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為頸椎病的護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目前頸椎病患者主要有以下些症狀:頭昏、頭暈或頭痛,如伴有神經根症狀則有手指串麻或上肢感覺異常,如麻木或針刺樣感等,平時需避免久坐及頸部前屈時間過長,平時上班需久坐時可以用雙手做自我牽引,經常使頸部後仰,以緩解頸椎疲勞。
2、衛生部頒發分級護理原則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為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規范臨床分級護理及護理服務內涵,保證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
3、頸椎病人如何護理
1. 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在工作中必須有節奏地、適當地改變姿勢,調節頸部位置,並經常進行頭頸前屈後仰、左右側彎、左右旋轉的保健活動。
2. 頸部要注意保暖,寒冷會使肌肉收縮從而誘發頸椎病。
3. 睡覺時保持頸椎的生理弧度,枕頭的質地要適中,厚度以6-9厘米為宜,禁止使用高枕。
4.當患有急性扁桃體腺炎、頸淋巴結炎、乳突炎等疾病時應及時徹底治療,以避免炎症波及關節囊,很後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損害而造成頸椎病。
疾病預防
1. 樹立正確的心態,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2.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空閑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 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5. 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6. 勞動或走路時要避免挫傷,避免急剎車時頭頸受傷,避免跌倒。
4、護理分幾級阿?分別是哪一級別啊?
或身體極為衰弱,保證生理需要,酌情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
(5)每天評估病情,護理記錄3~7天記1次,病情變化隨時記錄。
一級護理護理要點
(1)安置重點病室,物品由工作人員管理,如中毒,應作好相應護理、沖動行為者.
一級護理護理對象
(1)甲級入院尚不需特護的重症病人,嚴格監護,其活動不能脫離護士視野,實行封閉式管理。需嚴密觀察病情,重點交接班。
(2)病人以在重症病室內活動為主。
(3)有自殺、自傷,以及用大劑量精神葯物治療或有明顯不良反應者、癲癇發作、木僵、幻覺所致的自殺。
(3)特殊治療需要嚴密評估病情和加強監護者精神科分級護理是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和對自身 他人 周圍環境安全影響程度分為特級護理及一 二 三級護理,或需嚴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嚴重的抑鬱自殺、肝,應作好皮膚護理,或嚴重的被害、自罪妄想,心,防止並發症,外出必須由工作人員陪護、拒食者、自傷和極度緊張性興奮者、脫水、自殺。同時要加強生活護理,如ECT者。
(4)對長期卧床不能自理生活者。
(4)入院1周內的病人。
而乙種常規應該是按醫囑記錄來分類
甲種常規和乙種常規兩種、譫妄、昏迷,並報告醫師及時處理、癱瘓、外傷、腎功能衰竭、外走、傷人,予以約束時
5、護理分級 四測
特級是最重(一)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百
(二)重症監護患者;
(三)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四)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六)實施連續性度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七)知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一級(一)病情道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版。
第十條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一)病情穩權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級(一)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三級(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6、頸椎病日常怎麼護理?
頸椎按摩和頸椎運動都只是促進頸椎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緊張度而已,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夜間修復,當然要有個睡覺用的頸椎枕,人體在睡眠中會啟動自我修復功能,以修復受損的組織,專業的頸椎枕可以讓頸椎整晚處在健康的生理彎度,自然打開頸椎間隙,讓頸椎組織處於放鬆的狀態,血液循環流暢,頸椎自我修復效果顯著,用一個晚上,第二天就有效果。筆者用過很多頸椎
枕,其他都已經丟棄,唯一留下的就是「凹」字形頸椎枕,中間昂睡區牽引頸椎,躺下去頸椎有承托感不懸空,頸椎保持自然彎度,七節頸椎自然打開;更貼心的設計是設有側睡區,側睡頭部有承托,頭肩舒適沒壓力。哦對,還是乳膠材質,可以說讓我的頸椎晚上舒服,白天也舒服。目前上一天班也不覺得頸椎酸痛,「凹形頸椎枕」,功不可沒
7、頸椎病怎麼治療最好?有哪些護理方法?
頸椎病怎麼治療最好
頸椎病主要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種治療方法。具體的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病情來制定。
非手術療法主要在矯正骨骼結構錯位、消除無菌性炎症反應,具有簡便、易行、直觀zd、有效、病程短、見效快的優點。中醫理療、針灸、電療或者服用葯物,如非甾體抗炎葯尼松、科多,具有通絡、活血、回止痛作用的歸芪活血膠囊、金藤清痹顆粒、川蛭通絡膠囊、頸復康顆粒等的中成葯,也有很好的療效。
對於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改善,且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頸椎病護理方法
注意頸肩部肌肉鍛煉、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頭頸部負重、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盡量不要打瞌睡、改正高枕睡眠的習慣、堅持體育答鍛煉提高身體機能,在鍛煉及勞作時要注意避免閃挫傷。閱讀相關書籍,掌握一定頸椎病護理知識對頸椎病防治至關重要。在科學護理的同時,要及早進行正規、徹底治療。
8、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需要幾人護理
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對護理人數沒有要求,而是對護理巡視時間有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特級護理用於生命垂危、病情多變,隨時需要進行應急搶救的病員以及大面積灼傷,大手術後病人,24小時專人守護。
2、一級護理用於病情重或較大手術後病情不穩定的病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護理比較繁瑣。每1小時巡迴觀察一次病人,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意識等變化。
3、二級護理注意觀察病情,觀察特殊治療或特殊用葯後的反應及效果,每2小時巡視一次。
4、三級護理3個小時巡視一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況,注意病人飲食及休息。每日測體溫、脈搏2次。
(8)頸椎病分級護理擴展資料:
基礎護理的要點:
1、晨間護理
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環和保持口腔衛生,使病人感到清潔舒適,有利於預防並發症;能通過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為診斷、治療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內容包括:口腔、臉、手、足、皮膚、床單位的清潔,以及頭發梳理(男病人剃須)和按摩受壓處。
2、晚間護理
可使病人舒適、清潔,促進睡眠。在晚飯後為病人作一次晚間護理。內容包括:除重復晨間護理內容外,給病人擦背與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沖洗會陰、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狀應與指尖相同,足趾應平剪,剪後應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鋪.注意保暖。
3、協助病人進餐
先排尿、洗凈雙手,用棉被或大枕頭托注病人腰部,雙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協助病人進餐,餐後洗手並整理用物。對於不能取座位進餐者,可採用側卧位進食方法。
9、頸椎病的護理
如果得了頸椎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積極與醫生配合,糾正不良的坐卧姿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度過發作期,一旦頸椎內外環境建立了新的力學平衡,其病情自然會趨於穩定。
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葯物內服與外用、手法、針灸、理療、牽引等。每一種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一般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配合使用,才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