突出的椎間盤。對於早期頸椎病出現的頸椎生理曲線變直,頸椎列線不正等情況,通過牽引可逐漸加以矯正。
在狹窄的椎間隙被牽開的同時,兩側狹窄的椎間孔和小關節間隙亦被牽開,減輕或解除了神經根等組織的壓迫或刺激。並可有效地制動,減少因頸椎異常活動所造成的摩擦或刺激,便於肌肉、滑膜、神經根、脊髓等組織炎性水腫的消退與吸收。
隨著頸椎椎管縱徑的拉長,椎動脈痙攣、曲折的現象可逐漸改善;腦脊液和脊髓的血液循環亦會變得通暢。這樣,大腦與脊髓的缺血、缺氧現象就會得到糾正。
頸椎牽引方法一般分為兩種,即坐位牽引和卧位牽引。通過枕頜布吊帶套在病人的枕部和下頜部進行牽引。重量從4kg開始,隨療程逐漸加至10kg。牽引時間為每日20~40分鍾,10次為一療程。根據情況可治療1~3個療程。
坐位牽引時,患者坐於牽引架下椅子上,套上枕頜布吊帶,牽引繩通過兩個滑輪後,尾端接上牽引重量。
卧位牽引時,患者仰卧於床上,抬高床頭20cm,患者頭下置一薄枕,套上枕頜布吊帶,牽引繩通過床頭牽引架上的滑輪,尾端接上牽引重量。因摩擦力緣故,卧位牽引重量需略大於坐位牽引時的重量。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醫學知識廣泛普及的今天,經醫生指導,在家庭進行頸椎牽引是安全可靠、簡單易行的。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進行頸椎牽引往往需要連續的2~3周時間,不能間斷。醫院的牽引設備有限,病人又相對較多,經常要排隊等侯,若無其他特殊治療,勢必會影響工作,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
適合於家庭使用的牽引裝置並不復雜,可自製,亦可在醫療器械商店買到。現介紹兩種方法:
(1)將固定裝置及滑輪固定於門框橫楣等物體上。
(2)將牽引繩穿過滑輪,一端連接牽引弓及牽引吊帶,另一端連接牽引重物。
(3)可隨意選用沙袋、磚塊、鐵塊等易得物品作為牽引重物,放置一口袋內懸吊即可。
另一方法系用病人自身體重進行牽引,是傳統方法的改進型,為市售成套產品。將牽引裝置掛住,病人坐好後,將枕頜吊帶套住頭部,用手拉動牽引桿之繩索,齒輪即定向運動,且能自鎖。即可在齒輪和頭部之間的牽引繩上產生向上的牽引力,利用向上的拉力和病人自身的重力相對抗來達到頸椎牽引的目的。
當採用齒輪自鎖式牽引器進行牽引時,牽引力可隨時調整,以頸部無疼痛不適,頜面、耳、顳部無明顯壓迫感為宜。牽引結束時,如牽拉復位桿之繩索,齒輪自鎖即瞬時失效,牽引力忽然消失,會出現頸部不適感。比較舒適的方法是病人扶住坐椅站起,令牽引力逐漸減弱。
枕頜吊帶應柔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當採用傳統裝置牽引時,牽引架的固定要可靠,牽引繩要結實耐磨。牽引重物距地面30cm左右,病人站立時重物可落在地上。 牽引重量從4kg開始,逐漸加大至10kg左右。每日牽引時間為20~40分鍾,10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可連續牽引至2~3個療程。症狀隨治療緩解時,即說明牽引已見效。當症狀基本消失時,要再堅持牽引一段時間,鞏固療效,防止病情復發。
5、哪些頸椎病不適合做頸椎牽引
頸椎病都是合適做牽引的,只是有部分頸椎病人不合適。這個主要是靠自己的感覺。如果感覺有問題就不要做了。同時,建議大家採用更加平和、自然的方法做牽引,如採用那種斜面護脊床墊來做牽引是比較好的方法。
6、出現什麼情況頸椎病應該禁止牽引
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等
7、頸椎病做牽引好不好 哪些人不適合做頸椎牽引
做合適的頸椎牽引 是很好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建議多了解斜面護脊床墊是睡么 做頸椎牽引的,它是新的頸椎牽引方法——更加科學自然,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