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49歲,會計,主訴:頸部疼痛15年,伴右上肢麻木,CT檢查是第5.6頸椎間盤突出。體格檢查,頸
根據你說的阻滯屬於頸椎病引起的表現,可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可以針灸,推拿紅外線理療,服用葯物等方法治療,一般一個療程為一次。
2、頸椎病體格檢查要點?
1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又稱
Eaten
試驗。此試驗之機制是使神經根受到牽拉,觀察是
否發生患側上肢反射性痛。檢查時,
讓患者頸部前屈,檢查者一
手放於頭部病側
,
另一手握
住患肢的腕部,
沿反方向牽拉,
如
患肢感覺疼痛、
麻木則為陽性
。
若在牽拉的同時迫使患肢
做內旋動作,稱為
Eaten
加強試驗。
2
.頭部叩擊試驗:又稱「鐵砧」試驗。病人坐位,醫生以一手平置於患者頭部,掌心
接觸頭項,另一手握拳叩擊放置於頭頂部的手背。若
病人感到頸部不適、疼痛或上肢
(
一側
或兩側
)
痛或有酸麻感,則該試驗為陽性。
3
.椎問孔擠壓試驗:又稱
Spurling
試驗。讓患者取坐位,
頭部微向病側側彎
,檢查者
立於患者後方,
用手按住患者頂部向下施加壓力,
如患肢發生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
原因在
於側彎使椎間孔變小,
擠壓頭部使椎間孔更窄,
椎間盤突出暫時加大,
故神經根擠壓症狀更
加明顯。
4
.傑克遜
(Jackson)
壓頭試驗: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和後伸位時,檢查者於頭頂部依
軸方向施加壓力,若患肢出現放射性疼痛,症狀加重,稱為
Jackson
壓頭試驗陽性。
5
.肩部下壓試驗:患者端坐,讓其頭部偏向健側,當有神經根粘連時,為了減輕疼痛,
患側肩部會相應抬高。
此時,
檢查者握住患肢腕部做縱軸牽引,
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
稱為肩部下壓試驗陽性。
6
.直臂抬高試驗:患聲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檢查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其
患側肩,
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並向外後上方抬起,
以使臂叢神經受到牽拉,
若患肢出現放射
性疼痛,
即為陽性。
可根據出現放射痛時的抬高程度來判斷頸神經根或臂叢神經受損的輕重。
此試驗類似於下肢的直腿抬高試驗。
7
.頸部拔伸試驗:檢查者將雙手分別置於患者左、右耳部並夾頭部,輕輕向上提起,
如
患者感覺頸及上肢疼痛減輕,即為陽性
。本試驗可作為頸部牽引治療的指征之一。
8
.轉身看物試驗:讓患者觀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貿然轉頭或轉
動全身觀看,說明頸椎或頸肌有疾患,如頸椎結核、頸椎強直、
「落枕」等。
9
.頭前屈旋轉試驗:也稱
Fenz
試驗。先將患者頭部前屈,繼而向左右旋轉,如頸椎出
現疼痛,即為陽性,多提示有頸椎骨關節病。
3、病例:張某,女,68歲,車禍外傷,意識不清,懷疑頸椎損傷。 問:病人到達急診室後,查體:血壓60/
第一問應該是四人搬運法,不能用擔架,因為要使頭部處於中立位
4、關於頸椎問題的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尤其是在電腦前時間太長且運動太少就容易這樣
如果是這種情況引起的多運動就行了
或用手按一下頸椎骨頭,如果有痛點是頸椎有問題帶的
5、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體格檢查的異常
醫生檢查病人時可以發現,頸部的活動一般沒有限制,四肢肌肉一般沒有明顯的萎縮表現,上肢握力可有減退,雙下肢肌肉力量大致正常。上、下肢呈痙攣性癱瘓,四肢肌張力增高,病人行走時呈痙攣步態或呈剪刀步態,但上肢在病損節段水平可出現遲緩性麻痹。同時,醫生用橡膠叩診錘在病人四肢的肌腱處敲敲打打進行檢查時,可以發現四肢腱反射亢進,若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則表示病損在該神經節段水平。一般在軀干及四肢可以查出有痛覺過敏或減退的區域,這也往往是與運動神經元疾病鑒別的重要之處。病人可有胸式呼吸減弱或消失以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的表現,脊髓型頸椎病可以檢查出四肢病理反射陽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張立髕陣攣(+):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檢查者用拇指及示指夾住患者髕骨上緣,突然向遠端方向用力推動,並保持一定推力,陽性者髕骨上下顫動。踝陣攣(+):患者仰卧位,髕膝兩關節稍屈曲,檢查者用左手托起患者小腿,右手持患者足底前端,突然推足呈背屈位,並保持一定推力。陽性者踝關節呈節律性反復跖屈運動。巴賓斯基征(+):病人仰卧,下肢屈曲,檢查者用左手把持病人踝關節使肌肉放鬆,足呈輕度外展位,由後向前劃足底外緣皮膚。如拇趾背屈,其餘四恥呈扇形散開則為陽性。霍夫曼征(+):檢查者以右手的示、中二指夾持病人的中指末節,使其腕關節背屈,其餘各指處於自然放鬆狀態,檢查者以拇指迅速彈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時由於中指的指深屈肌突然受到牽拉,而引起其他各指屈曲運動。上述陽性反射,是脊髓受到病變侵害的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
6、頸椎病體格檢查有哪些特殊檢查?
方法:是頭向一側和後方壓迫,出現同側上肢放射樣疼痛者為陽性。原理:此動作可以使同側的神經根管明顯變窄,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在根管部位神經根受到增生的骨贅或膨出的間盤的壓迫。出現症狀。這個檢查是通過促進壓迫加重使症狀表現出來。使鑒別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的重要檢查。2、Barre-Lieou征:誘發和證明交感神經型(或稱椎動脈型)頸椎病。方法:將頭部向一側旋轉和側屈並保持幾秒鍾,出現頭暈目眩,惡心等症狀為陽性。原理:考慮椎動脈型或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發病原理是由於椎動脈附近受到頸椎增生的壓迫,這樣的動作,可以使壓迫更加明顯,誘發症狀。實際上,Barre-Lieou綜合症的發病原因仍然不清,這個動作也不一定可以誘發症狀出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部分患者,頭部向一側傾斜或旋轉時容易出現症狀。
7、人體頸椎怎樣檢查?
視診:有無斜視、有無後突等畸形。急性病人常以手托下頜,頸呈僵硬狀態。疑有頸椎結核時,須讓病人張口檢查咽後壁有無膿腫。
觸診:沿棘突、棘間和椎旁肌群尋找壓痛點、肌痙攣和腫脹等。在鎖骨上窩作同樣檢查。有時按壓痛點引起肩胛內緣或上肢放射痛。在定位上,頸2頸7和胸1棘突顯著,下頜角平頸3,甲狀軟骨上緣平頸5椎,可作參考。
活動:作前屈、後伸、側傾或旋轉活動,觀察有無不對稱性受限,即某幾方面較好,另幾個方面較差,或均勻受限或僵硬。正常屈頸時,下頜角可觸胸骨,後伸時可望天花板,側傾和旋轉都有60度在右的活動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