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經常扳頸椎

經常扳頸椎

發布時間:2020-12-24 16:09:14

1、我做推拿理療時推拿師掰住我的脖子發出卡卡聲,請問這樣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輕度頸椎病的症狀。聲音是由頸椎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空氣摩擦形成的。正常的人也可以有響聲,但如果你感到一掰脖子伴有疼痛的症狀,就最好不要老這樣做了,說明頸椎有損傷。環節的辦法很多,不過一定要堅持。「米」字形頸椎操要堅持每天做;一個姿勢不要保持太久,這是頸椎發生僵硬的主要原因;枕頭不要過高過矮,可以選擇不枕枕頭,或將一個啤酒瓶枕於頸部下方,很貼合人的生理曲度。祝您健康!

2、正骨推拿的注意事項

都市白領,長時間用電腦,經常固定一個姿勢工作,肌肉勞損,椎關節錯位,以至於頸椎病就像感冒一樣常見。康復科專家認為,正骨推拿可以針對椎關節錯位,運用手法讓關節復位。但值得強調的是,手法復位並非保健按摩,專家強調,在進行手法復位時,非得要有症狀、觸診和X光片三方面的診斷依據均相符合「頸椎錯位」為前提,否則不懂正骨別亂來,弄壞了頸子,後果很嚴重。 腰酸背痛就是頸椎病犯了,找個推拿師傅按摩下
白領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特別容易引起肌肉過度疲勞,頸椎失穩,造成小關節錯位,繼而引發腰酸背痛、手臂麻木、頭暈目眩等症狀。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人會去休閑場所,讓保健師按摩按摩,緩解疼痛和不適。
正骨推拿療法可以治療頸椎病,特別是對關節錯位,椎體輕度骨質增生、椎間失穩等情況有效。但在做推拿之前,必須先要排除比如脊柱腫瘤、結核、骨折、脫位及類風濕、痛風等病症。這些疾病不能隨便推拿,被稱為「推拿之禁忌」。
盡管頸椎病非常普遍,但作為康復科醫生來說,對病情一定是需要細心分析,通常問診、觸診之後,還要再結合包括X光片(有需要時,可做CT或MR檢查),最後作出准確定位。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誤診誤治。 抽空去做個按摩,左扳右扳三五分鍾搞定
「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樣,需要先熱身。沒有可能患者一上來就給他做手法復位。」段俊峰說,「通常正骨推拿的復位要分四步走,最先應該考慮肌肉的放鬆。」
在復位的時候,一定先放鬆痙攣的肌肉群。特別是在復位的過程中,遇到某些肌肉緊張,要用放鬆肌肉的手法,比如痛點按摩,揉、擦、捏等軟組織充分放鬆,然後才將患者頸椎調整到有利於關節復位的姿勢,或轉動頸椎將其「搖正」,或側屈頸椎將其「扳正」,正骨過程中,一定是「動中求正」。
如果上來就是左扳右扳,急於求成,萬一判錯方向,粗暴復位,很容易發生意外損傷而加重病情。 給頸椎關節復位時,一定要聽到關節「咯咯」作響,才算放心。
無論休閑還是康復,很多人在做推拿按摩時都對「咯得」聲音上癮。不聽到關節活動時的「咯咯」聲,就覺得自己錯位的關節還沒復位。
段主任說,其實,我們在做頸椎關節的手法復位時,一般是將患者的頭部轉到最大角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突然加力),就可使錯位的關節復位,在操作中有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咯」聲。
所以,並不是每一次復位都一定有關節「咯咯」作響,並不盲目追求這一響聲。同時專家表示,青壯年患者可以用輕巧的「閃動力」復位,青少年和老年人則不宜用「閃動力」,而是將復位的動作反復做2-3次,緩慢復位,在緩慢復位過程中,可能就沒有這個關節彈響。 頸椎病犯了,只做推拿,其他的輔助治療都不考慮
一旦人體頸椎小關節錯位,就會有症狀顯現出來,比如頭暈、四肢麻木、肩背痛等,單單只做正骨推拿,只是讓關節復位,並不能徹底讓椎關節問題,一定還需要結合其他的輔助方法,比如理療、針灸、中醫中葯等,一系列的綜合治療,既能治骨又能治軟組織,才能達到徹底康復的目的。

3、怎樣運用扳法治療頸椎病?

扳法主要用於頸椎小關節紊亂的治療,這種手法如運用得當,常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此類手法動作要求嚴格,使用時必須謹慎,一定要在生理活動的范圍之內進行。

(1)頸椎定位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拇指頂住患病棘突或偏歪棘突,另一手托住患者面頰,令患者低頭45 度,再向患側旋轉45 度,同時令一助手用雙手緩緩用力壓住患者頭頂,保持45 度低頭位,醫者扶面頰之手用力向患側旋轉30度左右。頂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對側推按,如聽到「喀」的一聲,或有拇指下的棘突跳動感,說明復位成功。

(2)頸椎快速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後枕部,一手扶握下頜部,兩手在輕提下,環轉搖晃頸部6 ~ 7 次。待感到患者頸部肌肉已完全放鬆後,兩手突然交錯用力,快速旋轉頸部,同時兩手馬上放鬆,讓其頸部的活動自動停止。這種扳法要待患者頸部完全放鬆後方可用力,初學者應謹慎使用。

(3)頸椎拔伸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枕後,另一手以肘部托起患者下頜,然後用力輕輕拔伸頸部,並環轉搖晃頸椎5 ~ 7 次,再在拔伸的基礎上旋轉頸椎,當感到有阻力時,在有控制的情況下突然加大旋轉幅度,此時常可聽到多個椎體的「喀喀」聲,左右各旋轉一次。此手法比較穩妥,因為拔伸時頸椎處於一種失穩狀態,這時不易損傷脊髓。

(4)寰樞椎旋轉復位法。患者仰卧位,頭部伸出床邊,助手用雙手扶按患者雙肩,醫生坐在患者頭前,一手托扶患者枕後,一手扶握下頜部,在拔伸下環轉搖晃頸椎6 ~ 7 次。然後做前屈後伸活動各一次,先向健側旋轉頸椎,再向患側旋轉頸椎。這一扳法主要用於寰樞椎半脫位,操作手法要輕巧,不可超過頸椎的生理活動范圍。

4、頸椎前屈或後伸進行頸椎定位扳時各自利弊

您好,你目前有哪些方面的不適?

5、頸椎扳法有什麼作用哪些人群適合扳法,,哪些人群不適合用扳法

?

6、頸椎不穩定是不是不宜正骨扳脖子?

建議不要再使用手法復位,我是中醫,但是並不是歧視手法復位,向你這種情況的在復位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加重,造成高位截癱的可能,不是都會發生,但是如果出現這個現象恐怕是你和醫生都不要發生的。建議去醫院根據病情選擇治療的方法,即使保守治療我認為也需要使用制動固定的方法,而不是這種按摩的方法。

7、頸椎被人往後面扳了下,然後C4,C5 頸椎壓縮性骨折,住了16天院,吃什麼葯比較好,別的醫院醫生

作為一個脊柱外科醫生,負責任的告訴你:無所謂。如果頸椎骨折確定不需手術,治療關鍵是制動,就是限制脖子活動,吃不吃葯或者吃什麼葯不重要。先吃點的話,就吃下面那個就行,如果疼痛加點止痛葯。

與經常扳頸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