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摘除頸椎盤

摘除頸椎盤

發布時間:2020-04-22 10:59:38

1、交通事政5-6頸椎間盤摘除,用鋼板術固定傷殘能達幾級?

中國的傷殘鑒定並無統一的鑒定標准。
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傷殘鑒定標准。
得看傷殘導致的原因,是工傷、交通事故、打架斗毆還是軍人傷殘等。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
一級傷殘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採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 意識消失;
3. 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二級傷殘
1.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3. 不能工作;
4. 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級傷殘
1. 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室內的活動;
3. 明顯職業受限;
4. 社會交往困難。
四級傷殘
1. 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居住范圍內的活動;
3. 職業種類受限;
4. 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五級傷殘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就近的活動;
3. 需要明顯減輕工作;
4. 社會交往貧乏。
六級傷殘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
2. 各種活動降低;
3. 不能勝任原工作;
4. 社會交往狹窄。
七級傷殘
1.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2. 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
3. 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
4. 社會交往降低。
八級傷殘
1.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 遠距離流動受限;
3. 斷續工作;
4. 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級傷殘
1. 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 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級傷殘
1. 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3.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2、頸椎間盤摘除植骨融合鋼板內固定手術記錄

你好,頸椎病,建議看看骨外科醫生體檢,必要時需要CT輔助檢查確診,這個情況下建議服用頸復康顆粒和全天麻膠囊治療。

另外需要針灸按摩物理療法理療。另外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快要手術了,頸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怎麼樣

如果椎間盤突出比較嚴重確實需要手術,但是手術不會解決根本問題,以後也會再病變。可以解決根本問題的要矯正頸椎的結構。

4、頸椎間盤脫4.5毫米,需手術治療

你好,先保守治療,效果不好的話再手術。

5、手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有怎樣的風險?

病情分析: 頸椎間盤突出症是常見的臨床病症。隨著伏案工作的人員增多,其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頸、肩、背疼痛不適,可放射至上肢及手指,引起麻木、疼痛。也可引起頭昏等症狀。如果伴有脊髓壓迫者,則可出現行走不穩、持物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障礙等症狀,導致不全癱瘓。目前對頸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則採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法較多,包括頸椎牽引、理療、按摩、針灸、葯物等,約90%的患者經過上述綜合治療即可達到臨床治癒。而臨床上僅有10%左右的患者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這些病人屬椎間盤突出較嚴重,甚至髓核突入椎管形成游離狀態,壓迫脊髓。往往經過反復的正規的保守治療而無效。意見建議:頸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指征為:(1)症狀較重,影響生活與工作並經正規的保守治療無效者;(2)症狀出現行走不穩、無力、持物困難或出現大小便障礙等脊髓壓迫者;(3)檢查發現病理反射陽性顯示脊髓神經有壓迫變性者。出現上述情況就應給盡早採用手術治療,以解除神經壓迫,避免脊髓神經的繼續受損,爭取最大程度的恢復。否則,患者不但繼續忍受痛苦,而且還會痛失治療時間、延誤病情。

6、頸椎盤凸出是否一定要手術治療頸椎盤凸出

從您的症狀上看頸椎病還是比較嚴重的,影像檢查也顯示椎間盤有突出壓迫脊髓,有手術治療的指征。但如果您比較害怕手術,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口服彌可保,小重量的牽引,但不建議推拿治療。由於存在物理性壓迫,因此必須解除壓迫才能解決問題。後遺症主要看壓迫是否會加重,出現脊髓的不可逆損害,如出現下肢行走不穩或無力,甚至兩便受影響。平時要注意少低頭,多仰頭,注意預防頭頸部外傷,尤其乘車時。介於手術和保守治療之間,有些患者還可以進行微創髓核成形術。可以把片子上傳為您進行詳細的評估。最後祝您早日康復,有問題網上留言。

(謝幼專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謝幼專 http://xieyouzhuan.haodf.com/

7、頸椎間盤切除術知道嗎

頸椎病的手術治療是頸椎病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終徹底的治療方法,而椎間盤切除術是頸椎手術中最基本的。

8、頸椎間盤手術有什麼後遺症?

時會發生一些難以控制和難以預料的並發症和手術意外,但是只要操作者熟悉手術步驟等,一般還是比較安全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 正常情況下頸椎間盤手術是不會遺留有後遺症的,除非原有的症狀經過手術治療後沒有改善。 主要的是有些人在手術時會發生一些難以控制和難以預料的並發症和手術意外,但是只要操作者熟悉手術步驟等,一般還是比較安全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 手術只不過是將腰椎間盤突出的那一部分,難還納回原位的那些突出物除去。以加速治療進程的一種方式。換句話說,也就是使症狀較重的患者機體恢復到一個較理想的程度,以有利於患者進一步應用其它手段來鞏固或增強療效,這才是手術的真正含義。 手術現在雖然已很成熟,但對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沒有任何幫助,同時還會增加腰椎的不穩定性。 產生腰突的原因是: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髓核含水量降低,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韌度降低。手術對這些都沒幫助。 我們的中醫葯才有幫助,中葯可以恢復正常的骨血循環,來修復和改善病理環境,既能治標又能治本。只是療程要長些,大約兩三個月。中葯的治癒率在98%以上。所以,手術不要盲目。

9、頸椎病手術的基本種類?

按頸椎病的臨床分類有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四種。就手術途徑而言將頸椎病手術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和後路手術三種。

(1)前路手術。經頸前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減壓和穩定脊柱兩種作用,即通過發病的椎間隙,從椎體前方鑽洞或切骨,從骨洞中切除退變的和突出的椎間盤,甚至椎體後緣的骨贅一並切除,以解除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然後在骨洞中植骨,使該段頸椎融合,以增強脊柱的穩定性。多個椎間盤受累者,可在同一手術中一起切除和融合。前路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可切除椎間盤及骨贅而不直接干擾脊髓,同時施行椎體間植骨,除去脊椎不穩的動力因素,術後功能受到的干擾小,恢復快等優點。其缺點是不能在直視下看到椎管內病變,手術范圍有限度,骨贅切除不易徹底,不適用於發育性椎管狹窄患者。

(2)前外側手術。手術途徑同前路手術,但其顯露范圍更大,包括椎體前方、前外側方的椎體橫突及鉤椎關節等,可開放橫突孔,切除增生的鉤狀突,擴大椎間孔,松解椎動脈的粘連狹窄,解除椎動脈、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症狀,消除病理性刺激,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3)後路手術。是指經頸後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在直視下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減壓充分等優點。後路手術的目的是擴大椎管矢狀徑,解除對脊髓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擴大椎間孔後壁,解除神經根所受壓迫,包括各種椎板切除術、椎板成形術、關節突切除術等。但後路手術解剖結構復雜,操作困難,手術破壞性較大,術後易發生脊柱不穩,術後形成的骨窗瘢痕可繼續壓迫脊髓等,手術效果有時不甚理想。

總之,對於不同的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採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10、頸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英文怎麼寫

頸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詞典] resec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of cervical disc;
[例句]結論後外側頸椎間盤突出症行後入路髓核摘除術安全、有效。
Conclusions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via posterior approach was a secure and effective one for posterolateral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與摘除頸椎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