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捏手丫對頸椎有效嗎?
捏手壓的話,對頸椎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有頸椎病的話,要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經常運動鍛煉。
2、女朋友脖子老疼,是不是頸椎病啊,經常捏一下可以慢慢變好嗎?有沒有效果明顯的葯物?
「整天脖子疼」不一定是頸椎病。
引起脖子疼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頸部外傷;頸部受風著涼; 當然也可能是早期頸椎病引起,因此,如果剛開始痛,就要注意一下,避免不良姿勢,比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長期偏一側睡覺;同時注意使用合適的頸椎保健枕頭,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體形的枕頭。也可以找專業的整脊推拿醫生進行治療。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可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
1.頸型:主要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椎動脈型: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由於年紀的增長導致。年齡漸長,頸椎間盤退行性變,以及由此而致的整個頸椎和頸椎其它部位的退變產生了頸椎病。
第二是慢性勞損引起,包括以下幾點:
1.睡眠的不良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加速頸椎退變。
2.工作的姿勢不當: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的,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發病率很高。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也可以造成頸椎病。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頸椎負荷。
緩解頸椎病的日常療法
一,放風箏: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
二:多游泳。因為游泳的時候頭總是向上抬,頸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鍛煉,而且人在水中沒有任何負擔,也不會對椎間盤造成任何的損傷,算得上是比較愜意的鍛煉頸椎的方式。
三:日常保養
平時要注意少低頭,工作一兩個小時至少休息一次,休息時頭向後仰,或平卧,讓頸椎得到休息。頸椎病患者要注意不要來回轉頭,更不能旋轉頸椎,斜搬按摩。
四:做體操,以下推薦簡單體操一款。
A:基本姿勢:每次做各項訓練動作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
B:前俯後仰:雙手叉腰,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做此動作時,要閉口,使下頜盡量緊貼前胸,停留片刻後,再上下反復做4次。
C:左右旋轉: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於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右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這樣反復交替做4次。
D:提肩縮頸: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自然下垂。動作時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鬆地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
E:左右擺動: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動作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復做4次。
經常捏捏,按摩按摩會慢慢變好的。
3、頸椎病可以長期捏揉嗎?
如果只是輕微不適的話,可以選擇熱敷、按摩緩解。經常疼痛的話,建議您平時不要總是低著頭,容易增加頸部壓力過大導致不適。建議您先做一個頸部的具體檢查。
4、經常按摩頸部好不好?為什麼?
如果頸部沒有什麼問題,只想做保健的話,可以用麥肯基訓練法,就是目視前方,臉部保持不動,頭也不要動,然後脖子前後移動,可以用手在下巴處加壓,前後移動。不要輕易去按摩店做按摩。現在按摩師水平不一,骨質疏鬆的就不要去按了。高血壓也不能按。有腦出血傾向的也不能按。
如果有頸椎病需要治療,那也分型的,你的頸椎病如果是椎動脈型,就是有頭暈頭痛的按摩也沒有用。脊髓型的就更不管用了。
但是高血壓的話,自己按有個效穴,就是頭側轉時,從耳後到鎖骨有一條肌肉,從上向下推,可以降壓。但不要多推,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5、捏脖子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這個到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捏脖子可以舒緩頸椎的壓力,但是如果捏的穴位不準確的話,有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頭部缺氧,對大腦的影響不小,希望注意下,就可以了
6、經常按摩頸椎好不好?
頸椎病患者按摩要非常慎重,有不少反面教訓。頸椎病患者做重手法推拿、按摩,可導致症狀加重,出現肢體無力甚至癱瘓等嚴重後果。發生嚴重後果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亦非常困難。目前不主張頸椎病患者做按摩,特別是做重手法大力推拿按摩。可進行輕手法肌肉放鬆按摩,操作宜輕柔,須非常小心。未明確具體病情的患者不宜做按摩治療。
所以,要非常小心地按摩。
7、頸椎病按摩時用力過大有沒有壞處
你可千萬別亂按,這個地方弄不好會出人命的,頸椎病不是小病,你可以試一下捏脊,另外讓他自己按摩後溪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比你亂按安全得多。
按摩穴位吧,不用花錢而且效果很好,隨時隨地可以做。
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學生告訴我,當地有位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醫名家,每次給病人治療時,都會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紮上幾針,然後貼上一種特製的膏葯,最後在後溪穴上紮上一針。有些經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經過這番治療,短時間內就恢復健康了。他覺得很老先生的膏葯很神奇,准備拜老先生為師,學這個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絕招。
聽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說,「這種絕活兒我也會,而且比他還簡單。其實在腰部局部扎針、貼膏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輔助療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後溪穴上的那一針。扎針有個小竅門,進針之後邊捻轉邊提插,同時讓病人活動腰部。」學生聽後恍然大悟,「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道家醫學里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鍾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鍾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時,我每天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也有十一、二個小時,但多麼多年來我的視力、頸椎都沒有問題,靠的也正是這個方法。
摘自名醫武國忠先生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