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自我治療體操
頸椎病多是自身頸椎受寒,或是自身久坐壓迫頸椎關節,導致頸椎關節處氣血運行不通暢,久之,頸椎關節及肌肉便會缺少氣血滋養,變得僵硬,緊綳,氣血不通。
傳統醫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頸椎處氣血運行過慢,此時,頭部供血量減少,人便會出現頭暈的感覺。
恢復頸椎,需要強健體質,長養氣血,加快周身氣血運行,暢通淤堵之處,排出寒濕,使得周身及頸椎關節氣血運行通暢,那麼充足的氣血便會滋養到頸椎關節及肌肉,變得有韌性起來,此時,頭部供血增加,人也會變得精神有力量。
怎麼做呢?可以百度搜看此文《頸椎病頭暈,僵硬酸痛,習武40年父親一招改善恢復建議!》,文中講述了一個傳統鍛煉的恢復方法,希望幫助到你,望採納。
2、治頸椎病的體操
頸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有多種,但大同小異,主要是對相關部位的活動放鬆,在保健的時候,切記即便按指導動作,也要顧及幅度,根據個人不同情況,適度活動或按摩,循序漸進,以免造成意外損失,加重病痛。另,倒立(頭手倒立、貼牆等均可,量力而行),對頸脊椎病可能沒有直接療效,但可以舒緩由此而產生的頭暈、頭痛等症狀。經驗之談,堅持試試,絕對有效!
第四種方法:
本頸椎病保健體操是一套簡單易行的醫療體操,它有助於改善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消退,解除肌肉痙攣,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
1、提托頭頸
病人站立,頭微微後仰,雙手交叉托於頭後方 (相當於顱骨的枕骨粗隆部),向上提托頭頸,一張一弛,往返 30一50次,可同時配合胸背部後仰,以活動脊柱的上部及胸廓、肩背等部位,達到放鬆諸關節的作用。
2、與頸爭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直立。反復做抬頭看天,低頭看地活動。練習時,胸部應保持不動,抬頭時應盡量上抬,以能看到頭頂上方的物體為宜;低頭時,下頜盡量內收。動作幅度由小及大,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忍受為度。
3、往後觀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頭頸部反復向左及右旋轉。活動范圍自小而大,但不要強求過大地增加幅度,次數也不要太多,一般20—30次即可。對已經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者不宜做此鍛煉,否則,可引起跌倒。
4、頸項側彎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分別作頸椎左右交替的頸椎側彎活動,往返20—30次。
5、前伸探海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前伸並側轉,窺探前下方,猶如向海底窺探物體一樣,左右交替,反復進行。在練習時動作要自然、連貫、和緩,頭頸始終保持前屈位。
6、回頭望月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轉向身後,觀看身後天空中的月亮。左右交替,如此反復15— 30次。它能改善頸椎病有後仰及旋轉受限者。
7、金獅搖頭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先按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再按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或兩種方向交替進行。搖頭的速度不能快,動作不能大,以免發生跌倒。椎動脈型頸椎病及頸椎手術後的病人慎用此法,患有高血壓、腦栓塞、貧血、內耳眩暈者禁用本方法鍛煉。
體操做完後,頸部以感到舒適為度,不可過度疲勞,以免加重頸勞損。上述各項鍛煉可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亦可單獨選擇一兩項進行。
第五種方法:頸椎病米字操
1.預備式:
可以盤坐在墊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盡量讓頸部伸展,下頜略收,雙臂放鬆下垂,肩膀向後微微張開。感覺整個身體充分拉伸,保持5秒鍾,然後慢慢放鬆。注意不要閉眼,目視前方。
2.前屈式:
自預備式,緩慢向前屈頸低頭,雙肩打開,肩膀有向後牽引的趨勢,直至頸肩肌肉感到綳緊為止,保持5秒鍾,然後緩慢放鬆回復原位。如果已經出現頸部不適的狀況,那麼不建議做「米」字操中的後仰動作,以免加重症狀。
3.左側式:
自預備式,頭部緩慢偏向左側,感覺讓左耳向左肩貼近,使右側頸肩肌肉感到綳緊為止,同時右臂盡力向下伸,脊柱保持挺直。之後緩慢放鬆回復到預備式。
4.右側式:
自預備式,頭部慢慢偏向右側,讓右耳與右肩靠近。與左側式方向相反,動作一致。
5.左轉式:
自預備式,頭部向左側扭轉,目光盡量看向身體後方,但是身體不能轉動,保持5秒鍾,最後回復原位。
6.右轉式:
自預備式,頭部向右側扭轉,與左轉式方向相反,動作一致。
提醒:頸椎不適的「蘋果男人」們也不要盲目模仿「米」字操,不用刻意讓動作和教練一樣。抽出時間鍛煉頸椎的靈活性,緩解睏倦、疼痛感就好了。
3、頸椎病自我治療體操視頻下載謝謝
您頸椎病種頸椎關節或者椎間盤退行性變種變化般逆見治療針灸推拿般能每醫院針灸推拿所選擇自我治療體操平注意頸椎要太勞累經頸部比較行辦經用頸肩松按摩膏治療效不錯
堅持即使能使頸椎恢復原解剖位置能延緩頸椎病發展效
4、頸椎病自我治療體操
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睡覺的時候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卧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一旦出現落枕或者損傷,及時的熱敷以及按摩進行緩解,千萬不可馬虎大意。平時也應該加強頸部鍛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上事項,頸椎病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以及預防,但是應該注意,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則應該選擇正確的葯物,如安頸貼等進行正確的治療,切勿耽誤病情。
頸椎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注意,應該避免急性損傷的發生,如抬重物等。工作時應該改正不良桌子,避免頸部長期處於不正常彎曲,沒低頭或者仰頭工作1-2小時,應該抽出來10分鍾,做一下頸部的運動,來緩解頸部肌肉的緊張度,放鬆頸部肌肉。
常見的頸部保健運動有:1、左顧右盼:上身直立位,雙手插腰,頭向左、右旋轉,做八個 節拍。 2、伸頸拔背 :兩肩放鬆下垂 ,同時頸部盡量向上伸,似頭頂球狀 ,做八個節拍。 3、回頭望月。半蹲位,左手放在頭後,右手背在腰部,頭向後上方旋轉,如回頭望月狀,停頓五秒。 4、環繞頸項:頭頸放鬆、緩慢轉頭,順時針轉與逆時針各轉四個節拍。 5.按摩頸部:全身放鬆,將雙手除拇指外的其餘四指豎置於後頸部兩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逐次按摩頸椎兩側肌肉,共八個節拍。
5、如何鍛煉對頸椎最好?
1、在床的邊緣躺下,使得頭部略微伸出,讓頸椎處於自然伸直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感到酸痛後,休息5分鍾,繼續,持續3次。
2、自然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發力,感覺到頸部承受力量後放鬆,重復,直到感覺到頸部得到放鬆。
3、臉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與頭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現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後繼續
4、身體打直,盡量將上半身彎曲,然後挺起背部,讓頭部盡量往後伸,直到頸椎肌肉明顯放鬆
5、自然坐著,頭部頸椎打直,使頸椎向後用力,感覺到輕微疼痛後,再反向用力,持續3次
6、挺胸站立,將兩手背與腦後,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頸椎放鬆
(5)頸椎病治療的最好方法活動頸椎的體操擴展資料
養成良好姿勢
主要強調的是坐姿和卧姿。坐著的時候,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睡眠的時候,要選好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枕為佳,有利於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
睡時以右側卧為宜,側卧時自耳到同側的肩外緣的高度,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枕頭軟硬要適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駝背的發生。
注重飲食補鈣
青少年每天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適度曬太陽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適度曬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鬆。
放鬆活動
中小學生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伏案學習30-40分鍾,要起來走一走;學習1-2小時左右,可向左右轉動頭頸部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
也可利用兩張桌子,兩手撐於桌面,兩足騰空,頭往後仰,堅持5秒鍾,重復3-5次。有利於對脊椎的保健。
經常聳肩
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這種簡單的聳肩活動,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時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連續拍打二十幾下。拍肩時的震動和刺激,可使肩頸肌得到松緩,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酸痛不適等症狀。
6、頸椎病保健體操怎麼做?
此方法經常練習可以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做操時注意不要動作過大!
1. 准備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2. 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 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 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 搖頭晃腦: 頭向左-前-右-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6. 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7. 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治療有按摩推拿、牽引、針灸等,還可貼活血舒筋的葯膏頸椎骨fang世醫貼和中葯治療。對頸椎病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勢調節、頸部運動、局部按摩、調整睡姿與枕頭、增強肌肉鍛煉等。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應定時做抬頭鍛煉,經常活動頸部以增強頸背部肌肉,從而降低患頸椎病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