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頸椎發生了關節紊亂要通過什麼才能檢查出來
是可以查出的
2、為什麼頸椎病確診需要做磁共振檢查?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椎間關節退變致使其周圍重要組織(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及椎動脈)受累,呈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者。那麼,要了解是否為頸椎病及嚴重程度,主要看是否有椎間盤突出,脊髓、神經根是否受壓,椎動脈是否存在壓迫性狹窄,脊髓是否存在變性或壞死。這些軟組織結構,只有在磁共振成像上才能較清楚的辨析。因此,確診頸椎病往往需要做磁共振檢查。在檢查、確診頸部疾患時如果是為了了解組成頸椎的軟組織疾病(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結核、頸椎間隙感染、頸椎腫瘤、頸段脊髓病變等),則磁共振檢查優於其他檢查方法。如為了了解頸椎骨性結構病變(頸椎管狹窄、後縱韌帶骨化症、頸椎骨折、頸椎先天畸形、頸椎小關節增生),則頸椎CT檢查優於其他檢查方式。如了解頸椎穩定性情況及生理曲度或是頸椎疾病的普查,則頸椎X線片檢查則優先考慮。
3、頸椎的核磁共振都能看出哪幾項指標?
磁共振成像術(MRI)也有稱之為核磁共振,英文縮寫為MRI。其基本原理是在強大磁場的作用下,記錄組織器官內氫原子的原子核運動,經計算和處理後獲得檢查部點陣圖像。
檢查目的:
顱腦及脊柱、脊髓病變,五官科疾病,心臟疾病,縱膈腫塊,骨關節和肌肉病變,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腎、胰等部位的病變。
優點:
1.MRI對人體沒有損傷;
2.MRI能獲得腦和脊髓的立體圖像,不像CT那樣一層一層地掃描而有可能漏掉病變部位;
3.能診斷心臟病變,CT因掃描速度慢而難以勝任;
4.對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骨、關節、肌肉等部位的檢查優於CT。
缺點:
1.和CT一樣,MRI也是影像診斷,很多病變單憑MRI仍難以確診,不像內窺鏡可同時獲得影像和病理兩方面的診斷;
2.對肺部的檢查不優於X線或CT檢查,對肝臟、胰腺、腎上腺、前列腺的檢查不比CT優越,但費用要高昂得多;
3.對胃腸道的病變不如內窺鏡檢查;
4.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注意事項:
1.檢查前須取下一切含金屬的物品,如金屬手錶、眼鏡、項鏈、義齒、義眼、鈕扣、皮帶、助聽器等;
2.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檢查;
3.做盆腔部位檢查時,需要膀胱充盈,檢查前不得解小便。有金屬節育環者須取出才能進行;
4.體內有彈片殘留者,一般不能做MRI;
5.手術後留有金屬銀夾的病人,是否能做MRI檢查要醫生慎重決定;
6.胸腹部檢查時,要保持呼吸平穩,切忌檢查期間咳嗽或進行吞咽動作;
7.MRI對飲食、葯物沒有特別要求;
8. 檢查時要帶上已做過的其他檢查材料,如B超、X線、CT的報告。
核磁共振檢查對中樞系統(腦梗塞)、椎體疾病(腰椎胸椎脊椎等積水性病變)、腹部(肝、膽等)、關節部位病症等最合適。
核磁共振和CT都有其適應症,選擇的原則是先簡單、後復雜,也就是說,當CT(做一次頭部CT需350元左右)能解決問題的,就不應用核磁共振,"核磁共振不論有多先進,也只起到幫助診斷的作用"。
成本不是很好計算,可能不超過500元,但有的可能也會超過。
4、為什麼頸椎病需要做磁共振檢查?
類似不損害皮膚進行體內透視可以檢查的有肌肉內臟骨骼血管是否有器質性改變.
磁共振:最大的優點是對人體不產生損害它可以像我們平時看電視一樣不僅能顯示病變組織還能反映活體組織功能和代謝過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對於骨關節脊髓盆腔臟器前列腺膀胱子宮卵巢心臟大血管病變及心肌梗塞的診斷尤為准確. 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
5、頸椎小關節紊亂手法復位後怎麼驗證?
患椎移位是引起臨床症狀的因素。由於退行性病變及軟組織慢性勞損,一旦發病、患椎多不穩定,常沿縱、矢狀及額狀軸發生多方位移位。經手法治療後,患椎重復移位者,除病變本身的因素外,復位不完全是一重要原因。手法復位後可復查以下內容,以驗證是否達到較正確的復位。①患椎棘突是否已恢復到正常的位置?②後頸部兩側頸肌的張力在治療前較高;如復位正確,軟組織治療手法適當,兩側頸肌應恢復到正常或近於正常的張力。檢查時以左手掌托扶病人下頦,固定病人頸部,使頸椎呈後伸位;醫生右手拇指及中指輕輕按壓患椎棘突兩側軟組織,包括椎板後方及兩側的肌肉組織,看有無由於肌肉緊張而形成的束條及有無壓痛。 贊
6、如何查出第二頸椎關節紊亂
頭部CT能查出,但要看醫生讀片的水平如何。睡姿不良能引起第二頸椎關節紊亂,枕頭不能過高,第二頸椎關節紊亂有部分是突發性的。
7、頸椎病做CT能檢查出來了嗎
當然是能檢查出來的。
頸椎病確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檢查確診:
1、X線平片
單純X線平片不能直接反應是否存在椎間盤突出,但X線片上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
2、CT檢查
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椎間盤突出有較大的診斷價值,目前已普遍採用。
3、磁共振(MRI)檢查
MRI無放射性損害,對椎間盤突出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RI可以全面地觀察椎間盤是否有問題,並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的關系。但對於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
更多內容,可以看我的經驗: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54b6b9c024ac532d583b47e3.html
8、頸椎小關節紊亂都有哪些表現?
您好,對於您的病情您不要過分擔心,當前的醫治方法皆是依據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醫治方法.但要切忌勿用葯與勿用錯誤的方法,
意見建議: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就能恢復。葯物雖然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但不具備促進頸椎恢復正常生物力學結構的功能,故不能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極少數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9、需要做什麼檢查來確診是胸椎小關節紊亂
胸椎關節紊亂稱胸椎關節錯縫臨床發胸椎關節即關節突關節由於胸椎關節突關節面近似冠狀位兩側肋骨支撐胸椎穩定性相於頸椎腰椎強發關節錯縫機相於頸椎腰椎少突外力牽拉、體位變換、扭轉使關節能承受所擔拉應力壓應力則能引起胸椎關節中國性錯縫病變[臨床症狀] 胸椎體理呼吸運關節范圍擠壓或用力扭挫傷甚至咳嗽、打噴嚏等引起關節錯位典型患者發病往往聞及胸椎關節突錯位咯嗤聲響輕者發關節勞損表現錯位節段局部明顯疼痛適;重者引起韌帶撕裂、關節錯位表現岔氣牽掣頸肩背作痛且季肋部疼痛適、胸悶、胸部壓迫堵塞入夜翻身困難及相應脊神經支配區域組織覺運功能障礙[體征] 中國性胸椎關節紊亂患者呈痛苦面容頸仰俯、轉側困難保持固定體位(見前傾位)能隨意轉;受損胸椎節段棘突壓痛、叩擊痛椎旁壓痛深吸氣疼痛更甚棘突偏離脊柱軸線突隆起或凹陷等受損節段椎旁軟組織見觸痛、觸及痛性結節或條索狀物 [診斷] 1.外傷史或期良姿式病史 2.臨床症狀及體征:詳見述臨床症狀及體征部 3.觸診:錯位節段胸椎棘突明顯壓痛、叩擊痛或偏歪棘旁軟組織同范圍程度緊張甚至痙攣,觸覺條索物,壓疼痛 4.X線平片:由於胸椎關節錯位乃解剖位置細微變化故X線攝片易顯示X線檢查除外胸椎結核、腫瘤、骨折、類風濕等疾病治療胸椎關節紊亂手介紹
本貼收6朵鮮花 胸椎關節紊亂種臨床發病理看:12 塊胸椎作脊柱部, 構體力支柱重要組部; 胸椎椎管內脊髓經, 並且功能各異神經胸椎旁邊經由於胸椎關節數量, 發紊亂所引起症狀、體征較復雜, 具體表現與錯位胸椎平面高低、數量少、累及組織同、組織累及程度及病程短等諸素關, , 較差異: 肌肉勞損、肋間神經痛、胸腹腔臟器功能紊亂及頸部症狀等形態結構看: 胸椎參與構胸廓,憑借關節囊、周圍韌帶及肌肉等軟組織緊密結合與肋骨共同形較穩定狀態, 容易受損, 故臨床胸椎關節紊亂所致疾病誤診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等, 葯物治療收效甚微, 即使效往往停葯即再發作, 嚴重影響患者工作、習
筆者經幾臨床探索, 並向經驗師習,胸椎關節紊亂糾治點粗淺認識, 並歸納治療胸椎關節紊亂行效十種手, 現介紹
1 手介紹111 沖壓 第五胸椎向左、第六胸椎向右旋轉移位例患者俯卧, 醫站於左側, 左手掌跟壓第五胸椎棘突右邊, 右掌跟壓第六胸椎棘突左邊, 囑患者作深呼吸, 待呼氣盡未盡, 醫用雙手同施寸勁沖壓, 往往聽清脆關節彈響聲, 提示關節
復位再檢查相鄰關節, 若仍錯位則依再施作糾胸椎關節紊亂通用手, 尤其適合於關節紊亂並伴胸椎輕微前滑脫者
112 旋轉沖壓 沖壓衍手, 所同處於沖壓雙手作順針向旋轉沖壓力與旋轉力所形合力於單純胸椎旋轉錯位比沖壓更省力
113 單掌振 機理與沖壓、旋轉沖壓機理相同, 施術改雙手單手第五胸椎向左旋轉移位例患者俯卧, 醫立於左側, 右手掌抵住第五胸椎棘突,囑患者作深呼吸, 待呼氣盡, 右掌跟寸勁向右沖壓,聽關節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單掌振較適合於段胸椎關節紊亂
114 膝頂擴胸扳 稱胸椎抗復位具體操作三種: 患者面向靠背椅靠背跨坐椅, 雙手向交叉抱於腦, 醫用膝蓋頂住偏歪棘突A :醫雙手患者腋向前, 繞向, 抓住患者前臂, 慢慢向拉患者前臂, 同膝蓋稍微用力, 聽關節彈響聲, 則提示關節復位B : 醫雙手托住患者肘尖向慢慢扳, 待限度輕微閃, 聽關節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C : 我前兩種手掌握太熟練, 發現用A , 稍胖些患者能忍受, B 操作慎使患者肩部疼痛, 於我變通醫雙手患者腋伸, 兩手向勾住患者雙肩, 緩慢向拉, 同膝關節輕微向前抵住偏歪棘突, 待限度, 稍加力即聽關節彈響聲種較適合於部胸椎關節紊亂
115 扳肩 第三胸椎棘突左偏例患者俯卧, 醫立於患者側, 左手魚際壓住第三胸椎棘突右側, 同右手向左扳患者右肩, 聽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較適合於段胸椎關節紊亂
116 指推 第十胸椎棘突右偏例患者俯卧, 醫立於患者右側, 雙手拇指重疊抵住偏歪棘突, 逐漸加力向左推, 聽關節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指推適合於頸胸椎交界、胸腰椎交界關節紊亂及身體較瘦弱、關節囊較鬆弛患者
117 捶擊 第二胸椎棘突右移例患者俯卧, 醫立於右側, 左手拇指擠壓住偏外棘突並用右拳擊, 聽關節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操作要注意驟用暴力, 骨質疏鬆或導致骨質疏鬆疾病患者禁用適用於段胸椎關節紊亂
118 雙手重疊按壓 患者俯卧, 醫立於左側, 雙手重疊於段胸椎棘突, 囑患者做深呼吸, 待呼氣盡寸勁按壓, 聽關節彈響聲則提示關節復位適合於脊柱甩鞭傷新傷, 復位功關節彈響聲稱放鞭炮
119 坐位旋轉推 第十二胸椎棘突右移例患者坐位, 助手固定患者雙腿, 醫坐右側右手患者右腋穿向用手勾住患者頸部, 左手拇指頂住偏歪棘突,患者放鬆, 醫右手帶患者身由直立向右擺, 待力傳至第十二胸椎右手拇指推, 即聽關節復位彈響聲較適合於段胸椎關節紊亂
1110 拔伸牽引 較前九種手, 手操作難度較, 醫要求較高第胸椎束突偏歪例患者仰卧, 醫坐於床, 右手托住患者頸部並用拇指食指放鬆患者頸部肌肉; 左手托住患者頜緩慢牽引, 待傳第胸椎, 寸勁作牽引作, 聽輕微關節彈響聲則提示復位要求十熟練能操作功本適合段胸椎關節紊亂
2 病案舉例孫××, , 33 歲, 2003 5 月診自述背部疼痛1 周余, 加重3 經檢查發現其胸椎關節紊亂, 棘突向左偏歪, 其餘特殊症狀於局部施放鬆手, 沖壓進行復位, 聽四聲清脆關節彈響聲, 患者告知覺輕松許, 考慮第1 治療, 能使用整復手, 遂囑其家熱敷, 第2 繼續治療患者早早, 高興情溢於言表, 說患病已13 , 未想療效經仔細問病史, 患者告知13 前車摔, 經住院治療, 院告知脊柱形態矯每隔1 月或每氣突變均發作, 住院吃葯均未能根除, 再檢查脊柱發現整脊柱向側側彎, 明白側甩鞭傷於仍用沖壓, 前治療1 周, 全部紊亂關節糾考慮病史較, 囑其每熱敷半, 並隔3 治療, 鞏固療效, 連續1 月
3 討論關於胸椎關節紊亂病病機, 期兩種同看: 種認由於骨質病變, 骨質增等導致周圍肌肉、神經、血管痙攣、水腫, 隨產疼痛、關節錯位習慣所說骨性說[ 1 ] ; 另種則認由於肌肉、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受良刺激產痙攣、水腫導致胸椎受力結構破壞, 脊柱失衡, 產關節紊亂繼發骨質增習慣所說肌性說[ 2 ] 臨床觀察並結合骨質增產病病機看,本病期坐姿, 或受涼, 或度疲勞、外力損傷等原, 導致胸椎周圍軟組織痙攣, 擠壓周圍神經血
管, 使血液循環受阻, 產彌漫性疼痛, 進脊柱穩定性遭破壞, 失平衡, 現脊柱側彎, 進發關節紊亂甚至胸椎滑脫, 種關節紊亂未效糾, 周圍組織充血水腫能消散、吸收, 間久導致骨質增, 紊亂胸椎關節突部骨質增
所產骨贅刺激周圍軟組織, 引起進步軟組織痙攣、充血、水腫, 擠壓周圍血管、神經, 產更加劇烈疼痛及其症狀, 形惡性循環實施手復位, 首先通放鬆手, 使毛細血管擴張, 加速局部血液循環, 增加組織供氧量, 促進代謝廢物氮、二氧化碳等排泄並升高患者血液類啡物質解除軟組織痙攣, 減輕疼痛軟組織面清除病, 截斷惡性循環進步發展; , 通整復手糾關節紊亂, 消除其周圍軟組織良刺激,恢復脊柱力平衡隨著錯位關節糾, 些患者臨床症狀迅速消除骨性結構清除病,截斷惡性循環發展
通臨床治療觀察, 我體: (1) 各手使用前都要局部進行充放鬆, 僅利於手性功, 且能盡限度避免患者受謂損傷或者痛苦(2) 做完整復手須用理筋手, 使局部恢復解剖位置便於氣血通暢, 利於疾病康復(3) 文提寸勁醫能夠收發自種爆發力, 其收發寸間, 故稱寸勁(4) 介紹手, 脊柱段模糊、、段概括作精確定位, 實際操作,由於各醫習慣同或者熟練程度同, 些手操作差別僅僅細微間, 矯胸椎則差別較, 故作嚴格定位(5) 文筆者提關節復位沒說功復位, 由於醫握尺度同,或者功力深淺同, 能完全復位功, 仍遺留些輕微錯位, 則需要再施術, 故僅僅說復位(6) 於胸椎關節紊亂間較患者, 則應復位能功, 強求完全復位, 免造新損傷(7) 於體質較差、關節囊較鬆弛或者病程久患者, 做完整復手適點、按足三穴加速康復並能鞏固療效(8) 手於單純胸椎關節紊亂及其並發症狀著良療效若用,使症狀迅速解除臨床要仔細檢查, 注意與其疾病相鑒別, 尤其要注意高體弱、骨質疏鬆等患者要謹慎, 腫瘤患者則應禁止手治療(9) 於關節復位彈響聲, 作關節復位項指征, 唯指征, 故能強求, 更能片面追求彈響聲用暴力, 免造新損傷
10、頸椎小關節紊亂,要怎麼辦
您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頸椎病。牽引按摩康復理療,局部熱敷。口服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葯物。能夠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