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炎是怎麼回事
頸椎炎是泛指頸段脊柱病變後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和體征。
頸椎炎是一種多發病,在40-60歲為高發年齡,70歲以後發病率為100%。但現在已經在逐步年輕化發展。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的急慢性損傷、職業特點及個人的體質包括遺傳特質有密切的關系,此外個人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有著一定的影響。
頸椎炎各型佔比例:神經根型佔50%-60%,椎動脈型佔20%-25%,交感神經型佔3%-5%,脊髓型佔10%-15%,頸椎炎患者中80%有根性症狀,各型頸椎炎都可能與交感神經有關。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2、如何引起頸椎炎
頸椎病由於發病機制發雜,病症繁多,一般分為軟組織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性、脊髓型五種。患頸椎病的原因主要有:1、從年齡角度來看,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所以中、老年人群中患頸椎病的較多;同時,隨著電腦。空調的廣泛使用,人們屈頸和遭受風寒濕的機會不斷增加,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2、從職業角度來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頭頸向某一方向轉動著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銀行職員、教師等。 3、從睡眠姿勢來看,喜歡高枕及有反復落枕病史者易患頸椎病。
滿意請採納
3、頸椎炎症狀是這個嗎?
你好,給你推薦一套頸肩保健操,希望對你母親有所幫助:
頸肩保健操治療頸椎病、肩周炎
頸椎病、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在臨床中常見到兩種疾病 並存。其中不少患者反復發作,飽受病痛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頸肩操是筆者根據頸椎 病、肩周炎的病因病機創編的一套增強頸肩活動功能、疏通局部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 局部疼痛的體操鍛煉動作。易學易練又方便,省時省錢療效好,而且學會頸肩操後,既不必 住院,又不需要配合牽引、葯物、理療等治療,也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要持之以恆,利用 工作間休或晚上看電視廣告時堅持每天練1—2遍,就能收到滿意療效。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每節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鬆,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後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後下方地上(3)繼續轉向左後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後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後上方天空。(3)繼續轉向左後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後4拍向右後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鬆,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後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雙手握實心拳置於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同時向身體後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鬆回預備位。後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6 雙手托天:預備動作,再把雙手十指交叉置於小腹前。(1)交叉的雙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關節與手掌成水平線。(2)雙手心向外翻轉,雙手掌心向上盡力伸托於頭頂上方, 頭頸盡最大極限後仰。(3)雙手分開側舉與肩平高,同時雙手掌心朝向身體後側,大拇指與 其餘四指分開朝向下方,其餘四指並攏向上方豎起,頭頸轉向左側,雙眼看向左手豎起的手 指尖。(4)手及頭頸回預備位。第5—8拍動作同前4拍,僅在第7拍時頭頸轉向右側,雙眼看 向右手豎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轉肩:預備動作是將右手從右肩上方伸向左背側,左手從腰背側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雙手手指相對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將雙手指尖盡力伸向相對方向。(這個動 作是自我鑒定練操效果的觀察方法之一,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練操後雙手對搭距離均會明顯改 變)(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時緩緩將腰、肩、頭頸向左後側轉動。(2)繼續向左後側轉至 最大極限,雙眼看向身體後方。(3)略放鬆後再向左後側做最大限度的轉動。(4)放鬆回預備 位。5~8拍重復上述動作,連續做二個8拍後對換雙手對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轉動二個8拍 。
8 按摩頸肩:(1)回第一節預備位,以雙手十指按壓頸部的天柱、頸百勞、大椎等穴位或痛 點,手指可上下移動按壓,重復做2~4個8拍均可。(2)搓熱雙手手掌心,再以雙手手掌心輪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個8拍。(3)以右手按壓左側肩井、天 、月需俞、秉風等穴位或痛點,第1、2、3拍分別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從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側向下疏通經絡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後,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4、請問頸椎炎與頸椎病的區別,謝謝
統稱都是頸椎病而已
5、頸椎炎和頸椎病有什麼不同..?
沒有頸椎炎這個診斷名稱。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變,回以及繼發相應的椎間關節答的退變,刺激或者壓迫周圍軟組織和器官,比如: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食道等,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診斷頸椎病要有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1、頸椎間盤的病變
2、引起壓迫或者刺激症狀
3、症狀和頸椎的退變影像相符合,就是說X線、MR檢查結果能夠解釋臨床症狀
沒有以上所說的三個要素,就不是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