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肉疼痛

頸椎肉疼痛

發布時間:2020-04-22 18:05:19

1、頸椎後面有一坨肉是什麼?

富貴包,先拍個脊椎的片子或者是ct檢查一下,一定要注意多休息。

2、頸椎疼痛

要先做檢查找出病因再到中醫院試試針灸治療。因為像頸椎疼、腰痛等症狀西葯只能暫時緩解疼痛根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西葯都有副作用的。中醫卻恰恰相反雖然可能需要長期配合但如果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話也可以買哈磁五行針或真空火罐等中醫保健器材(大型葯房有買)在家治療很簡單方便。平日還可以做做對頸椎有益的保健操,總之中醫是首選
...................
教你一招:把兩臂伸平,並走步,邁左腿兩手握拳,邁右腿時兩手鬆開,每天堅持走400米,一年後絕對見效,我就是這樣練好頸椎的,滋味雖然不好受,可是很見效,建議你嘗試一下
.............................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3、頸椎疼痛怎麼辦?

現在不止上班族,學生也會出現頸椎疼的現象。這是因為經常久坐不活動的原因,有時候一天甚至要坐十幾個小時。那麼當出現頸椎疼痛的時候,可外付(濟愈tang頸椎*貼)灰付久坐的學生和上班族要怎麼預防頸椎疼痛呢?

怎樣緩解頸椎疼痛?

1、按摩頸部。

把身體坐直,我則保持直立的狀態,然後抬起一側的手臂,用手指輕輕的它的反方向推並且按壓,在頸椎酸痛的時候,可以採取這種按摩方法來緩解頸椎的疼痛。

2、左右移動。

身體站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然後慢慢地活動頭部依次從左向右慢慢活動深呼吸,然後再依次從右向左活動。當出現頸椎疼痛的時候重復這個動作5到10次,可以有效的緩解頸椎疼痛。

3、高高懸掛

在室外有單杠的地方,可以雙手握握著單杠,把身體吊在單杠上。因為有重力的原因,所以可以使頸椎得到拉伸,從而緩解頸椎疼痛的現象。

4、熱敷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熱毛巾或者暖手寶等東西敷在頸椎疼痛的地方。熱敷可以增強血液循環,從而保證血液循環流通順暢。可以起到緩解頸椎疼痛的作用。

預防頸椎疼痛的方法?

1、在工作和學習的艱辛時間,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緩解頸椎受到的壓力。

2、要保持正確的坐姿。

3、要多鍛煉增強,增強身體素質,加強頸部的肌肉鍛煉使頸部肌肉韌度增強,有利於頸椎的穩定性。

4、頸椎部肌肉酸痛,怎麼辦?

1 最重要的!在電腦前每個一小時應休息10分鍾,起來活動一下,轉轉眼珠扭扭脖子,可以有效避免眼睛酸澀和脖子僵硬。為了明天的健康要對自己負責任哦~

2顯示器的位置不應放置過高,不能是「仰視」的狀態,這樣頸椎易疲勞。

3最好選擇有高靠背的椅子,上網瀏覽累了時在靠背上休息。

4如果工作一直要面對電腦,那麼在入睡前做20個左右仰卧起坐可以緩解頸椎的不適試試看吧

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不良習慣是造成脖子和肩膀酸痛的原因,如打字或計算機終端工作、經常進行長時間的閱讀或長時間打麻將牌。頸部肌肉長期受這些習慣的影響,會使頭部向前突出破壞正常的姿勢而引起脖於痛。下面介紹一套簡單的肩頸保健操,動作應輕柔,呼吸自然,每個動作可重復3至5次:
①先作緩慢的深呼吸,頭向左轉眼看左肩,再向右轉眼看右肩;然後使下巴前後伸縮以鬆弛頸肌。
②兩肩向耳部聳起,挺直背脊,然後使兩肩盡可能地下垂。
③兩肩分別作圓周活動,先抬肩向前轉動,再向後轉動。
④坐著將雙手平放在大腿上,下巴慢慢垂到胸部,然後使頭從左全右再從右到左轉圈,深吸氣大聲呼氣,使頭頸部在緩慢的轉動中感到舒暢。如出現劈啪聲不必擔心,那隻是肌健或韌帶在伸展時擦過骨頭的聲音。
⑤將頭偏向左肩,左手越過頭頂放在頭的右邊,另一隻手放在右肩上;然後非常輕柔地試將頭向左拉;再將頭偏向右肩,做同樣的動作。如果感到手的壓力過大,可以簡單地將頭輪流向左右歪斜。
⑤將頭往下縮,兩手十指交叉放在頭頂上,使下巴向兩肩左右來回作半圓活動,但不要真將頭向下壓。
⑤活動至此,可以逐步做一些站著的練習。站立收縮腹部,舉起雙臂作想像的爬繩運動,兩臂輪流像真的一樣做向上抓繩動作。
③兩臂輪流前後繞圈揮動,想像棒球運動員的投球動作,先按順時針方向,再逆向揮動。
③回到坐的姿勢,將右手貼在右邊臉上,當頭向右轉動時,用手給臉部加點阻力,數兩下然後向左做重復的動作。頭向每邊偏轉時,幅度要盡可能的大一些。
①結束動作是,將手按在脖子背後、頭發與頭皮結合線的上邊,然後從上向下按摩,或者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壓在脖子後面兩邊,自上而下按摩至肩部。

5、脖子突然很酸痛怎麼辦

怎麼說呢?頸椎頸部酸痛可以是頸椎病的一個表現,但是頸部的酸痛未必一定是頸椎病。
既然你提到這個問題,我就把頸部酸痛的常見因素給你分析一下,不必直接套入到頸椎病上,即便是頸椎病造成的頸部酸痛,也主要是這幾個原因,科普一下……
1.頸肌勞損

頸部酸痛,最常見的一個誘因就是頸部肌肉的緊張疼痛,按壓也會有痛感或條索狀的粘連,頸部肌肉出現問題以後,不足以支撐頸部做正常的活動,易疲勞出現酸痛感。
可以考慮採取按摩的方式來處理,觸診找到疼痛的肌群,以疼痛感覺舒適的力度按摩,每個痛點3~5分鍾,每天一次,直到疼痛消失,恢復肌肉彈性。

2.頸椎小關節錯位

頸椎小關節錯位是頸部酸痛的一個隱藏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只按摩頸部肌肉,只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症狀得不到改善,一個是頸部酸痛反復的發作,按摩就輕,很快復發!
處理方式要進行正位,在放鬆肌肉或者熱身之後,將紊亂的小關節歸到正常位置,多數會有「咔」的聲音,酸痛可以立即好轉。

結語
身體出現症狀的時候,不用歸於具體的名稱,只要將這個症狀詳細的分析,找到原因,去處理好這種誘因,症狀就可以隨之消失,千萬不要符合頸椎病就套路化處理,這也是不對的!

6、頸椎肉痛為什麼

頸椎移位.增生.引起的無菌炎症

與頸椎肉疼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