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治療頸椎病?
少林十三灸採用三位一體的療法,通過針灸理療器的高頻刺激與震動把少林古傳葯貼的葯物迅速倒入病灶內部,利用電磁共振來加速葯物的吸收,去除骨刺,徹底根治頸椎病
1、自動取穴 :少林十三灸是採用美國摩爾實驗室獨家研發的摩爾晶元技術,通過微電腦晶元自動識別穴位。頸椎病的主治穴位為大椎、天柱,人體穴位和經絡是個復雜的系統,取穴是經絡治療最重要的環節,而精確的穴位很難定位,而少林十三灸通過摩爾晶元技術,實現了自動取穴功能,只需要貼在穴位區域即可。2、少林針法: 少林十三灸通過摩爾微電腦晶元技術,模擬少林八段針灸療法,發出的脈沖信號,不是在一個點上,而是在一個面上,脈沖信號呈立體放射狀發散,相當於100根針同時扎在一個穴位上,打通穴位、打通經絡、疏通頸椎周圍淤阻、韌帶、血管,貼上它等於100根針同時做針灸,效果比傳統的針灸療法要強100倍。3、少林秘方葯貼:少林膏貼屬於少林千年秘方,由十三位中草葯合成。少林十三灸在做針灸治療的同時,通過離子導入方式,將十三位中草葯深層送到40mm的穴位病患處,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功效,同時對受損組織和骨細胞進行修復,防止復發。
4、高頻震動:少林十三灸在做治療的同時,會產生3000-6000次/分鍾的低頻震動,可以對頸椎病變部位的鈣化纖維、骨質增生部分形成共振,從而軟化和消除骨質增生部位,消除對頸椎管及頸椎周圍神經的壓迫,從而治療頸椎病。
2、要緩解頸椎病,按摩哪些簡單的穴位最有效果?
揉捏風池穴,它位於後頸部兩邊枕骨下側,大筋外側的凹陷處。按摩方法:一隻手握著被按摩者的額頭前面,另一隻手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被按摩者的風池穴,揉捏約半分鍾,最好有局部酸脹感。適應症:該穴位具有平肝熄風、除濕解毒、通竅的作用。
按揉秉風穴,這個穴位在肩胛骨岡上窩的中間,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坑陷處。按摩方法:坐著然後用對側食指、中指還有無名指按揉秉風穴大約三分鍾,讓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止。這個穴位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一般會用作於治療頸椎病、頸部肌肉酸痛和頸部僵硬等。
按揉天牖(yǒu)穴,這個穴位在乳突的後下部,胸鎖乳突肌的後邊。按摩方法:採取坐著的姿勢,用拇指按摩兩分鍾。兩邊可以一起按,手的力度適中就好。最好有明顯的疼痛或局部疼痛。這個穴位具有清頭明目的作用。一般用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頸肩和背痙攣等等。
按揉肩井穴,這個穴位的地方在第七頸椎還有後頸根部肩峰相間的中點。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按壓健經點約1分鍾,然後按壓揉捏約2分鍾,優選局部酸痛。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這個穴位更多的是用於治療伴有頭痛、頸肌痙攣、肩周炎還有肩痛等症狀的頸椎病。如果你或者你的身邊有頸椎不舒服的朋友,就可以試試以上說的這些穴位的方法了。
3、針刺怎樣治療頸椎病?
中醫學根據頸椎病的發展過程將其分為三型:初起為太陽經輸不利型,邪氣在表;邪氣入里則為痹證型;病久氣虛則發展成肝腎不足型。
(1)主證
太陽經輸不利型:頸項強硬,頸肌發僵或拘攣,並有肩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為著),頭痛頭重,畏寒,全身發緊。
痹證型: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可觸及索條狀物並有壓痛,上肢沉重、麻木或有肌肉萎縮,指端屈伸不利,不知痛癢。
肝腎不足型:病程遷延,精血耗傷則可見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頭腦脹痛、發空,牙痛,失眠多夢,面潮熱,腰膝酸軟,筋肉怵惕,肢體抬舉無力,頭搖身顫,步履蹣跚,甚則癱瘓,或有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等。
(2)治則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理氣止痛。
(3)取穴
落枕、阿是穴、頸椎夾脊、風府、大椎、天柱、大杼、風池、肩井、天_、天宗。
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分布區疼痛取大椎、陶道、風府、天柱、督俞、昆侖;手陽明大腸經分布區疼痛取曲池、手三里;手太陽小腸經分布區疼痛取天宗、肩中俞、肩外俞、小海;手少陽三焦經分布區疼痛取天_、天井、支溝、懸鍾、丘墟。
一般局部取穴取患側,遠端取穴取健側,循經取穴或患側或健側。
每次選3 ~ 7 穴。每天一次,七次一療程,療程間隔2 ~ 3 天。
若屬太陽經輸不利之表證,可加雙側合谷、列缺、太陽、上星、印堂。
若為痹症型,上肢麻重者加肩骨禺、曲池;指端麻木者加合谷;頭暈加風池、百會。
若肝腎不足者,加腎俞、肝俞、氣海、足三里等穴。
4、頸椎病,頸椎按摩穴位那幾點,怎麼按摩?
建議:病情分析:頸椎病單從按摩不能進行治療,可以在疼痛處進行按摩即可。葯物可以口服頸通顆粒、頸復康等葯物治療。指導意見:另外可以到正規醫院理療科就診檢查,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採取牽引、推拿、理療等方法治療。平時避免頸椎受累。
5、頸椎痛要按什麼地方?
1、揉捏風池穴
取穴定位
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發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一隻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鍾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按揉秉風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鍾,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約平下頜角處。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紋面按揉3分鍾,可兩側同時進行,手法用力適中,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或酸痛感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後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於身後,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鍾,然後按揉約2分鍾,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6、頸椎病針灸常用哪些穴位
(1)神經根型,多選取落枕穴、後溪、手三里、尺澤、小海、華佗夾背穴。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
(2)脊髓型,多選取絕骨、昆侖、足三里、陽陵泉、次_、腎俞、大杼等穴位。以補骨填髓,益腎填精為主。
(3)交感型和椎動脈型,多選取安眠,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溪、陰維、陽維等穴位。以滋補腎陰,調和陰陽為主。
7、頸椎病的針灸穴位主要選哪些?
(1)神經根型,多選取落枕穴、後溪、手三里、尺澤、小海、華佗夾背穴。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
(2)脊髓型,多選取絕骨、昆侖、足三里、陽陵泉、次_、腎俞、大杼等穴位。以補骨填髓,益腎填精為主。
(3)交感型和椎動脈型,多選取安眠,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溪、陰維、陽維等穴位。以滋補腎陰,調和陰陽為主。
8、頸椎病的針灸取穴、配穴?
手足麻木這種現象通常與周圍神經病變或是頸椎病有關的,需要查找一下病因,長期用同一種姿勢有可能會出現手指的麻木現象的,必要時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葯如彌可保、維生素B12等治療
意見建議:適當多活動,你還要注意正確的睡姿,枕頭不可過高和過硬
9、按摩什麼穴位可以緩解頸椎病?
如果患者是比較嚴重類型的頸椎病,也就是脊髓型的頸椎病,是不建議患者進行按摩治療的,因為如果按摩,只會使病情更加的嚴重。
如果是其他類型的頸椎病,比如頸型的頸椎病,神經根型的頸椎病,可以採取按摩,比如常見的可以選擇風池穴,風府穴,天沖穴,肩井穴,天柱穴,合谷穴,陽溪穴,曲池穴,列缺穴,外關穴,內關穴,天宗穴等來進行輔助的治療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