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刮痧有用嗎
有用。
頸椎病抄的成因可分為外因與內因兩種情況。
外因:外傷、長期伏案、睡眠姿勢不正確。
內因:骨質增生、退行性改變。
中醫治療
(一)用加熱泗濱百砭石砧在患者頸部熱熨30分鍾。
(二)用泗濱砭石刮痧板在患者頸部做從上向下的刮法操作度,5~10分鍾為宜。
(三)問以泗濱砭石尖端點按風池、風府、肩井、大柱等穴,並根據不同病症表現,沿經取穴。點答按穴位10分鍾。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望能採納!
2、刮痧能治頸椎病嗎?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3、刮痧哪些穴位可以緩解頸部疾病?
落枕又稱「失枕」,以急性頸部的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乃至轉動失靈為主要臨床表現。輕者可自行痊癒,重者可延至數周。其發生原因,多由於體質虛弱,勞累過度,在晚上睡眠時,頭頸部位放置又不當,枕頭高低不適或太硬,使頸部肌肉長時間地維持在過度伸展或緊張狀態,引起頸部肌肉靜力性損傷或痙攣所致。
【刮痧部位】
刮風池、大椎、肩井及頸肩部;刮外關、懸鍾。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多由頸椎退行性改變、增生、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頸部交感神經等出現的一組復雜的癥候群。多因風寒、外傷、勞損(反復落枕、姿勢不良)等因素所致。
【刮痧部位】
刮風池、天柱、肩井、大杼、天宗及肩背部、膈俞、腎俞、曲池、列缺、合谷。
4、頸椎病怎樣刮痧
氣血瘀滯
(一)症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悶心悸,舌質黯為典型症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膈俞:在背部,當笫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後刮下肢的血海、昆侖、三陰交。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由於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後刮頸後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背部膈俞穴,宜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重刮,30次,出痧。最後刮足部外側昆侖穴和下肢內側三陰交穴,重刮,各30次,出痧為度。
5、頸椎病刮痧管用嗎?
刮痧只是簡單的理療 對治療的輔助作用 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 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 ,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6、刮痧為什麼要先刮頸椎?
文/梁迎春 刮痧療法如今已經很普及,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當中。治療的范圍也很廣泛,可以治療內外科多種疾病。筆者在臨床中發現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無論刮何處,要先刮頸椎!但是我看到,無論醫者刮痧,還是自己在家中刮痧,從來沒有人提出這個建議,在這方面也沒有相關報道,希望能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刮痧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理,就是擴張了毛細血管,促進了血液循環,以達到疏經通絡,調整陰陽的目的。很多人刮痧忽視了頸椎部位的刮痧,在治療相關病症的時候,只是針對局部刮痧,或者選取幾個相關的穴位刮,並沒有先刮頸椎。往往造成局部的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便認為已經成功了。其實,這是走入了誤區,並沒有達到整體調整陰陽,經絡也沒有完全疏通。《靈樞·根結》說:「知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闡明了治療疾病具有陰陽的作用,陰陽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導致陰盛則陽病,陽勝則陰病。正所謂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在《靈樞·刺節》論道:「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將結解開了,經絡自然暢通了。刮痧也確實有祛瘀生新的作用,但是很多人沒有將結真正的解開,比如最常見的背部刮痧。椎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椎間動脈,而頸部的椎間動脈發自椎動脈。椎間動脈在椎間孔內分為三個主要分支,椎靜脈叢分椎內靜脈叢和椎外靜脈叢兩部分,頸椎的動脈供應了中間支,以及背部腹部的血液。頸部神經叢,由頸神經前支分出皮支和肌支,所支配的部位是頸前部皮膚,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膈神經、頸神經降支和頸袢。這些神經再繼續分支,支配全身。這樣明確了頸椎的血液供應和神經的分支,就會明白刮痧為什麼要先刮頸椎。僅在病灶部位刮痧,無異於斷章取義,求近功,而不治本!有的人刮痧過後,當時感覺很舒暢,可總感覺有依賴性。實質上就是沒有刮頸椎造成的,只是去掉了表面的毒邪,造成郁積的厲害,沒有真正的將經絡疏通,陰與陽也沒有達到有效的調整。身體好的恐怕感覺不出來,體質差的,會出現瞬間眩暈、惡心等症狀。由此可見,刮痧先刮頸椎,是多麼重要啊!治病求本,要認清局部和整體的重要性,刮痧先刮頸椎,才能盡顯保健與治療的雙重功效! 梁迎春
7、刮痧可以治頸椎嗎
刮痧治頸椎病。中醫刮痧對治療頸椎病哪些好處? 秋去冬來,天氣將是一天比一天地涼。中醫認為秋冬季節,人體機能正是處於收的狀態,一些垃圾廢物容易淤集體內,這時候及時刮痧,能夠起到很好的排毒功效,民間甚至有句俗話叫做「立秋刮刮痧,活過八十八」。
刮痧治頸椎病,近年來刮痧治療頸椎病、空調病、女性痛經等亞健康疾病在都市白領中廣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見效快、沒有副作用,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操作簡便,甚至在工作間隙就能自己完成。那麼究竟自我刮痧都如何進行?工具、手法和位置又該如何掌握?如今越來越多的辦公一族由於長期久坐辦公桌,造成肌肉勞損,從而患上頸椎病。專家提示大家,如果工作中有頸椎不適的情況,可以自行簡單刮痧祛除不適。刮痧之前首先要准備好刮痧板。
刮痧治頸椎病,刮痧最好就是用水牛角或者砭石,或者玉石。因為水牛角和玉石本身就是中葯的一個材質,有活血化瘀、行氣散氣的作用,在家裡如果沒有這種刮痧板就可以就地取材,只要邊緣光滑的,比如一元的硬幣,還有瓷勺、甚至碗的邊緣,只要邊緣光滑就行。如果是自己簡單刮痧的話,只要是邊緣光滑的物件就能充當刮痧板。而刮痧過程、手法也比較簡單。
刮痧治頸椎病去醫院或者在家刮痧的時候都要先抹上油,在醫院有刮痧油,在家一般用橄欖油、植物油都可以。刮痧一般是從上往下,如果是在家一般只刮頸椎這一段就行,因為自刮比較方便,如果到醫院或者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可以把胸椎也一並颳了。因為很多頸椎病其實是存在頸肩綜合征,頸部和肩部都疼痛,這樣就可以同時治療。先刮中間,再刮兩邊。這個病人比較年輕,體質比較好,病情比較重,所以可以採取比較重的手法;如果病人體質比較虛弱,手法就要輕。一般刮10到20次左右就可以。另外在刮痧過程中刮拭面盡量拉長。從上往下沿著一個方向刮動,切忌來回刮。
溫馨提示:刮痧治頸椎病可以說是治療頸椎病的一個簡單而見效快的方法,通常自己這樣刮上一通,就能使頸部的肌肉得到舒緩,同時也增強了血液循環,從而有效緩解頸肩疼痛的症狀。
8、頸椎病肩周炎刮痧治療哪些部位
頸椎刮痧主要是刮三條線:風府----大椎;兩側的風池---肩井;以及阿是穴
肩周炎刮痧主要是1、刮肩周骨縫(從前腋紋頭------後腋紋頭
2、肩胛骨縫
3、 手臂上的經絡(尤其是手臂麻木的、酸痛的)
4、以及阿是穴
刮痧的作用:1、疏通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
2、清熱解毒、促進新陳代謝。
3、刺激穴位、經絡達到調節臟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