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折伴脊髓損傷必導致高位截癱,發病早期西醫手術只是恢復了椎管口徑免使神經再度受損導致病情加重,但受損的神經仍出於麻痹休克狀態而不能恢復。其神經功能的恢復除自身修復外,需以下方案進行治療才能有望恢復,若受損神經因時間過長繼發缺血變性則本病恢復無望,且會變症叢生發生痙攣性截癱(抽筋,僵硬,束縛,抖動,肌肉發緊)(一年半後或最長兩年無法補救),嚴重的伴發肌萎縮而致終殘。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一、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二、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軟化瘢痕利於神經再生修復。三、配伍脊髓神經再生丹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以阻止並緩解痙攣才能獲得運動,二便功能最佳恢復。鍛煉方而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2、頸椎骨折有哪些後遺症
治療好了,怎麼樣都可以,只要快樂自在就好,沒有後遺症,但千萬別做手術!有風險,易復發!但要趕緊 治癒才好 !你的這病,用我家的祖傳密制葯酒,可以內服,可以外擦,輕輕鬆鬆治癒,不信可以先試用,滿意再付款
3、頸椎c7棘突骨折應該怎麼治療,日常生活應當注意什麼?
你好,如果診斷明確是「鏟土者骨折」及單純的棘突骨折,那麼進行保守治療即可,如果疼痛較為嚴重可以佩戴頸圍保護頸部,同時可以服用美洛昔康7.5mg(1片),每日兩次(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改為氨酚羥考酮,又名泰勒寧,可以每日1-2片,最多每日3片即可)。但是頸部棘突骨折要和頸椎後縱韌帶的局部骨化相鑒別,不要將項韌帶的骨化看成了是頸椎棘突的骨折。同時針對你家人的情況,我的建議:可以查胸科排除一下有沒有相關問題,同時心臟科單純心電圖不一定說明問題,可以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者跑平板實驗看看。頸椎拍攝過伸過屈位看看頸椎的穩定性,頸部不要進行按摩。
4、頸椎嵌入性骨折有什麼治療的好辦法嗎???
頸椎好象沒有叫嵌入性骨折的診斷吧,我猜可能是壓縮性骨折。如果骨折程度不嚴重,沒有明顯神經症狀,可保守治療,先卧床一個月,後帶頸托坐起和活動。
5、頸椎第四節骨折怎樣治療
骨折治療主要分為3個步驟 你去看下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ceb9fb10f71dfa8cac2ba060.html
6、車禍頸椎骨折怎麼治療
都那麼長時間了! 快去醫院系統的做一下檢查! 千萬別去按摩和復位容易導致高位截癱! 另外可局部熱敷減輕疼痛。 先去外科確定病情再根據醫生的指導 治療! 如果外科治療不理想可去針灸 能緩解一下!
7、頸椎骨折,伴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能治好嗎?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目的在於:①保護神經,要減壓有利於神經恢復;②盡可能恢復椎體的高度和生理形態;③建立穩定的脊柱;④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運動;⑤防止遲發型的後凸和神經損傷。
2.激素沖擊治療
激素沖擊治療的葯物是甲基強的松龍。其絕對禁忌證是:沒有神經損傷,脊髓連續性中斷的脊髓損傷,損傷時間超過8小時。相對禁忌證為:消化道出血、潰瘍,已存在感染和嚴重的心臟疾病。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神經症狀完全緩解的患者,應該盡早停用激素。
預後
如患者已經出現截癱,預後神經功能恢復情況不會很好。
8、頸椎輕微骨折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3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37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7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