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久坐頸椎病

久坐頸椎病

發布時間:2020-11-29 06:08:49

1、久坐怎麼頸椎這么酸是怎麼回事?

你可以每天坐半個小時候起來活動5-10分鍾,轉轉脖子,如果一個星期後好轉,那就說明是你的坐姿累積的僵直性酸疼,多活動活動就好了,以後注意脖子不要太僵直

2、久坐辦公室,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頸椎病?

久坐辦公室,脖子保持同一姿勢時間太長,很容易患上頸椎病。

要避免頸椎病發生,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在現代社會極為高發,主要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日常看手機、用電腦、經常伏案寫作等,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轉,引起頸椎疾病。輕者後頸部悶痛、頭部沉重、手臂麻木,重者伴隨發作性眩暈、肢體無力等其他症狀。

頸椎病根據病理變化可分為五型,即脊髓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臨床表現略有差異,最多見的是神經根型和脊髓型。

頸椎病重在預防!


日常生活中應怎樣保護頸椎,避免頸椎病的發生呢?

1、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驅,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目前提倡最合適的高度是枕頭高度與肩膀的前後厚度一致,一般是15-20厘米。

2、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3、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部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4、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傷、挫傷。

5、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6、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如何進行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生活規律,定時做廣播體操或跑步、游泳等,適度的全身運動可以增進頸椎和全身骨骼、關節的健康。

其次可以每天做頸部旋轉,讓頸椎朝著不同的方向活動,並在每個方向停留五六秒鍾,使頸椎周圍的肌肉都參與到運動中,這樣可以喚醒那些因缺少運動處於休眠狀態的肌肉,增進其對頸椎的保護能力。切記頸部旋轉時速度一定要緩慢,過快旋轉可能會損傷頸椎。

無論是全身運動還是頸部運動,都要適度並持之以恆。如果平時不運動,突然高強度運動,易造成關節或肌肉損傷。

分享醫學知識、傳播健康理念,我是@家庭醫生木子,專注於健康、懷孕、育兒知識傳播,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3、經常久坐辦公室 頸椎病越來越嚴重 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呢?

@頸椎病、腰腿痛絕方:當歸,川芎,桂枝,川烏,雞血藤,紅花各10克,白芷12克,蘇木15 克,仙鶴草9 克。

打粉,裝布袋,敷患處,夜敷晨去。 3-5天後,局部疼痛明顯好轉,半個月治癒。

4、坐辦公室一整天久坐不動,導致頸椎好酸痛,擔心自己會得頸椎病,怎麼辦?

你遇到的問題也是不少上班族要經歷的,沒辦法啊,趁著年輕我們都還可以扛一下,但就是怕疾病提前找上我們。

畢竟頸椎有問題,咱們直接會感覺到頭暈、頭昏,那就等於天天有感冒的症狀,想想都可怕

我一般會在上班的中途站在工位上活動一下脖子,時間也不久,但是可以稍微緩解一下不適感。

還找醫生學了頸椎操,動作挺簡單的,你可以在網上找找,學會之後耽誤不了幾分鍾的

5、長時間久坐會的頸椎病嗎?

長時間的久坐不活動,是會導致頸椎病的。由於長時間不活動,肌肉和韌帶處於緊張合痙攣狀態引起的。
久坐在電腦前頸肌筋膜就會失去彈性,逐步僵化,從而使人產生頸部酸痛、背部沉重等不適感。同時,頸椎長時間處於固定的前屈狀態,使脊椎間隙的壓力持續增高,頸椎弧度改變,頸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造成雙手發麻。

6、久坐會得頸椎病?

在電腦面前做久了都會有,那是因為你經常保持一個動作。這個不分年齡了,我先在也有啊!!所以不要每天坐在電腦面前保持一種動作,你要間隔一段時間就要動動脖子什麼的,就好了!!

7、如果不想得頸椎病的話,一定不能久坐嗎?

久坐確實是導致頸椎類疾病的一個最主要的誘因之一,經常久坐可能會給我們頸椎帶來極大的負擔,從而慢慢地形成競爭類型的疾病,但是也並不是經常久坐就一定能引發頸椎類疾病,如果我們在久坐的過程當中,懂得適當的活動自己的身體,給頸椎釋放壓力的話,那麼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頸椎類型的疾病,所以想要預防頸椎類型的疾病的話,我們每坐一段時間,如果不想要站起來的話,也可以在坐著的時候活動一下自己的上身或頸椎,讓頸椎得到一定的釋放壓力的狀態,就可以很好地預防頸椎類疾病了,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想要預防頸椎類型疾病的話,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其實導致頸椎類型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僅有久坐,只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的話,都有可能引發頸椎類型的疾病,所以我建議大家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都盡量不要長時間的保持一個姿勢,尤其是這個姿勢,還有可能給頸椎造成一定的壓力。

2、保持合理的休息放鬆

另外每天在下班之後,我們還應該盡量保持合理的休息和放鬆,比如說我在下班之後就經常會趴在床上,讓我的家人或愛人幫助我按摩一下頸椎部位,這樣的話頸椎肌肉得到緩解和放鬆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預防頸椎類型的疾病。

3、保持合理的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加速心跳,促進血液循環,提升人體代謝的頻率,強化我們身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對於預防多種疾病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並且長期的堅持下去。

8、久坐辦公室 有什麼好方法能夠緩解頸椎痛

頸椎病坐久了,起來走動走動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尤其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損傷,易於發生頸椎病。頸椎病隨著年齡的遞增而成倍增加,輕者造成患者病痛,重者可致殘。 預防頸椎病主要是減緩頸椎間盤退變的進程。不良睡眠體位,工作姿勢不當,不適當的體育鍛煉都是頸椎骨關節退變的常見原因。發育性頸椎管狹窄、頸椎先天性畸形等是頸椎病發病的潛在因素。預防頸椎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改善與調正睡眠狀態。人每天有1/3時間卧床,睡眠姿勢不當會加劇頸椎盤內壓力,使頸椎周圍韌帶、肌肉疲勞,誘發頸椎病。為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線,應注意幾點: ①枕頭的高度應適中。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這種形狀優點是對頸部可起到相對的制動作用。 ②睡眠體位應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雙膝呈屈曲狀,使全身肌肉放鬆。 ③床鋪應選擇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以木板為底的席夢思床為佳。 二.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頸椎退變與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或某種特定體位有密切關系。不良體位會導致椎間盤內壓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狀。對長時間伏案工作者建議: ①定期改變頭頸部體位,讀書寫字30分鍾後應活動頸部,抬頭遠視半分鍾,有利於緩解頸肌緊張,也可消除眼睛疲勞。 ②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可製作一與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時能減少頸椎前屈和頸椎間隙內壓力。 三.自我牽引療法。當頸部感到酸痛或肩背、上肢有放射痛時,可自我牽引頸部改善症狀,其方法為:雙手十指交叉合攏置於枕頸部,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10秒鍾左右,連續3~5次。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1)不可以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工作、看書、上網等,如果長期在頸部勞累的狀態下工作只會導致頸部勞損更重嚴。   (2)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可以根本地消除頸部疲勞。   (3)如果您的眼睛也累的話,建議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為眼睛勞累也會導致頸部勞累的。   (4)如果您是必須長期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做頸部運動的話,也可以藉助一些在網上的頸椎病預防和治療的功能來減輕你頸部的勞累程度,避免長期頸部做重復的動作。   (5)防止頸椎的損傷 做好勞動、運動、演出前的准備活動,防止頸椎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6)保證良好的坐姿   (7)糾正不適當的睡勢 調整合理的睡眠姿勢,選用合適的枕頭高低。   (8)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防止頸部受風受寒,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一環。   (9)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我國古代有「流水不腐,戶樞不矗」的成語,《內經》有「導引按躍」,華伯有「五禽戲」,均說明全身性鍛煉,可以強身防病

與久坐頸椎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