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歲女性頭暈,惡心,沒有食慾,是頸椎病引起的嗎?_頸椎病
根據受累組織和結構的不同,
頸椎病分為:頸型(又稱軟組織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壓迫型)。如果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一.頸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是在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急、慢性損傷,椎間盤退化變性,椎體不穩,小關節錯位等的基礎上,機體受風寒侵襲、感冒、疲勞、睡眠姿勢不當或枕高不適宜,使頸椎過伸或過屈,頸項部某些肌肉、韌帶、神經受到牽張或壓迫所致。多在夜間或晨起時發病,有自然緩解和反復發作的傾向。30-40歲女性多見。二.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退變、突出、節段性不穩定、骨質增生或骨贅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內或椎間孔處刺激和壓迫頸神經根所致。在各型中發病率最高,約佔60-70%,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多為單側、單根發病,但是也有雙側、多根發病者。多見於30-50歲者,一般起病緩慢,但是也有急性發病者。男性多於女性1倍。三. 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率占頸椎病的12-20%,由於可造成肢體癱瘓,因而致殘率高。通常起病緩慢,以40-60歲的中年人為多。合並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時,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比無椎管狹窄者小。多數患者無頸部外傷史。四. 交感型頸椎病
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型頸椎病症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症狀。由於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纖維,當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時常常累及椎動脈,導致椎動脈的舒縮功能異常。因此交感型頸椎病在出現全身多個系統症狀的同時,還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
五. 椎動脈型頸椎病
正常人當頭向一側歪曲或扭動時,其同側的椎動脈受擠壓、使椎動脈的血流減少,但是對側的椎動脈可以代償,從而保證椎-基底動脈血流不受太大的影響。
2、頸椎病導致的頭暈,沒食慾,該怎麼治療啊?
建議:頸椎病是由於頸部長期不良姿勢使韌帶增厚,骨質增生,曲度變直,間盤退變,椎管狹窄,造成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的壓迫而出現頸部疼痛,四肢無力笨拙,麻木,酸痛,行走不穩,頭暈頭痛,惡心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癱瘓.多見於伏案工作者,以中老年人常見
此病是中醫痹證屬於無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葯不起作用
治療可以採用中醫穴位外敷
外治安全無副作用,而且康復後不易復發。祝早日康復!
3、頸椎病引起的腸胃不舒服,胃口不好怎麼辦,我一直沒去看還有肩膀不舒服,手上和腳上都沒力氣,吃多一點東
頸椎病引起的 腸胃不舒服。頸椎病會引起一百多種疾病。頸椎病治好了其他的病都好了。用柏木枕
4、頸椎壓迫神經的病人沒食慾怎麼辦
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不痛了,頭不暈了,頭不痛了,頸椎沒有響聲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心臟不舒服,血壓變化,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
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頸椎病是很易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以免再造成頸椎骨錯位的現象.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
5、頭暈,沒食慾,有點惡心,感覺不餓是怎麼回事
眩暈有的是因為血壓,腦供血不足,甚至還會昏倒。比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我國著名的射擊選手王義夫昏倒在賽場,就是這個原因所致。
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6、我頸椎病嚴重影響生活,頸椎反曲,椎間盤突出,對什麼都不敢興趣,無食慾,你能治療嗎?
最好的方法是練習導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