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椎動脈型頸椎病適合手術治療?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於椎動脈在頸椎橫突孔中因椎間隙狹窄、頸椎失穩或鉤椎關節骨贅增生,而受壓迫或刺激,使動脈血流暫時阻斷,導致腦部椎動脈-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頸性眩暈、頭痛、視覺障礙、猝倒、感覺障礙或運動障礙等,X線平片可顯示患椎的病理性移位或鉤椎關節的骨贅增生及椎間孔的形態改變,椎動脈造影可提供明確的病變部位,表現為椎動脈受壓呈扭曲上行的陰影。大部分椎動脈型頸椎病可經系統的保守治療而獲緩解或痊癒,僅有以下情況者考慮手術治療。
(1)有頸性眩暈或猝倒症狀,經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者。
(2)經選擇性椎動脈造影檢查已明確椎動脈受壓的部位、程度和范圍者。
(3)症狀主要由患椎關節突移位引起,雖保守治療緩解,但病情反復發作,患椎長期不穩定,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4)椎動脈造影、CT 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椎動脈在橫突孔部因骨贅等因素受壓而導致明顯的供血障礙且症狀嚴重者。
(5)椎動脈造影檢查發現椎動脈近側部由於解剖異常導致椎動脈明顯行曲、血流受阻且症狀嚴重者。
2、頸椎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嗎 ? 有沒有風險 ?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頸椎病有六個類型,其中有一部分類型像神經根型,大概有不到20%左右的需要手術治療。像脊髓型,基本上都是需要手術治療。
但是現在有些患者,一提起說頸椎做手術,心裡壓力會非常大,覺得這個脖子周圍有這么多重要的結構,血管、神經,一旦傷到可是不得了。實際上現在這個頸椎病的手術,在我們國內來講發展得非常好,技術來講已經是和國際是充分接軌了。
也就說在一些正規的大一些的醫院,像一些三甲醫院,包括一些有經驗的醫生,這種手術往往已經形成了是一個常規手術。比如在我們醫院,做一個單節段的,或者是兩節段的頸椎前路手術,其實手術時間也就大概一個小時左右,而且病人第二天就出院了。
奉勸廣大患者朋友,該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做手術,不要因為這個過分擔心,反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3、頸椎病的手術效果怎樣?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方法治療後,其療效不佳或雖有效但其症狀反復發作者,採取手術療法治療均可獲得優良結果;診斷明確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方法治療無效或其症狀反復發作者,其手術治療效果優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患者,致病原因明確者,手術療法見效較為迅速。
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除少數症狀較輕可採用非手術療法者外,經確診後均應早期進行手術治療。國內外對脊髓型頸椎病手術療法療效的報道不同,其優良率介於50% ~ 90%之間,可能與病例選擇的嚴格程度和療效評判標准不統一有關。一般脊髓型頸椎病行前路減壓及植骨融合術後,89%的患者病情可停止發展,70%的患者能恢復半日或全日工作。有的椎管矢狀徑太小(11mm 或以下),需做後路椎板成形術或廣泛椎板切除術,術後也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總之,只要嚴格掌握頸椎病的手術適應證,術前明確診斷,術中仔細認真操作,術後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頸椎病的手術效果還是理想的。
4、頸椎病微創手術治療效果怎麼樣?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病情復雜,頸椎及其鄰近軟組織的退行性改變與繼發性病理改變刺激或壓迫周圍組織的不同,患者所出現的病情輕重不同,所以需要對症治療,並且堅持長期治療,做到科學治療。
5、頸椎病不做手術能治好嗎?
頸椎病不手術也是可以的,其病因復雜,症狀不一,表現為頸部脹痛僵硬,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也可影響胸部悶痛,頭痛頭暈,或失眠多夢等。有腎虛兼有風濕引起,有經絡運行不暢引起,有肝陽上亢肝風上擾引起,有血虛,血瘀,血液粘稠等引起的,治療方法頗多,如牽引,推拿,按摩,電療,葯物等。建議找有經驗的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或選服正清風痛寧,萬通筋骨片,雙氯滅痛片,天麻丸,追風透骨丸,風濕馬錢片,頸復康等。也可烤電,砂燙,熱敷等理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