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落枕傷到頸椎

落枕傷到頸椎

發布時間:2020-04-21 20:28:58

1、睡覺落枕了,脖子扭了,好幾天脖子直不起來,疼死了,怎麼辦啊

人一生中難免不發生落枕,落枕後自感痛苦,由於它可以「自愈」,很少有人去醫院就診,大部分病人是在家人或同事幫助下進行簡易處理,家庭護理顯得更為重要。
落枕是指人在睡覺或外傷後突感頸部肌肉疼痛,尤以頭頸部轉動時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
②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
③頸部外傷;
④頸部受風著涼;
⑤如為頸椎病引起,可反復「落枕」。
前四種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緩解。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2)熱敷: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鍾,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鍾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鍾。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另外提供按摩治療法: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並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鍾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鍾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鍾。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鍾。

⑤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2、我落枕半年了,以前從沒有過落枕,頸椎痛啊該怎麼治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一般與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相仿。因為落枕是急性起病,僅為單純性肌肉痙攣,本身有自愈的趨向。所以,只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症狀是可以很快消失的。
對於落枕後是否用牽引療法,則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可以像頸椎病一樣採用頜枕托牽引,且重量可適當加重,常用重量為4公斤一7公斤,牽引時間為20一30分鍾。但也有人認為,落枕後牽引不僅無效,反而使疼痛加劇。在與頸椎病頸型作鑒別診斷時,若用兩手稍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型頸椎病症狀可消失或緩解,而落枕者則疼痛加劇。一般認為,因為落枕後肌肉處於痙攣狀態,所以牽引時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講究,過輕往住效果差,過重又易加重損傷。因此,可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當然,是否使用牽引療法,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探討、研究。有些醫院應用牽引療法治療落枕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根據實踐,也可使用牽引療法。
落枕的物理療法主要為電興奮療法。將一電極置於痛點,另一極置於其周圍,電極間距2厘米一3厘米。治療後,患者作頭部運動數分鍾。每日1—2次,數日即可痊癒。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療法及局部冷療法或濕熱敷法治療。
此外,也可用針灸療法。取患側懸鍾穴,強刺激手法;或局部取大柱、新設、肩中俞穴,中、強刺激,針後加灸,每日1次,2—3次即可痊癒。用1%普魯卡因5毫升作痛點封閉,也可使症狀消失或緩解。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及骨質增生壓迫頸部脊髓或頸神經根之疾患,又稱頸椎綜合症,中醫屬「骨痹」,「慢性勞損」范疇。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給你介紹兩個。
處方: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人參、鹿茸、熟地、黃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
用法:葯浸酒內1個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為1療程
療效:服葯1療程,有效率95.1%
處方:茯苓60克白術、苡仁、桂枝、牛膝各30克,銀花藤15克。
隨症加減:頸部僵硬加乳香,沒葯各10克。肩背上肢疼加伸筋草20克,威靈仙15克。畏寒冷加乾薑20克,細辛10克。
服法:日1劑,水煎兩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
療效:用葯4-6劑,有效率率達93.7%
方法二:
每天脖子多活動活動,不能老是疆著
方法三:
爬行治好頸椎痛(實例報道: 三年前的一天,在翻閱某健康雜志時,偶然看到一篇介紹健身爬行的文章,我眼前一亮。爬行健身,佔用時間少,不用健身器械,只要有個較為平坦的場地即可,很適合我這類每日活動量少,經常出現渾身酸痛的中年人。

我便將家裡近30平方米的客廳收拾干凈,盡量少擺放傢具和綠飾,為練習爬行創造條件。清晨五時半
,我准時赤手赤足在客廳爬行,剛開始圍著客廳轉不了兩圈即累得直喘。隨著天天堅持,越爬越感覺通體發熱,渾身通暢,爬至10分鍾後休息一下,然後再爬行五六分鍾即行結束。每天臨睡前我也盡量爬個10分鍾左右,然後睡覺。

爬行近一年後,原先困擾我的頸椎痛不治而愈,腰疼病也不輕易犯了。感覺雙臂力量增大,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由原來只能做兩個,到現在做十幾個也不費力。(《北京青年報》11.29)
方法四:
游泳也可緩解頸椎痛

3、睡覺落枕把脖子扭了怎麼辦?

人一生中難免不發生落枕,落枕後自感痛苦,由於它可以「自愈」,很少有人去醫院就診,大部分病人是在家人或同事幫助下進行簡易處理,家庭護理顯得更為重要。 落枕是指人在睡覺或外傷後突感頸部肌肉疼痛,尤以頭頸部轉動時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 ②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 ③頸部外傷; ④頸部受風著涼; ⑤如為頸椎病引起,可反復「落枕」。 前四種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緩解。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2)熱敷: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鍾,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鍾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鍾。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另外提供按摩治療法: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並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鍾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鍾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鍾。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鍾。 ⑤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4、脖子拉傷又落枕怎麼辦

沒事的,今天就好的!希望你平時多吃的補鈣的東西就會防止脖子拉傷!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5、落枕對頸椎傷害很大,那麼怎麼有效避免落枕的情況?

可以再平時就約束自己的睡覺動作,不要過於難看。

6、落枕幾天能好,與頸椎病有什麼區別?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頸椎病是一種頸椎退行性脊椎病,多發病於40歲以上的勞動者,其病因常常因頸部反復挫傷及勞損造成頸椎逐漸出現一系列的病理變化,發病後出現頸項、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為主要要特徵的十種慢性:復發性的中、老年病。疼痛的特點以勞累過度或受寒而加劇,疼痛的部位多與頸椎有密切關系。病程較長,不易根除。 落枕是一種頸項酸痛、轉動不利的一種疾病,常因睡眠時姿勢不正或頸項部著涼,感受風寒而致氣血失調、經絡受阻而造成頸部一側肌群拘急疼痛,活動不利或受限。病程較短,治療及時,可很快治癒。在臨床治療手法上,可異病同治

7、我是落枕了還是得了頸椎病啊?

落枕一般一周左右會好的,要是長時間痛去醫院才是正事啊。千萬別耽擱了。

8、落枕了。頸椎疼。

電吹風對著落枕一側吹5分鍾左右,很快就覺得好多了/。你試試看吧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2)熱敷: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鍾,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鍾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鍾。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9、睡覺弄到頸椎落枕、怎麼辦?

落枕又稱失枕。落枕落枕又稱失枕。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一是睡眠時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部肌肉痙攣疲勞;如果睡得太熟,轉身時,身子轉動了但頸項並未隨之轉動,使頸項處於一個不良的位置,造成刺激而引起疼痛。二是患者因在夜間睡眠時門窗打開被風吹襲而受涼,並產生疼痛。大多數落枕疼痛一般持續2-3天,不作治療亦可自己康復,但如果希望盡快減輕痛苦,及早恢復,可作以下處理。
一、冷敷: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三、按摩: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可作以下處理。
一、冷敷: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三、按摩: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可作以下處理。
一、冷敷: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三、按摩: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10、今天早上起床脖子落枕了好像筋拉住了一動疼的要命特別是頸椎的地方。拿熱毛巾敷都沒用有什麼辦法嗎?

「落枕」一般是因為睡眠時頭部位置不當,或枕頭過高,或肩部受風等因素引起的,落枕表現為:落枕的人清早起床後感到頸部疼痛,且不能轉動,用指壓有痛感。武警山東總隊省總隊醫院的骨科專家介紹說,一旦出現「落枕」,如果症狀不嚴重的話,可以通過熱敷,刮痧,拔罐,止痛膏外敷,穴位按摩,來緩解「落枕」症狀:
(1)局部熱敷。先躺在床上不要亂動,讓肌肉慢慢恢復,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但如果疼痛超過24小時或出現手腳麻等症狀,最好及時去醫院,特別是一些總反復發作的人,可能是由於頸椎病誘發的經常性落枕。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穴位按摩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並、秉風,或乳突、發後、手三里等穴位,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推拿按摩治療過程中,手法宜輕柔,忌用強刺激手法,旋轉頸椎時注意力度和幅度,不可強求關節彈響,防止發生意外。
但專家指出,非專業人員在按摩時動作粗暴,手法不當,很容易造成被按摩者軟組織損傷,關節脫位,患者往往得不到治癒反而加重病情,切勿妄加按摩。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施行針炙、針刀松解術等,效果都比較好;
此外,「落枕」也是頸椎病的一個信號,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鬆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稱為「頸椎失穩」,椎關節已有發生「錯位」的可能。繼椎關節失穩、錯位之後,可累及椎間盤,骨質增生加速,進而發展成為頸椎病。
愛心提示:預防「落枕」 注意用枕保健
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囊和筋膜鬆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落枕」現象。預防「落枕」有兩個簡單的辦法:
一是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何謂符合生理要求?仰卧時,枕頭能保持頸曲的弧度,枕頭邊緣應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枕頭高度要符合個人的肩寬,仰卧時枕高約一拳,側卧時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
其次要注意正確的睡眠姿勢。正確的睡姿是以仰卧為主,左、右側卧為輔。要保證仰卧時枕頭維護頸部的生理彎曲,使胸部在仰卧中保持呼吸暢順,全身肌肉能較好地放鬆,這樣還有利於加深睡眠深度。

與落枕傷到頸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