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為什麼會全身浮腫?
頸椎病病因病機:中醫關於頸椎病的論述散見於「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筋急」、和頸肩痛"等疾病中.如《素問.逆調論》說:「骨痹,是人當攣節也.....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者,曰死.「這里所描述的症症與脊髓型頸椎病相類似.總之,其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 (1)痹症型: 1、年老體虛,腠理空虛,氣血衰少,筋骨失於濡養,風寒濕邪驟襲,痹阻經絡,氣滯血瘀,引起酸痛不仁症狀. 2、寒濕型:肝腎虧虛,筋骨衰退,此為本病的主要原因.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臟氣衰退,筋骨虛寒,筋骨也會出現功能障礙,引起各種症狀. (2)眩暈型 1、肝陽上亢型:肝腎素虛,肝陽偏亢,肝風上擾,以致頭部脹痛眩暈,失眠. 2、氣血虧虛型:思慮過度,暗傷心脾,氣血不足,不能濡養於腦,故發眩暈,食少體倦等. 3、談濕中阻型:恣食甘肥,勞倦太過,傷於脾胃,或內傷7情,肝脾失調,脾失健運,以致聚濕生痰,痰濕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發為眩暈. (3)痿症型:肝腎久虛,督脈受損,瘀阻血脈,致諸陽失宣,筋骨痿弱,肢體痿廢. (4)落枕型中年以後體質漸弱,肝腎漸虧,如兼有氣血虧損或外傷,勞損等因素,則可致筋骨骨失養,風寒濕邪侵入,痹阻經絡,發為頸部疼痛不適. 西醫認為: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椎間盤逐漸退變,出現纖維環彈力減退,椎間隙狹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關節失穩,黃韌帶肥厚,變性,鉤突關節培生及小關節的繼發性改變.這和變化在活動范圍大、易於遭受外力損傷的下頸椎更容易發生,這些結構上的變化必然導致頸椎管或椎間孔的變形,狹窄、直接刺激,壓迫、或通過血影響血運使頸部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發生功能或結構上的損害,並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影響雖然很大,但中醫通過辨症論治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沒有手術指症的,建議用保守療法治療,可以服用頸腰骨康丸,頸復康沖劑,根痛平來治療.
2、因頸椎病而引起的上眼皮浮腫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或緩解?
劉世君醫師出生於中醫世家,現就職於202醫院內九干門診二樓軟傷科,祖傳的醫療方法被劉醫師喻為腳踏後伸搬法,這種方法對於患有腰間盤脫出的患者有奇效。輕者3-5次治療,重者10-20次治療就可治癒。10年來,他治癒的患者小到4歲,大到87歲,有的患病時間長達30餘年,每天到劉醫師這里來看病的人絡譯不絕,就連美國,英國新加坡的患者也都前來求醫,醫術之妙傳揚海外.。。。。詳情在百度搜索 沈陽腰脫頸椎病治療劉世君
3、頸椎病會壓迫眼部神經,導致眼睛腫眼睛沒有精神
你好,頸椎病還是屬於長期的疲勞勞累會造成的,臨床一般還是建議合理的保養休息,還是很必要的,
要注意這是難以治癒的,勞累很容易發作的,試試頸舒顆粒,配合局部熱敷按摩牽引還是問題不大的
4、頸椎病貼膏葯後頭痛眼睛腫是正常嗎
你所出現的表現可能是膏葯過敏,繼續觀察看看吧,問題應該不大。
5、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還有眼睛腫的症狀嗎
刁文鯧教授介紹: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