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會引起高血壓嗎
很多高血壓患者由於無法查明血壓高的原因,而被歸類為原發性高血壓。其實,有很多朋友都忽略了頸椎性高血壓。
頸椎性高血壓是指有頸椎病引起的血壓升高,這種情況在高血壓人群中佔比達15%~21.9%,即10個人中就有1個人可能是頸椎性高血壓。當患者能夠從頸椎治療出發,可以大大降低原發性高血壓的比例和治療的難度。頸椎性高血壓的發生年齡段在40~50歲之間,但是,由於現在的年輕人運動量減少、長期伏案工作或做作業,發病年齡也開始趨於年輕化。
研究人員認為,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有兩個機制:1.頸椎間盤退變突出,刺激周圍的交感神經。產生交感興奮,引起交感反射,導致血壓升高;2.頸椎病產生的慢性頸椎痛引起交感喚醒和正常疼痛調節穩態系統的衰竭,導致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
如何辨別頸椎性高血壓呢?
1.血壓的變化與頸椎病症狀發作正相關,當頸椎病症狀嚴重時,血壓顯著升高,當頸椎病症狀緩解時,血壓又趨於正常。
2.高血壓發病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出現低血壓或血壓波動的情況,病人表現有頭暈、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的症狀。
3.對降壓葯不敏感,而頸椎病的治療卻會有顯著的效果,血壓也會趨於穩定。
4.高血壓的嚴重程度與頸椎的脫位相關,脫位越嚴重,高血壓就會加重。
對於長期高血壓,葯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家庭中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而又出現頸椎疼痛者,可以拍攝頸椎X線片或頸椎CT,找出是否存在頸椎性高血壓。
2、頸椎病會導致高血壓嗎?
頸椎病時頸椎小關節錯位或增生的骨贅可直接刺激椎動脈、交感神經、頸交感神經節、頸神經根,激惹神經,造成神經興奮性增高,通過交感神經作用引起血壓升高。
由於頸部肌肉痙攣僵硬,使頸部血管神經等軟組織受到牽引或擠壓,造成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和血管痙攣,繼發性造成神經體液改變,刺激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增強,最後導致血壓升高。
由上可知,頸椎病可引起高血壓。頸椎病伴高血壓的患者,應堅持到正規醫療機構治療,科學規范的治療高血壓,把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3、如何判斷頸椎源性高血壓
刁文鯧:頸椎問題也會導致高血壓頸椎問題也與血壓有關嗎?是的,頸椎不適也會引起血壓升高。什麼才算是高血壓呢?一般來說,靜息狀態下,收縮壓等於或高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等於或高於90毫米汞柱,其中只要有一項經過核實,就可以認為是高血壓。
由頸椎問題導致的血壓升高原因何在呢?C1-C4椎間關節錯位時,會引起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興奮,導致腦血管痙攣,久之則會使腦血管舒縮功能失衡,繼而發展為全身性小動脈痙攣,使血壓持續升高。
另外,頸動脈竇位置在C6橫突前方,因C6椎間關節錯位,橫突前方肌肉緊張引起斜角肌、筋膜緊張,均會牽扯刺激到頸動脈竇效應器部位,也會使血壓發生波動,有時血壓會突然升高或下降。常伴有頭痛、眩暈、頸部僵痛、肩背沉重等症狀。
對於長期高血壓,葯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家庭中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症狀發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的患者,不妨先拍攝頸椎X光片或頸椎CT片,排除頸椎病性高血壓。也可以用下面五招辨別頸椎病性高血壓:一、血壓升高和降低與頸椎疾病發作症狀同步。二、在高血壓發生之前,相當長時間內會出現低血壓或血壓波動的情況。三、自身高血壓對於降壓葯多不敏感,而對頸椎病的治療,效果顯著。 四、在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觀察中,在牽引、手法治療頸椎病時,患者血壓可下降20~30mmHg,治療間歇期血壓又會有所升高。五、高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脫位程度有關,即椎體脫位越大,高血壓越嚴重,但與骨質增生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
有一位鄭女士,45歲,在一家國企當副總經理。一直以來她自認為身體很好,可是最近她卻總是感覺頭痛、頭暈、耳鳴,到醫院一檢查發現血壓達到了160/95毫米汞柱。於是她四處尋醫問葯,可是折騰了很長時間,也不見效果。鄭女士有點疑惑了,平時自己的飲食也挺規律的,家人也沒有高血壓遺傳史,怎麼自己的血壓就是控制不住呢?後經人介紹,她來到我們這里,拍X光片發現是她的枕寰椎錯位所致。問題終於找到了,是頸椎惹的禍。後來,我用正脊復位糾正了錯位的頸椎,她的耳鳴症狀逐步減輕,連續治了10次,血壓也恢復了正常,原有的不適症狀全都消失了。
血壓容易升高的人平時可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三、四節。穴位方面,可點揉神門穴,配陽交穴。
4、頸椎不好會引起血壓升高嗎
你好,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頸椎問題,這多還是和頸椎肌肉緊張,導致頭部供血不足有關系,所以可以從頸椎上來調治一下
意見建議:平時一定注意別熬夜,注意控制上網及關時間,可以去中醫院,採取針灸或推拿等外治方法來調治,並且定期膀胱經刮痧來舒筋活絡調治,你高血壓情況就能改善
5、頸椎病引起高血壓
頸椎病可引起高血壓。患有頸椎病後可進一步導致頸椎錯位或者頸椎拉傷,容易刺激附著於頸椎橫突的交感神經,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而後促使腦血管痙攣,使得患者血壓上升。若頸椎橫突的交感神經持續遭到刺激,則可導致控制腦血管舒縮的中樞神經功能遭到影響,進一步可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使得患者血壓持續偏高。當然,頸椎病除可引起血壓偏高外,還可導致頭暈頭痛以及手腳麻木等諸多症狀。
6、頸椎病會引起血壓升高嗎
頸椎病性高血壓是指因頸椎勞損、退行性變、外傷等刺激頸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而引起血管舒縮功能紊亂腦內缺血 從而導致的中樞性高血壓。頸椎病與高血壓有著密切的聯系 但此類病人是先患頸椎病 還是先患高血壓病 臨床上往往難以鑒別。
7、頸椎病能引起高血壓嗎
頸椎病能引起高血壓,但不是主要因素。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頸椎病要到推拿科檢查,可通過按摩治療。高血壓則必須到心血管內科葯物長期治療,血壓一定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必須長期每天吃葯和檢測血壓。高血壓不可怕,但要防止高血壓引起的嚴重可怕的並發症。
8、頸椎病引起高血壓
頸椎病一般引不起高血壓,但是血管型頸椎病影響大腦供血也容易造成頭暈症狀。
9、請問頸椎壓迫血管會導致高血壓嗎?
頸椎病發作的時候能導致血壓升高
頸椎病性高血壓是指因頸椎勞損、退行性變、外傷等刺激頸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而引起血管舒縮功能紊亂 ,腦內缺血
,從而導致的中樞性高血壓。頸椎病與高血壓有著密切的聯系 ,但此類病人是先患頸椎病 ,還是先患高血壓病 ,臨床上往往難以鑒別。
一般認為高血壓可以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硬化。隨著病程發展 ,椎動脈痙攣硬化的病理改變會影響到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結構
,當勞損等因素引起頸椎結構應力改變時 ,會加劇頸椎間盤、韌帶、關節等的退行性變
,這些退變又可以壓迫和刺激頸部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節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 ,導致周圍血管收縮 ;冠狀動脈擴張 ,心率加快
,心輸出量增加進一步引起血壓異常。所以高血壓可以加重和提早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又可以影響高血壓的治療及其預後。
依據以下幾方面條件可診斷為頸椎病性高血壓 :
①有典型的頸椎病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改變 ,符合頸椎病的診斷標准 ;
②血壓偏高 ;
③血壓波動情況與頸椎症狀的緩急有關 ;
④降壓葯及心腦血管葯物療效不佳 ;
⑤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高血壓 ;
⑥頸部治療後 ,血壓有所改善。
由於此類高血壓受到頸椎病患的影響 ,降壓葯療效又相對較差 ,所以提倡綜合治療。首先要堅持頸椎病防治
,如注意頭頸部姿勢、低枕睡眠、注意休息制動等 ,以防頸椎組織勞損
;還可行葯物輔助治療及頜枕袋牽引治療等以減輕頸部神經脊髓、交感神經節及椎動脈的壓迫與刺激。同時 ,對降壓葯療效不佳的患者要注意低鹽飲食
,並在心血管內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調整用葯方案 ,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10、頸椎病會導致高血壓嗎?
頸椎病是常見的骨科疾病,很多人都知道頸椎病的危害,有時候頸椎病帶給患者的不只是頸椎病的症狀而已。頸椎病所帶來的並發症對患者的傷害更大,頸椎病如果不及時接受專業的治療會引發很多並發症。今天會大家介紹的是:請合肥同仁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講解下。 合肥同仁醫院專家稱:頸椎病是有可能導致高血壓的,其中主要原因是頸椎病病發時頸椎小關節錯位或增生的骨贅可直接壓迫並刺激椎動脈、交感神經、頸交感神經節、頸神經根,激惹神經,造成神經興奮性增高,然後通過交感引起血壓升高;造成椎動脈受壓或神經反射導致椎動脈痙攣,從而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表現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反射性地使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增高,引起血壓升高;神經體液調節失常。由於頸部肌肉痙攣僵硬,使頸部血管神經等軟組織受到牽引或擠壓,造成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和血管痙攣,繼發性造成神經體液改變,刺激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增強,最後導致血壓升高。 以上就是合肥同仁醫院專家為大家介紹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