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臟右前斜位片主要觀察的是:A.主動脈窗B.左心房C.右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和肺動脈干E.右下肺
右前斜位看的是左心房,肺動脈干及右心室漏斗部。你再確定一下選項吧。
2、觀鳥鏡是直視型的好還是斜45度左右觀察型的好?哪位大俠出面指導下吧!
建議斜視的,因為上下左右調都方便 ,,而直視的不是很方便。比如向下,哇塞 有夠麻煩的 ,,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比如有的地形必須直視的 ,一般自己用斜視的就OK
3、各心臟投照位置觀察的重點是什麼?
四種體位上心臟大血管正常影象
(一)後前位
患者直立,前胸壁緊貼片匣,X線由後向前投照。攝片時吞鋇。心右緣下段較圓,為右心房;上段為升主動脈與上腔靜脈的復合影,深吸氣時,心臟右下緣下方還可見小的三角形影,為下腔靜脈。心左緣自上而下有三個比較隆凸的弧弓,依次為主動脈結,肺動脈段和左室。主動脈結為主動脈降部的起始段。肺動脈段亦稱肺動脈干,由肺動脈總干構成,正常時凹平或微凸,其下方有左心耳參與。由於左室外突,肺動脈段顯得比較凹陷,稱為心腰。透視見左心室搏動與大血管相反,在心腰構成反向搏動點。心尖在第三弧的外下端,由左心室與右心室鄰接部構成,正常時居橫膈平面的附近。心臟各弧弓之間無明確之界限,應根據各弧的不同方向來識別。
(二)右前斜位
患者直位,右前胸靠片匣,身體與片匣成45o~50o角。X線從患者左後投向右前,攝片時吞鋇,前緣自上而下為升主動脈,肺動脈段,肺動脈圓錐,右室或左室視投照角度大小而定。肺動脈圓錐亦稱右心室圓錐,是右心室接近肺動脈瓣的部分,亦即右心室漏斗部,心臟與前胸壁之間的倒置三角形透光區稱心前間隙。後緣自上而下為左房,右房及下腔靜脈,心臟與脊柱之間的透明區為心後間隙,食管為心後間隙內的主要結構,緊靠左房後方。正常時此段食管可有輕微壓跡,但決無移位。食管下端及胃氣泡偏居前方,為識別右前斜位的標志。
(三)左前斜位
直立,左前胸靠片匣,身體與片匣約成60o角,攝片時吞鋇。X線從患者右後投向左前。前緣自上而下為升主動脈,右房及右室。後緣上為左房,下為左室。正常左室一般不與脊柱重迭或重迭不超過椎體的1/3,旋轉角如在60o以上,則左室與脊柱陰影分開。室間溝為室間隔的下界,在透視下,讓病人深吸氣,可顯示為淺壓跡。心影上方的弓形密影是主動脈弓,向前上行為升主動脈,向後下行為降主動脈。主動脈弓的下方與心影之間的透明區稱主動脈窗,其間有氣管,支氣管和肺動脈陰影。食管下端及胃泡偏居後部,為識別左前斜位的標志。
(四)左側位
患者直立,左側側胸壁靠片匣,同時吞鋇,X線從病人右側投向左側。心前緣全部為右室,後緣下部為左室,上部為左房。食管在左房平面有淺的壓跡,無移位。心後緣最下段(即下腔靜脈)與食管之間一透明間隙,左室增大時此間隙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