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血位

頸椎病血位

發布時間:2020-12-05 00:59:28

1、頸椎病針灸常用哪些穴位

(1)神經根型,多選取落枕穴、後溪、手三里、尺澤、小海、華佗夾背穴。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
(2)脊髓型,多選取絕骨、昆侖、足三里、陽陵泉、次_、腎俞、大杼等穴位。以補骨填髓,益腎填精為主。
(3)交感型和椎動脈型,多選取安眠,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溪、陰維、陽維等穴位。以滋補腎陰,調和陰陽為主。

2、很多朋友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有什麼好的自我康復方法?

頸椎的自我保健八字真言:走好、坐好、睡好、練好。
(一)走好

自然鬆懈狀態的走路和站立狀態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

正確的走姿: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本書;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綳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於一條垂線。

正確的站姿:可從背貼牆面開始訓練,頭上可放一本書。 行走時雙手微微向身後甩,雙腿夾緊,雙腳盡量走在一條直線上,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並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

(二)坐好

很多人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著背、哈著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頸後肌處於強直狀態,違背了頸椎前凸、胸椎後凸的生理曲線。

工作時,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舒適狀態。腰部挺直,雙肩後展。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常用椅背頂住後腰稍作休息。工作間隙隨呼吸做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鍾應抬頭後仰休息片刻,使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導致的肌肉疲勞。

(三)睡好

睡姿因人而異。良好的睡眠體位,既要維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 又應舒適,使全身肌肉鬆弛。應該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 此時全身肌肉即可放鬆 這樣 最好採取側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床以半硬為佳。過軟,使人重心不穩,翻身時體位變化太大,反而疲憊不適,會造成由於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不僅增加了腰背部卧側肌肉的張力,而且也勢必導致頭頸部的體位相對升高,常年如此,就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平衡失調,從而直接影響頸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兩至三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

枕頭長度至少是側睡時三個頭的寬度,高度相當於從頸肩交界處至肩膀外緣處。側卧時頭頸與脊柱保持一條平直線,可避免頸椎側屈受傷.常用的枕頭內芯有:①蕎麥皮:價廉 透氣性好 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 ②蒲絨:質地柔軟 透氣性好 可隨時調節高低 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 而且清涼解暑 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 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 但價格較高。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 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 一般講 枕頭高以8–15cm為宜 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另外,頸椎枕亦可起頸椎病的自我治療和預防作用。

(四)練好

1、趴在床上,抬頭挺胸,讓身體兩端離開床,以此鍛煉頸部和腰部的肌肉。
2、對抗僵持法
雙手交叉放在腦後,雙手向前使勁而頭向後使勁,相互對抗「僵持」3—5秒,然後放鬆10秒,每天鍛煉幾次,每次幾分鍾。

3、6式頸椎的自我保健操:

前俯後仰、舉臂轉身、左右旋轉

提肩縮頸、左右擺動、波浪屈伸

4、中醫穴位按摩

(1)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3個點。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幾分鍾來按摩這3個反應點,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相關穴位:風池穴)

(2)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

3、頸椎病按哪個穴位?

有很多頸椎病患者都苦不堪言,因為頸椎病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復發。所以不知道怎麼能把頸椎病根治。很多頸椎病已經患有很多年了,不能徹底的根治了。只能夠緩解疼痛。中醫擅長針灸與按摩來緩解疼痛,中醫講究很多穴位。早期的時候可以用針灸的方式來根治頸椎病,那我們來了解一下脊髓型頸椎病穴位治療方法。

1、按摩百會、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

2、對按頭部。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

3、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遍。

5、按揉缺盆以左(右)手四指置於對側耳下翳風穴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

6、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然後由輕到重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7、斜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8、對按內、外關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

9、掐揉合谷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合谷穴,其餘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用力掐揉合谷穴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

10、梳摩頭頂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作20~30次。
康興高端激光低頻治療儀
採用微電腦程序控制,將低頻脈沖電流作用於人體體表穴位或患處,具有循環敲打、按摩、輕揉等實際感受,是一種用於去疼痛的綠色物理療法,讓您隨時隨地享受到健康舒適的電療按摩。

4、治療頸椎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椎基底供血不足

?

5、頸椎病什麼穴位最有效?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6、血府逐瘀膠囊能治頸椎病嗎

中醫認為頸椎病有不同的證型。如果是氣滯血瘀型的頸椎病應該還是有效果的,但能不能達到治療目的,不好說。建議進醫院看專門的科室,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案。

7、頸椎病排瘀血可以嗎

頸椎病,頸肩部疼痛中醫講就是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並不是通過拔罐就可以判斷的,因為很多正常人拔罐也可以出現青紫的。
對於這個情況還可以採取推拿按摩,針灸,理療,小針刀療法,外敷膏葯等等綜合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比單純拔罐要好很多

與頸椎病血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