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車禍傷到頸椎脊髓還能恢復嗎
你若過了兩年,沒辦法恢復,因為受損脊髓因缺血而發性壞死了。你的症狀是脊髓損傷導致不完全截癱並發肢體運動喪失,二便失禁,發病後西醫對脊髓損傷的治療採用手術減壓只能恢復椎管口徑免使受損脊髓再度而不能恢復脊髓功能,故多數患者會在無能力治療脊髓損傷的指導下讓患者用維生素,鉀鈷胺鼠神經生長因子等安慰治療而延誤了治療期為兩年的時間,最後導致導致永久性癱瘓或截癱,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1、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軟化瘢痕利於神經再生修復。3、中西復合再生神經技術治療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獲得運動,二便,感覺等功能最佳恢復。鍛煉方而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2、車禍急救知識,發生車禍應懂得如何正確採取急救措施
在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前,現場搶救人員首先要對傷者的傷情進行大致的判斷,確定傷者是否還有呼吸心跳,是骨折、內出血,還是嚴重的顱腦損傷,並根據情況進行現場急救。
交通事故中外傷出血直接危及傷者生命。一個體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為4000ml,當失血量達到1500ml以上時,便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傷員會出現視力模糊、頭暈、口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狀。因此,對有出血的傷者要迅速止血。
簡單的止血方法有:①直接加壓法:用干凈的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壓在傷口上,並保持壓力約15min以上。②高舉法:舉起傷員出血的肢體並高於心臟部位,以減緩出血部位的血液流動。有條件的,可在傷口敷一塊消毒紗布或墊干凈的衣物包紮。③壓迫止血法:當四肢有嚴重的出血時,可壓迫肢體的重要動脈,如上肢的橈動脈和下肢的股動脈止血,也可用皮帶、繩索等物扎緊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阻斷血流。對有腹部外傷,腹內臟器外流的,要用碗狀器皿扣住傷處,不要把外流的臟器送回腹腔。
在車禍事故中,骨折是最常見的一種損傷,骨折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其早期的處理方法直接影響傷者的預後。現場急救時應及時正確地固定骨折部位,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同時也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有效,不要求對骨折准確復位,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用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傷者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如果傷者肋骨骨折,救助時要注意保護傷者胸部,避免骨折斷段損傷或加重損傷傷者肺部。如果發現傷者有脊椎骨折損傷的情況,救治中要尤其小心,嚴禁隨意搬動傷者,應該讓傷者原地平卧,等待專業救護人員的救助。
顱腦損傷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常見。損傷輕時僅出現頭皮血腫,開裂傷。重時出現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腦挫裂傷。現場急救時要特別注意:
①要讓傷者平卧,對頭部受傷引起的外出血,立即進行加壓包紮止血。
②如有血性液體從耳、鼻中流出,嚴禁用水沖洗,也嚴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③如傷者已經昏迷,救護人員要重點保護傷者呼吸道暢通,運送途中應平卧、頭側位,以免嘔吐物誤吸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如傷者已經出現心跳呼吸停止,要分秒必爭地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即保持呼吸道通暢、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壓,目的在於在5分鍾內恢復傷者大腦的血液流動,以防腦功能出現不可逆損害。在事故現場,首先簡單判斷呼吸心跳停止:
①意識喪失。②呼吸停止或呈嘆息樣呼吸。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將傷者平躺就地急救,方法如下:首先進行胸外按壓30次(左手掌根置於胸骨下段,右手置左手背,雙臂伸直,重心垂直向下,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為5-6cm)。然後去除口鼻異物後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兩次(在保證頸椎沒有受傷的情況下將下頜上抬打開氣道,左手拇指、食指夾緊傷者鼻孔,呼氣時放鬆,口對口吹氣兩次,見胸廓有起伏為有效,頻率10-12次/分)。然後再重復上一循環,直到專業急救人員趕到,或見傷者開始有自主呼吸,面色、口唇由紫紺轉為紅潤為止。
3、車禍事故處理後才發現頸椎受傷怎麼辦
繼續找保險公司,因為有些外傷就是當時體現不出來
4、車禍造成頸椎挫傷怎麼辦
千萬別找人按摩,建議你去正規大醫院仔細檢查,拍片子,看樣子是傷到脊髓了,不過不很嚴重,但不代表不會惡化,如果頸椎不穩,會再次傷到脊髓,有可能會癱瘓的。慎重檢查為妙,聽大夫的,不過一定得去正規的大醫院。別等癱瘓了後悔。
5、3天前發生車禍,頸椎受傷嚴重,急需手術,想轉院可以嗎?【頸椎受傷詳細請見下面,謝謝!】
你好。百
電話里我已經基本知道病人的情況了。
如果你需要來長度海醫院手術,可以提前聯系我。問
(上海長海醫院侯鐵勝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答,無法全面了解病情,內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容行!)
6、車禍發生時,我們如何急救傷員
在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前,現場搶救人員首先要對傷者的傷情進行大致的判斷,確定傷者是否還有呼吸心跳,是骨折、內出血,還是嚴重的顱腦損傷,並根據情況進行現場急救。
事故中外傷出血直接危及傷者生命。一個體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為4000ml,當失血量達到1500ml以上時,便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傷員會出現視力模糊、頭暈、口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狀。因此,對有出血的傷者要迅速止血。
簡單的止血方法有:①直接加壓法:用干凈的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壓在傷口上,並保持壓力約15min以上。②高舉法:舉起傷員出血的肢體並高於心臟部位,以減緩出血部位的血液流動。有條件的,可在傷口敷一塊消毒紗布或墊干凈的衣物包紮。③壓迫止血法:當四肢有嚴重的出血時,可壓迫肢體的重要動脈,如上肢的橈動脈和下肢的股動脈止血,也可用皮帶、繩索等物扎緊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阻斷血流。對有腹部外傷,腹內臟器外流的,要用碗狀器皿扣住傷處,不要把外流的臟器送回腹腔。
在車禍事故中,骨折是最常見的一種損傷,骨折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其早期的處理方法直接影響傷者的預後。現場急救時應及時正確地固定骨折部位,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同時也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有效,不要求對骨折准確復位,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用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傷者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如果傷者肋骨骨折,救助時要注意保護傷者胸部,避免骨折斷段損傷或加重損傷傷者肺部。如果發現傷者有脊椎骨折損傷的情況,救治中要尤其小心,嚴禁隨意搬動傷者,應該讓傷者原地平卧,等待專業救護人員的救助。
顱腦損傷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常見。損傷輕時僅出現頭皮血腫,開裂傷。重時出現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腦挫裂傷。現場急救時要特別注意:
①要讓傷者平卧,對頭部受傷引起的外出血,立即進行加壓包紮止血。
②如有血性液體從耳、鼻中流出,嚴禁用水沖洗,也嚴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③如傷者已經昏迷,救護人員要重點保護傷者呼吸道暢通,運送途中應平卧、頭側位,以免嘔吐物誤吸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如事故傷者已經出現心跳呼吸停止,要分秒必爭地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即保持呼吸道通暢、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壓,目的在於在5分鍾內恢復傷者大腦的血液流動,以防腦功能出現不可逆損害。在事故現場,首先簡單判斷呼吸心跳停止:
①意識突然喪失。②大動脈搏動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呈抽搐樣呼吸。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將傷者平躺就地急救,方法如下:去除口鼻異物後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兩次(在保證頸椎沒有受傷的情況下將下頜上抬打開氣道,左手拇指、食指夾緊傷者鼻孔,呼氣時放鬆,口對口吹氣兩次,見胸廓有起伏為有效,頻率10-12次/分)。然後立即進行胸外按壓30次(左手掌根置於胸骨下段,右手置左手背,雙臂伸直,重心垂直向下,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為5-6cm)。然後再重復上一循環,直到專業急救人員趕到,或見傷者開始有自主呼吸,面色、口唇由紫紺轉為紅潤為止。
7、車禍後頸椎受傷導致神經壓迫。
同上啊!與取骨無關!要是有關那就是醫院的重大醫療事故了!主要是頸椎的壓迫導致的半邊麻木!這就需要堅持和努力了!康復治療是很重要滴!不要以為電視上那樣一受什麼刺激就什麼都好了!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恢復的!需要每天的鍛煉左半邊的身體!讓神經信號逐漸的恢復頻率!短期都是3-5年!長期也有可能是一輩子哦!不過一般5年左右的堅持鍛煉無好轉的話!那就得再治療或者是沒辦法了!兄弟!努力!
8、當不小心骨折了,尤其是車禍,需要怎麼急救
確定或疑似骨折,必須現場固定。骨折伴有開放傷口和出血時,應先止血、消毒和包紮傷口,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對不同部位的骨折進行必要的固定。恰當的固定,可以減輕斷骨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減輕傷者的痛苦,有利於骨折癒合,避免合並症的發生。不同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不同,具體做法如下:
●頭頸部損傷頭部損傷,尤其是頸椎損傷,搬動時應特別小心,要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位置。有條件最好用頸托固定頭、頸部,防止骨折移位壓迫頸部脊髓,造成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癱。沒有頸托,可以兩肩作支持,在頸部兩側填塞大量棉花,將兩塊能折曲的厚紙板做夾板,按正常人的頭形彎曲成適當曲度放在兩側,頭頸背下放一硬板墊軟墊後,從軀干開始向上包紮,以固定肩胛、背及頭部。
●肩部嚴重損傷時 在腋下墊一軟墊,然後將上臂固定於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上臂骨折固定法 手臂屈曲,夾板放在內外側,綳帶包紮固定,然後三角巾懸吊傷肢。
●前臂骨折固定法 先將木板或厚紙板用棉花墊好,放在前臂前後側,用布帶包紮,肘關節屈曲90°,再用三角巾懸吊。
●大腿骨折固定法 將傷肢拉直,夾板放在內外側,外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至腳跟,內側夾板較短,放至大腿根部,關節處墊好棉花,然後用綳帶或三角巾固定。如現場無夾板可用,可將傷肢與好腿並排擺正,用三角巾纏繞固定。小腿骨折固定與此類似。
●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往往病情嚴重,嚴禁不經固定而隨意搬動。應在保持脊柱穩定的情況下,將病人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傷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
固定骨折所用的夾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用替代物,如書刊、紙板、木棍、樹枝等。固定夾板的綳帶可用破舊衣服、床單撕成條狀代替。
注意防範骨摺合並症。
(1)創口感染。開放性骨折易有感染,可發生化膿性骨髓炎、蜂窩組織炎、敗血症、破傷風、壞疽等。一旦發生感染,不僅會導致骨不連,有時會性命難保,所以,要求傷後現場能做清潔處理,不可隨便用水洗或亂敷葯粉(包括消炎粉、止血粉等),只可用干凈的紗布棉花綳帶包紮,到醫院及時作好清創術及使用抗菌素,預防和控制感染。
(2)血管損傷。鄰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壓迫,引起肢體循環障礙,重要的動脈損傷可引起肢體壞死或缺血攣縮,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損傷肱動脈、股骨下端骨折及脛骨上端骨折可損傷胭動脈、鎖骨骨折可損傷鎖骨下動脈,重要的靜脈損傷也可造成嚴重的後果。動脈傷的表現:傷口搏動性出血,或局部有搏動性血腫迅速擴大,並有明顯的腫痛,肢體遠側血管摸不到搏動或很微弱,溫度低,顏色蒼白。對可疑動脈損傷要加壓包紮、迅速轉運到醫院,及時探查處理。
(3)神經損傷。對骨折傷員,都應檢查患肢的運動和感知覺,判斷有無神經損傷。如上臂肱骨幹骨折,可有橈神經損傷;肱骨內髁或內上髁骨折,可合並尺神經損傷;橈骨下端骨折可傷及正中神經;腓骨頸骨折可傷及腓總神經等。
(4)缺血性攣縮。肢體由於嚴重缺血,造成肌肉壞死或攣縮,因神經缺血和瘢痕壓迫,常有神經部分癱瘓,使肢體嚴重殘廢。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上肢肱骨髁上骨折、尺橈骨骨折等。造成肌肉缺血的原因,有的因為小夾板或石膏過緊,影響靜脈迴流和動脈血供;有的因為動脈受壓、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痙攣引起。缺血攣縮的早期表現:橈動脈搏動變弱或消失,手指和腕呈屈曲,不能自動伸指和伸腕,被動活動也受到限制並引起疼痛,手和前臂麻木,發冷或脹痛,如不即時處理,肌肉即漸壞死,形成瘢痕攣縮。
要預防攣縮主要是小夾板或石膏固定不可過緊,發現固定遠端血運障礙(蒼白、發冷、疼痛、搏動消失),應立即松解,否則後果嚴重。
(5)內臟損傷。如骨盆骨折,碎骨可刺破膀胱、尿道和直腸;肋骨骨折可刺破胸膜和肺引起血氣胸;顱骨骨折常合並顱腦損傷、顱內出血等。對內臟損傷,要優先緊急處理,待傷員全身情況允許時及早處理骨折。
(6)脂肪栓塞。少見,一般認為骨折和手法復位後骨髓腔內脂肪進入破裂的血管內,引起肺或腦血管脂肪栓塞。對脂肪栓塞尚無特效療法,應注意預防,急救時要妥善固定骨折,復位時手法要輕柔,包紮壓力避免過大。
9、車禍受傷骨折應該怎麼進行急救處理
車禍受傷骨圻急救處理法
步驟一:先止血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會造成其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這些都會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現場救助中,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這類損傷,一旦發現就要緊急處理。
據估計,人體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過其總血量的80%。開放性骨折或伴有軟組織損傷患者的出血量會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骨折的患者進行急救時首先要止血。
步驟二:先固定再搬運
人體脊柱有椎管和馬尾神經。當脊柱發生骨折時,患者極易出現身體某些部位的癱瘓,如胸腰段骨折時常引起截癱;頸椎骨折時除了癱瘓部位升高外,還會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脅生命。此外,由於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經走行,患者發生骨折後,其神經就會受到挫傷或嵌壓,進而影響局部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出現局部的感覺喪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癱瘓。
所以,在搬運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時,更要特別小心。在搬運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時,應幾個人一起配合將其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以保持患者身體平直。當患者的長管狀骨骨折時,由於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當的搬運會使大量的脂肪溢出並進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腦栓塞,從而引起氣急、胸痛、紫紺、發熱、休克、昏迷等症狀。
此外,不正確的搬動方法還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斷端對神經及血管的損傷。因此,患者發生四肢骨折時,應盡量不要搬動,可就地取材用夾板或代用品做簡單的固定後再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避免患者出現骨折並發症。
步驟三:有開放傷時要盡早手術
當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時,由於傷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會因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傷口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膿性感染並導致敗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開放性骨折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一般情況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醫院,經復位、石膏或夾板固定等方法後多可逐漸康復。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骨折部位的皮膚由紅變紫或起水皰、活動時疼痛劇烈或感到麻木時,一定要請醫生檢查,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10、發生車禍後,怎樣對事故傷員進行急救
在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前,現場搶救人員首先要對傷者的傷情進行大致的判斷,確定傷者是否還有呼吸心跳,是骨折、內出血,還是嚴重的顱腦損傷,並根據情況進行現場急救。
事故中外傷出血直接危及傷者生命。一個體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為4000ml,當失血量達到1500ml以上時,便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傷員會出現視力模糊、頭暈、口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狀。因此,對有出血的傷者要迅速止血。
簡單的止血方法有:①直接加壓法:用干凈的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壓在傷口上,並保持壓力約15min以上。②高舉法:舉起傷員出血的肢體並高於心臟部位,以減緩出血部位的血液流動。有條件的,可在傷口敷一塊消毒紗布或墊干凈的衣物包紮。③壓迫止血法:當四肢有嚴重的出血時,可壓迫肢體的重要動脈,如上肢的橈動脈和下肢的股動脈止血,也可用皮帶、繩索等物扎緊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阻斷血流。對有腹部外傷,腹內臟器外流的,要用碗狀器皿扣住傷處,不要把外流的臟器送回腹腔。
在車禍事故中,骨折是最常見的一種損傷,骨折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其早期的處理方法直接影響傷者的預後。現場急救時應及時正確地固定骨折部位,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同時也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有效,不要求對骨折准確復位,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用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傷者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如果傷者肋骨骨折,救助時要注意保護傷者胸部,避免骨折斷段損傷或加重損傷傷者肺部。如果發現傷者有脊椎骨折損傷的情況,救治中要尤其小心,嚴禁隨意搬動傷者,應該讓傷者原地平卧,等待專業救護人員的救助。
顱腦損傷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常見。損傷輕時僅出現頭皮血腫,開裂傷。重時出現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腦挫裂傷。現場急救時要特別注意:
①要讓傷者平卧,對頭部受傷引起的外出血,立即進行加壓包紮止血。
②如有血性液體從耳、鼻中流出,嚴禁用水沖洗,也嚴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③如傷者已經昏迷,救護人員要重點保護傷者呼吸道暢通,運送途中應平卧、頭側位,以免嘔吐物誤吸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如事故傷者已經出現心跳呼吸停止,要分秒必爭地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即保持呼吸道通暢、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壓,目的在於在5分鍾內恢復傷者大腦的血液流動,以防腦功能出現不可逆損害。在事故現場,首先簡單判斷呼吸心跳停止:
①意識突然喪失。②大動脈搏動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呈抽搐樣呼吸。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將傷者平躺就地急救,方法如下:去除口鼻異物後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兩次(在保證頸椎沒有受傷的情況下將下頜上抬打開氣道,左手拇指、食指夾緊傷者鼻孔,呼氣時放鬆,口對口吹氣兩次,見胸廓有起伏為有效,頻率10-12次/分)。然後立即進行胸外按壓30次(左手掌根置於胸骨下段,右手置左手背,雙臂伸直,重心垂直向下,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為5-6cm)。然後再重復上一循環,直到專業急救人員趕到,或見傷者開始有自主呼吸,面色、口唇由紫紺轉為紅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