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師:脊髓型頸椎病做什麼運動好
脊髓型頸椎病做運動必須注意保持頸椎的自然生理曲度,不可以做長期低頭 歪頭等等習慣動作,只要不頭暈,行走穩定就可以鍛煉。如果頭暈 行走不穩定就不應當做運動了。
2、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1、脊髓型頸椎病典型表現。在疾病初期,患者會出現下肢麻木的症狀,可一側發病,也可雙來側發病,肢體有沉重感。患者下樓梯時會感覺到雙腿發軟,無法站穩。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源步調不穩、行走困難的現象。隨著病情不斷加重,患者的上肢也出現麻木、疼痛的症狀,雙手變得沒有力氣,不靈活,無法做精細的動作,百比如寫字、拿筷子等。嚴重的患者甚至無法進食,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度能進食和行走。到了疾病晚期,患者出現肢體癱瘓,生活無法自理,還會有膀胱症狀,表現為尿頻、尿急、尿失禁等。
2、伴隨症狀。除了典型的脊髓損傷症狀,還會有其他的伴隨症狀。頸椎退變會導致頸部疼痛知,部分患者在頸椎前原骨贅的壓迫下出現吞咽困難。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現類型,有些患者下肢道症狀比較嚴重,有些患者上肢功能障礙比較嚴重,具體表現因人而異。
3、脊髓型頸椎病怎樣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是壓迫脊髓導致的相應的感覺運動功能障礙的一種類型的頸椎病。這種病是在頸椎病當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所以臨床醫生都會建議採取早期的處理措施。目前來說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就是手術治療,大家也不用害怕。目前來說手術治療的這個效果是肯定的,手術的方式有前路手術和後路手術,醫生會根據壓迫神經的角度,以及頸椎的曲度,以及他的這個病變的節段,採取前路或後路的手術方式。前路手術,減壓徹底、充分,能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效果良好。但是有患者不能採取這個前路手術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後路手術,後路手術也一樣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可能遺留一些,殘留的頸部疼痛、軸性症狀,相應的進行對症處理,也還可以。所以總之脊髓型頸椎病要接受醫生的意見,早期採取手術治療為好。望採納
4、哪些脊髓型頸椎病適合手術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多在中年以後發病,男性多見,一般起病緩慢,多數患者的症狀逐漸加重,臨床表現為頸部脊髓受壓的症狀及體征,如上肢麻脹、力弱、手指動作不靈活、下肢發軟、力弱或行走費力、下肢踏棉感等,嚴重者可引起四肢癱瘓、大小便瀦留,後果嚴重。
對臨床症狀較輕的病例,如上肢麻脹、力弱、不靈活或下肢力弱但尚能行走的患者,可行積極的非手術治療觀察,而有以下表現者,如拖延過久不僅影響恢復,而且可加重脊髓損傷病變程度,因此應及時手術治療。
(1)有急性進行性脊髓壓迫症狀,經神經學檢查與X線定位符合者,或經CT、核磁共振檢查或脊髓造影檢查證實確診者,應盡快手術治療。
(2)頸脊髓壓迫症狀雖較輕,但經短期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且已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者。
(3)有脊髓受壓症狀不到2 年,經常復發,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者。
(4)頸脊髓受壓症狀與體征呈進行性加重,或突然加劇者,其中包括外傷後之病例。
(5)同時伴有腰椎椎管狹窄症者,應先行頸部手術,3 ~ 6 個月後再酌情行腰椎減壓。
5、脊髓型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