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復合體名詞解釋

頸椎復合體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0-11-24 02:41:36

1、翻譯的起始復合體,名詞解釋

翻譯起始所必需的特異蛋白因子。與核糖體、信使核糖核酸、起始轉移核糖核酸等組成動態翻譯起始復合體。真核和原核生物翻譯起始因子分別有eIF 1~6和IF 1~3等

2、ATP酶復合體 名詞解釋

ATP
酶復合體。內膜的內表面附著許多突出於內腔的顆粒,頭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
ADP磷酸化生成
ATP。

3、骶髂復合體名詞解釋誰知道?

【轉載】骶髂復合體(sacroiac complex)位處骨盆後環的中央,是支撐人體軀干負載並完成力學傳導的重要結構,其解剖及功能的完整性對骨盆環的穩定至關重要。其中,骶骨是以兩側的骶髂韌帶(前部、骨間、後部)以及骶棘韌帶和骶結節韌帶來維持與兩側髖骨的解剖及功能聯系的。

4、鼻道竇口復合體名詞解釋

竇口鼻道復合體:以篩隱窩為中心的解剖結構,包括中鼻甲、溝突、篩泡、半月裂,以及額竇、前組篩竇和上頜竇的自然開口等。

5、樞寰椎復合體名詞解釋?

寰樞椎作為枕頸移行部,是構成頭顱旋轉及屈伸運動的重要結構,因騏
鄰近頸髓、椎動脈和頸神經等重要結構,任何原因所導致的寰樞椎和韌帶的損
傷,均坷導致寰樞椎不穩,進一步則可壓迫脊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作
者把_上頸椎不穩對脊髓存在的潛在危險,稱之為」上頸椎危象」。本文擬就與
臨床有關的寰樞椎的解剖形態結構作一文獻綜述。

6、植物生理學名詞解釋 篩分子-伴胞復合體

篩分子--伴胞復合體

篩管細胞一側的細胞,叫做伴胞。由於伴胞在起源和功能上與篩管關系很內密切,容共同起源於一個細胞,也就是說它們是由一個細胞分裂而來的。因此,常把它們稱為篩分子--伴胞復合體。伴胞具有明顯的細胞核和豐富的細胞質,在生理上十分活躍,成熟的伴胞仍保留有細胞核,原生質濃厚,核糖體豐富,含大量的線粒體、粗糙內質網和質體,且與篩管分子間有稠密的原生質絲相通。篩分子--伴胞復合體的功能與運輸有機物有關。被子植物具有篩管和伴胞。裸子植物沒有篩管和伴胞,只具有由單細胞構成的篩胞。

伴胞有3種:(1)通常伴胞有葉綠體,胞間連絲較少;(2)傳遞細胞(transfer cell)的胞壁向內生長(突出),增加質膜的面積,且胞間連絲長且分支,增強物質運送篩分子,分布於中脈周圍;(3)居間細胞(intermediary cell)有許多胞間連絲,與鄰近細胞(特別是維管束)聯系,它能夠合成綿子糖和水蘇糖等。

7、放氧復合體名詞解釋

在類囊體腔一側有3條外周多肽,其中一條33kD的多肽為錳穩定蛋白(manganese stablizing protein,MSP),它們與Mn、Ca2+、Cl-起參與氧的釋放,稱為放氧復合體

8、聯會復合體的名詞解釋,有人知道嗎,謝謝?

【轉載】聯會復合體(synaptonemal complex)是減數分裂Ⅰ的偶線期中,配對的兩條同源染色體之間形成的一種復合結構,主要由側生組分、中間區和連接側生組分與中間區的SC纖維組成,它與染色體的配對,交換和分離密切相關。

與頸椎復合體名詞解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