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椎管狹窄怎麼治
對輕型病例可採用理療、制動及對症處理。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症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症狀較重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
2、頸椎椎管狹窄如何治療?
腰椎管狹窄是椎管狹窄的一種,其危害特別大,腰椎管狹窄患者症狀具有長期反復的腰腿痛和間歇性跛行,病情嚴的患者將出現尿急或排尿困難,下肢肌從萎縮喪失活動能力,癱瘓在床。北京中方中醫院運用 -微創光針刀治療原理 治療腰椎管狹窄疾病達到良好的效果,
3、頸椎椎管狹窄怎麼進行體育鍛煉?
頸椎椎管狹窄運動 仙鶴點水法
這是一套運動操,首先將雙目閉上幻想著自己是一隻仙鶴,盡力的去伸長脖子,鍛煉頸部的力量,舒展開以後要想像自己正啄水中的魚兒,然後再仰起脖子吃進去,這樣持續多次進行鍛煉,注意一定要緩慢的進行鍛煉,心態要放鬆,不要緊張,如果感覺到有肌肉的酸痛感那就是錯誤的。
有許多運動是不適宜做的,反而會讓病情加重不利於治療,不能夠做過於劇烈的運動,當然各種需要彎腰低頭的運動和動作也不能做,例如掃地、拖地或者彎腰搬運重東西的時候都不建議去做,長時間的站立或者坐著都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患頸椎椎管狹窄運動是非常好的復原方法,有一部分頸椎椎管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頸間肌可能表現的最為明顯,這種症狀會讓頸椎的疼痛減少,當頸椎椎管患者疼痛突然減少的時候不可以掉以輕心,應該及時的治療。
4、頸椎病里的椎管是什麼?怎麼找邱大夫,想讓他給治治!
頸椎病睡眠的不良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加速退變過程。找邱還可以,屬於民間的高手。
5、頸椎椎管狹窄有什麼症狀
頸椎椎管狹窄大多以四肢感覺麻木、刺痛為首發症狀,常從手臂部開始,逐漸加重,並漸出現雙手握力下降,持物不住,胸部束帶感,下肢出現如踩棉花堆的感覺,站立、行走不穩,步態沉重,起步困難。重者出現下肢痙攣、癱瘓、便秘、小便失禁。但這些患者頸部症狀不如四肢嚴重,可能有輕度的僵硬不適和疼痛。不加以注意可能會產生誤診誤治。其實本病的診斷並不困難,有了上述一些表現,再拍兩張X線片就可診斷。除正側位x線片上表現頸椎遲行性變外,在標准側位片上測量第5或第6頸椎椎體後緣中點到相應椎板連成的最短距離,即椎管前後徑,若小於13毫米,稱相對椎管狹窄,小於10毫米為絕對椎管狹窄。為了使測量更加可靠,使用椎管比值測定即頸椎椎管前後徑除以頸椎椎體前後徑,正常應大於0.75,椎管狹窄者小於0.75,甚至小於0.5。若能做CT檢查,就更加直觀,可以直接觀察到椎管的形狀和狹窄程度、部位等。
6、頸椎椎管狹窄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本病早期以非手術療法為主,但經正規的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或無法根治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質量時,則需行手術治療。由於本病的病理解剖基礎是器質性(骨性)椎管狹窄,因此保守療法常難以解決根本問題,除非在症狀較輕或發病時間較晚的年邁患者,尤其是全身實質性臟器有病變的患者。對半數以上的重型病例,仍應選擇手術療法。
1.非手術療法
(1)適應證:主要用於本病的早期階段及在手術療法前後作為輔助療法。
(2)具體措施:以頸部保護為主,輔以理療及一般對症措施。牽引療法適用於伴有頸椎間盤突出及頸椎節段性不穩的病例。推搬及推拿療法對此種病例應視為禁忌證。平日應注意頸部體位,不可過伸,更不宜長時間或突然過度屈頸,尤其是在有骨刺的情況下,易引起脊髓損傷。
(3)葯物療法:口服復方丹參片(或丹參片)及靜脈推注凱時(7~10天為一個療程),有助於本病的症狀改善。此外,在病情發作時可予以鎮痛、鎮靜葯,並定期投予神經營養葯物。
2.手術療法
(1)手術適應證:
①嚴重的椎管狹窄病例:指椎管矢狀徑在10mm以下者,一般均需手術,尤其是對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的病例,應設法爭取及早施術。
②中度椎管狹窄者:指椎管矢狀徑在10~12mm者,凡經正規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者均應考慮手術。
③輕度椎管狹窄症:一般勿需手術,僅對少數伴有繼發因素者方考慮手術。
(2)手術選擇:
①以本病為第一診斷者:原則上從後路行減壓及椎管擴大成形術。根據作者的經驗,選用半椎板切除椎管擴大成形術療效最為穩定,損傷小,且對脊柱的穩定性破壞最少(圖4)。此外,單開門、雙開門(中央開門)及「Z」字形成形術亦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選擇(圖5)。單純全椎板切除或擴大式全椎板切除等的早期療效尚好,但後期由於椎管後方瘢痕形成,以及瘢痕的鈣化與骨化,則又易形成一個新的、狹窄的骨性椎管,從而影響遠期療效。從理論上講,前路切骨擴大椎管療效雖好,但操作難,危險性大,一般不宜選擇。
②對椎管狹窄症作為第二診斷,而頸椎病為第一診斷者:原則上應先從前路施以兼具椎管擴大的根治性減壓術,術後恢復滿意者即可;如仍有椎管狹窄症狀,則應在1~3個月後再酌情行後路減壓術。
(3)手術療法的注意事項:
①手術時間宜早:對有手術適應證者,應爭取早日施術。時間拖得愈久,椎管內有效間隙愈小,施術難度及危險性也愈大,且療效亦受到明顯影響。
②操作時要耐心、細致:由於椎管內呈飽和狀態,尤其在嚴重型病例,常使手術器械無法進入椎管內,甚至超薄型椎板咬骨鉗也難以伸入。在此情況下,首先要耐心,並選擇相應的器械,包括尖頭四關節咬骨鉗、電鑽及氣鑽等,切勿急躁,應耐心而細致地操作。
③一定要輕柔:眾所周知,脊髓組織十分嬌嫩,稍許碰撞即可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在操作時應盡可能地輕柔,設法避免碰及脊髓及脊神經根組織。在企圖對其牽開時(尤其是脊髓組織),必須以0.1mm的幅度進行,原則上不應超過1.5~2mm,尤其在椎管嚴重狹窄者,易因對沖性的壓應力而引起脊髓損傷,此在臨床上並非少見。
④術中保持低溫:在操作過程中,最好採用5~10℃的低溫無菌生理鹽水進行低壓沖洗,此既可保持術野清潔,又可使局部獲得有利於使神經組織減少反應的低溫效應,且同時兼具止血作用。
⑤每一步均應小心:在操作全過程中應步步小心,除不可直接檢查以防誤傷脊髓組織外,尚應注意:吸引器頭不可直接在硬膜囊上吸引,應選擇特製的神經組織吸引器頭;防止台上器械滑入切口內;腦棉務必清除干凈;在對術野沖洗時不應直接對脊髓噴射,以免誤傷。
(二)預後
輕型病例預後較佳;椎管狹窄嚴重、伴有明顯脊髓損害或治療延誤者的預後則較差;以頸椎病為第一診斷者,治療效果介於前兩者之間。總體看來,本病預後不如單純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因為凡是有頸椎椎管狹窄的病例,其胸段及腰段椎管亦多呈狹窄狀,往往需多次手術方可解決根本問題。
7、頸椎椎間管狹窄症狀是什麼?
頸椎椎間管狹窄的主要症狀如下:兒童期四肢紊亂,如麻木。絕大多數是從下肢開始。此外,還有運動障礙,表現為肢體無力、肢體僵硬和僵硬,伴有行走不穩、頭發飄動,有踩棉的感覺。向上發展可導致腸、尿、胸、腹帶異常。
8、頸椎神經椎管病得怎麼治療
可以買個體魄金U型脖枕 利用葯物的揮發性及其所形成的葯理環境對使用者形成的良性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經氣,疏通經絡,醒神,作用於人體神經系統,修復受損的頸椎神經細胞,從而達到提神去疲,治療頸椎病的目的 http://tieba.baidu.com/p/512005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