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肌肉名稱

頸椎肌肉名稱

發布時間:2020-11-27 09:01:12

1、健身健美 脖頸處的肌肉

脖子上的肌肉叫胸鎖乳突,練了可使脖子變粗,抗擊打能力變強。練法:用手將頭壓內向一側,頸容部用力挺起。脖子下方到鎖骨的叫斜方肌,非常有用,拎,抬等動作都要用到。練法:手持重物,向上聳肩。注意斜方肌練起來後穿衣服就會顯得沒肩膀,要想好。

2、頸部肌肉中哪些肌肉維持頸部穩定

(l)胸鎖乳突肌(副神經、頸2~4):胸鎖乳突肌的前緣自乳突尖至胸骨頭起點內側,長157.8土10.9mm,後緣自乳突尖至鎖骨頭起點外側,長133.9+l2.7mm。
(2)斜角肌:有前、中、後三塊斜角肌。斜角肌全部位於胸鎖乳突肌的深面,前斜角肌由四條肌束組成,起於第三至第六頸椎橫突前結節,其纖維向下而微外,止於第一肋骨內側緣和斜角肌結節。中斜角肌起於第一或第二至第六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第一肋骨上面鎖骨下動脈溝之後。後斜角肌在中斜角肌的深面,起於第四至第六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第二肋骨。
(3)舌骨上、下肌群:舌骨下肌群有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和甲狀舌骨肌,四肌均位於舌骨之下。舌骨上肌群亦有四肌,即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領舌骨肌及須舌骨肌,後二肌位於領下部內。

3、脖子上肌肉的學名

可以參照下圖對比:

4、屬於脊肌位於頸部的肌肉是?

頸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前部為頸部,後部為項部。根據頸肌的位置,將頸肌分為頸淺肌,頸前肌,頸深肌3群和頸部筋膜。
中文學名
頸闊肌
拉丁學名
platysma
目錄
1 頸淺肌與頸外斜肌
▪ 頸闊肌
▪ 胸鎖乳突肌
2 頸前肌
▪ 舌骨上肌群
▪ 舌骨下肌群
3 頸深肌
▪ 外側群
▪ 內側群
4 頸部筋膜

頸淺肌與頸外斜肌編輯

頸闊肌

頸肌 (3張)
頸闊肌(platysma)位於頸部淺筋膜內,為一皮肌,薄而寬闊,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內止於口角、下頜骨下緣及面部皮膚。

作用:拉口角及下頜向下,作驚訝、恐怖表情,並使頸部皮膚出現褶皺。頸部手術此肌縫合時應注意將斷端對合,以免術後形成較大瘢痕。

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位於頸部兩側,大部分被頸闊肌所覆蓋,為一強有力的肌肉,並在頸部形成明顯標志。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二頭會合斜向後上方,止於顳骨的乳突。
作用:一側肌收縮使頭向同側傾斜,臉轉向對側;兩側收縮可使頭後仰,當仰卧時,雙側肌肉收縮可抬頭。該肌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頭的正常端正姿勢以及使頭在水平方向上從一側到另一側觀察物體運動。一側病變使肌攣縮時,可引起斜頸。

頸前肌編輯

舌骨上肌群

舌骨上肌群(suprahyoid muscles)在舌骨與下頜骨之間,每側4塊肌肉。
1、二腹肌(digastric)在下頜骨的下方,有前後二腹。前腹起自下頜骨二腹肌窩斜向後下方,後腹起自乳突內側,斜向前下,以中間腱借筋膜形成滑車系於舌骨。
2、下頜舌骨肌(mylohyoid)二腹肌前腹深面的三角形扁肌,起自下頜骨的下頜舌骨肌線,止於舌骨體,與對側肌群會合與正中線,組成口腔底。
3、莖突舌骨肌(stylohyoid)居二腹肌後腹之上並與之伴行,起自莖突,止於舌骨小角。
4、頦舌骨肌(geniohyoid)在下頜舌骨肌深面,起自頦棘,止於舌骨體。
舌骨上肌群的作用:當舌骨固定時,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和二腹肌均能拉下頜骨向下而張口。吞咽時,下頜骨固定,舌骨上肌群收縮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擠食團入咽,並關閉咽峽。

舌骨下肌群
舌骨下肌群(infrahyoid muscles)位於頸前部,在舌骨下方正中線的兩旁,居喉、氣管、甲狀腺的前方,每側也有4塊肌,分淺深兩層排列,各肌按照起止點命名。
1、胸骨舌骨肌(sternohyoid)為薄片帶狀肌,在頸部正中線的兩側。
2、胸骨甲狀肌(sternothyroid)在胸骨舌骨肌深面,是甲狀腺手術時辨認層次的標志。
3、甲狀舌肌肌(thyrohyoid)在胸骨甲狀肌的上方,被胸骨舌骨肌遮蓋。
4、肩胛舌骨肌(omohyoid)在胸骨舌骨肌的外側,為細長帶狀肌,分為上腹、下浮,由位於胸鎖乳突肌下部深面的中間腱相連。
舌骨下肌群的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狀舌骨肌在吞咽時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頸深肌編輯

外側群
外側群位於脊柱頸段的兩側,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後斜角肌。各肌均起自頸椎橫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於第1肋,後斜角肌止於第2肋,前、中斜角肌與第1肋之間的空隙為斜角肌間隙,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通過。前斜角肌肥厚或者痙攣可壓迫這些結構,產生相應的症狀,稱斜角肌綜合征。

內側群

內側群在脊柱頸段的前方,有頭長肌和頸長肌等。合稱椎前肌。椎前肌能屈頭、屈頸。

頸部筋膜編輯
頸部筋膜較為復雜,可分為頸淺筋膜和頸深筋膜。頸淺筋膜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淺筋膜延續,包繞頸闊肌。其深面的頸深筋膜,稱頸筋膜,可分為淺、中、深三層。。

詞條圖冊

5、頸椎的三組肌群叫什麼?

好像是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吧。

6、頸椎病的頸部的相關的肌肉有哪些?

軟枕惹禍
世人頸椎易出偏,
偏癱根源在此間。
若不早防卧病床,
兒女孝敬也枉然。

頸椎病專家指出:頸椎病、腦血管病注意二個要素:「吃」、「睡」。蛋、肉、油少吃,粗糧粗茶淡飯,野菜瓜果常吃;睡覺扔軟枕,換硬枕,總起來說:圖享受自找病,枕硬枕自康寧。

軟枕是鴉片 越枕越癱瘓
硬枕是靈芝 越枕越強健

為什麼用柏木做枕頭
皇宮秘方

記載:泰山下一位老翁,路旁鋤地,漢武帝東巡見老翁,背起白光,面帶童顏,精神煥發。問道:老伯有什麼道術,身體這樣強壯,老翁答道,臣昔年八十伍時,衰老垂死,頭白牙豁,脖筋強硬,背、腰、疼痛、麻木、頭暈、腦漲,王產道者傳我的柏木神枕方,內裝32種中葯材。其中24種善當24氣,另有毒者八物可以應八風,泰山天麻、鐵頂山防風、四川烏頭,山西莉蘆,雲南馬蹄香,中原何首烏,荊實、白芷、白術、蒿本可出風散寒,活血化瘀,芳香開竅,臣今年一百八十歲,身體強壯,勞而自力。
武帝使用此方做枕,枕之百日面帶光澤,一年當中疾病一一痊癒,四年頭白變黑,牙落復生,耳目聰明,作為宮庭(神枕)不傳非其人也。
後漢武帝給東方朔談起此事,東方朔答道,據傳說此方是女媧所造,傳於玉青,玉青傳廣成子,又傳黃帝,近有谷城道士名淳子公,枕此葯枕,年百餘歲頭發不白,夫病之來,皆從陽脈起,今枕葯枕風邪不侵,真稱神枕也!
處方:天麻、人參、馬蹄香、何首烏、木蘭、細辛、辛夷、天邊草、飛連、烏頭、莉蘆、防風、附子、白芷、白術、川椒、荊實、乾薑等各一兩。

床頭醫生柏木枕
主治頸椎妙如神
說神不用真不信
確真一用柏枕神

古人談柏木
柏松為兄弟,楊柳為姐妹,柏為陽,柳為陰,柏樹是樹中之王,花草之妖,各種樹木花粉均被柏樹吸收,各種花草氣味被柏木吸取養生,所以它四季長青,風邪不侵。故人名稱葯材之寶,它可做成床、凳、椅、枕是百病可除的寶貝材料。

世界上最大的柏樹王
生長在拉薩高17米,直徑5.8米,被稱為世界之最。
中華第一柏
生長在登封,4500餘年又發新枝,漢武帝稱為將軍柏。
唐朝用柏木,清朝用柏木
李世民用柏木枕頭,稱寶貝圪塔。清朝皇宮用柏木枕做冰箱、沐盆、沐缸。
偉人鄧小平與柏木
鄧小平母親用的是柏木床,現存放在,鄧小平紀念館。
少林與柏木
少林寺用柏木栽梅花樁,能練出真功夫。
科學用柏木
側柏牙膏(治牙病)
柏油化妝品(能美容)
柏葉保健茶(久服除百病)
柏籽延壽丹(延緩衰老)
柏籽養心丸(養心血、治失眠)

7、五官骨骼以及肌肉名稱分別有哪些?

頭部29塊:包括腦來顱骨自8塊,面顱骨15塊,聽小骨6塊
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骨
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篩骨
面顱骨:成對的: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下鼻甲骨,齶骨
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
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左右耳內各1塊)

軀干骨51塊: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
脊柱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

上肢骨64塊:每側:肩胛骨,鎖骨,肱骨,尺骨,橈骨,各1塊。腕骨8塊,分別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掌骨5塊,從外側向內側依次為第1到第5掌骨。指骨14塊,其中拇指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遠節指骨。

下肢骨62塊:每側: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各1塊。跗骨7塊,分別為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跖骨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到第5跖骨。趾骨14塊,大拇趾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趾骨,中節趾骨和遠節趾骨

8、頸椎肌肉的問題

消炎痛 1片, 強筋松 2片 ,維生素B1 2片,維生素E 1丸胃不好的話加2片甲氫咪胍。每天3次,飯後服。

與頸椎肌肉名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