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後仰運動

頸椎後仰運動

發布時間:2020-11-23 15:19:11

1、頸椎變直做什麼運動好,仰卧起坐可以做嗎?

我也是頸椎曲度變直,以前也和你一樣痛苦,手腳嘛,頭暈,不能乾重體力活,不要相信所謂的「磚家」忽悠,按以下做,要堅持,我相信你可以和我一樣戰勝勁椎曲度變直,如下分兩步:
一:睡半年到一年的硬板床,記得要平躺和不睡枕頭(這個過程挺痛苦,因為如果你平時是側睡,就需要時間適應)
二:半年到一年過後,在背墊一個5到8厘米的軟枕頭,當你身子壓上去枕頭被壓到3到5厘米左右,,不宜太高,讓頭自然下垂,以床為支撐,再過一到兩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注意你以前的症狀是否有減輕,按照這種方法可以慢慢改善你的頸椎曲度變直的毛病。

這種方法和醫院的牽引是有區別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上面的兩個過程中,你可以半年去醫院拍CT,看變直的頸椎有沒有彎回來。
在這里希望得頸椎曲度變直有緣的朋友看見,不要讓那些庸醫給害了。

2、頸椎病的運動療法是什麼?

頸椎病是長期伏案低頭的上班族的一種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形成骨質增生、骨刺,刺激神經根周圍組織,或直接壓迫椎動脈、神經根等。有些病人臨床症狀以頭暈為主,頸部活動受限,嚴重者還可出現肌肉萎縮、眩暈、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運動療法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減少神經刺激,改善頸椎間各關節功能,增加頸部活動范圍,減輕肌肉痙攣,糾正不良姿勢。運動療法適用於頸椎病症狀緩解期及術後恢復期的患者。具體方法如下:

環繞。頭頸部從左向右緩慢地環繞一圈,然後再從右向左環繞一圈。

旋轉。頭盡力向左側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後還原。頭轉向右側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停留片刻,還原。

屈伸。頭頸部緩慢前屈至胸前,停留片刻,還原。然後頭頸部盡力後伸,使枕部接近後背,停留片刻,還原。

側屈。頸部緩慢地向左側屈,使左耳垂接近左肩峰。然後頸部向右側屈,盡量使右耳垂接近右肩峰。

旋肩。兩臂屈肘,兩手觸肩,以肩為軸,臂帶動肩緩慢地由前向後旋肩。然後再由後向前旋肩。

繞肩。兩臂外展平伸,以肩關節為軸向前環繞,然後向後環繞。

聳肩。左肩峰盡力向上聳動,右肩峰保持不動。然後換右肩峰向上聳動,左肩峰不動。最後雙肩同時向上聳動。

撫項摸背。左臂屈肘,左手心撫項,右臂屈肘,右手背觸背。然後換右臂屈肘,右手心撫項,左臂屈肘,左手背觸背。

牽引。兩臂屈肘,兩手托住頭後枕部,盡力將頭向上提起,同時兩肩下沉,目視前方,保持片刻,然後放鬆。

按摩。雙手掌反復摩擦頸項部,至有發熱的感覺。

以上動作每個重復10遍,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運動時動作幅度和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動作應緩慢輕柔。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可促進機體的適應代償能力,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的目的。

3、適合頸椎病的體育運動都有哪些?

打羽毛球對預防甚至治療頸椎病有特殊功效。本人自從迷上了羽毛球運動,頸椎病的症狀就消失了,推薦大家試試,只要堅持,效果一定不錯。機理:我們在進行羽毛球這項運動時,需要用羽毛球拍一上一下、前後左右來回接球;而當球來勢猛攻或超出頭部之高度時,需要作後仰或伸頸狀態才能接到球;而當球打過來落在你的前面時,需要你上前探身去彎下腰來接球;當球的方向或左或右時,頭也會跟著球的方向向左或向右,這樣你的頸椎在隨了球的方位而前後左右地運動著,這樣的運動恰恰對頸椎起到了舒筋活血的功效哦!這種不知不覺地用打羽毛球治療頸椎病,比起那些枯燥的「拉伸脖子、搖頭晃腦」的治療方法更容易堅持下去!在不知不覺中活動更充分, 對於輕度頸椎病患者和希望預防頸椎病的人群來說,是最有效的選擇方法!用它來作為一種對抗性的活動,所謂「對抗性活動」是指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動作「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方法可以抵消掉長期保持一種姿態(如久坐)給頸椎帶來的副作用。注意:患有嚴重頸椎病的人群不適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是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病,還是應該及時去正規專科醫院就治。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

4、有頸椎病在健身房如何鍛煉,求一個運動計劃!

由於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原因,頸椎不適的人越來越多。頸椎長期受到壓迫而沒有得到緩解,不僅會導致我們「頭前引」等不良體態。還會導致我們大腦供氧不足,從而導致反應遲鈍,身體疲勞等現象。
以下7個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不適的現象,幫助頸椎恢復正確的姿態。每個動作2-3組,每組堅持30秒。
動作一
注意事項:最簡單的放鬆頸椎的辦法就是按摩頸椎。用手來回摩擦頸椎可以加快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放鬆效果。
動作二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頭部往兩邊扭轉即可。注意節奏不要太快,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三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做低頭抬頭運動即可。整個過程只有頭部在運動,其他部位保持穩定不動。節奏不要太快,動作不要多於激烈,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四
注意事項:保持身體穩定,雙肩進行環繞運動。節奏緩慢,幅度不宜過大。
動作五
注意事項:雙手十指交叉抱住脖子,身體保持穩定不動。呼氣的時候頭部往後仰,雙手給反方向的力進行對抗。吸氣低頭。呼氣再次抬頭,重復動作。
動作六
注意事項:伸懶腰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疲勞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提高反應能力。因此,如果累了,不妨來伸一下懶腰試試吧!
如果你也感覺到了身體的疲勞,不妨馬上試試這套動作把!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只要感到疲勞,就來練習吧,相信你會精神煥發哦!

5、頸椎病做什麼運動 最好附上圖片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6、如何鍛煉對頸椎最好?

1、在床的邊緣躺下,使得頭部略微伸出,讓頸椎處於自然伸直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感到酸痛後,休息5分鍾,繼續,持續3次。

2、自然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發力,感覺到頸部承受力量後放鬆,重復,直到感覺到頸部得到放鬆。

3、臉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與頭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現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後繼續

4、身體打直,盡量將上半身彎曲,然後挺起背部,讓頭部盡量往後伸,直到頸椎肌肉明顯放鬆

5、自然坐著,頭部頸椎打直,使頸椎向後用力,感覺到輕微疼痛後,再反向用力,持續3次

6、挺胸站立,將兩手背與腦後,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頸椎放鬆

(6)頸椎後仰運動擴展資料

養成良好姿勢

主要強調的是坐姿和卧姿。坐著的時候,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睡眠的時候,要選好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枕為佳,有利於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

睡時以右側卧為宜,側卧時自耳到同側的肩外緣的高度,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枕頭軟硬要適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駝背的發生。

注重飲食補鈣

青少年每天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適度曬太陽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適度曬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鬆

放鬆活動

中小學生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伏案學習30-40分鍾,要起來走一走;學習1-2小時左右,可向左右轉動頭頸部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

也可利用兩張桌子,兩手撐於桌面,兩足騰空,頭往後仰,堅持5秒鍾,重復3-5次。有利於對脊椎的保健。

經常聳肩

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這種簡單的聳肩活動,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時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連續拍打二十幾下。拍肩時的震動和刺激,可使肩頸肌得到松緩,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酸痛不適等症狀。

7、怎麼鍛煉頸椎,哪些運動?

鍛煉頸椎的運動方式有以下幾種:

1、放風箏

放風箏時,為了讓風箏在空中飛的更高更遠,人要保持抬頭姿勢,左顧右盼時刻注視風箏,這樣頸部肌肉充分伸展,解除了頸部肌肉的緊張狀態,從而減輕疼痛。

常放風箏,能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椎關節的靈活性,讓骨質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加強,還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韌帶的退化。

2、游泳

游泳時脊柱由直立狀態轉為水平狀態,同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脊柱的負擔,可有效地減小頸、腰椎間盤內及脊柱小關節的壓力,使運動時不會過分地增加脊柱的負荷,從而減少運動帶來副損傷的風險。同時水流對脊柱、肌肉還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相對而言,蛙泳及仰泳對訓練下肢及腰部的柔韌性非常有利,同時可增強腰背肌,特別是蛙泳在換氣時,要經常保持頸椎後伸動作,這也是對頸項部後方肌群進行了針對性的鍛煉,有益於頸椎病患者的康復。

3、疾走OR慢跑

疾走和慢跑的時候,通過有節奏的肌肉交替收縮、舒張,使脊柱關節的平衡和協調能力得到鍛煉,提高肌肉耐力。肌肉有節律的拉伸收縮活動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運循環代謝,促使局部炎症吸收,從而緩解疼痛症狀。

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來說,慢跑能緩解肌肉疲勞、改善血液循環、舒緩緊張的情緒。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更建議仰首挺胸疾走,疾走的效果不比慢跑差,且運動的時候它對脊柱各關節的沖擊也比慢跑小很多。

4、太極拳

太極拳的招式中非常重視站姿和手、眼頭、頸、四肢的配合和協調,所以經常練太極拳,對頸椎的運動及肢體的柔韌性都有很好的鍛煉,而且也使頸椎經常處於活動狀態,有助於保持骨關節系統的柔韌與健康。

頸椎病患者由於年齡的關系,除骨與關節出現變性外肌肉也逐漸退變萎縮,彈性逐漸減退,肌腱韌帶及關節囊逐漸磨損、僵硬和鈣化。經常練太極拳,可以加大脊柱的活動力度,防止退行性變的發生,預防骨質變性、關節僵硬,甚至還能使受損的脊柱和肌腱,韌帶慢慢恢復彈性。

5、頸椎操

頸椎操是時下在辦公族中流行的一種頸部保健運動,種類多樣,大多都是通過上下左右,簡單輕緩轉動頭部、頸部的方式,來達到對頸部的局部鍛煉,如米字操等。

需要注意的是,日前多位國內權威頸椎病專家卻一致指出,健康人或有頸椎疲勞的人,經常做做「米字操」有好處,但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椎間盤的退行性變使頸椎更加脆弱,發病期間如果過多地活動會加速頸椎間盤的老化,使增生的骨質刺激血管和神經,從而加重病情。

(7)頸椎後仰運動擴展資料

頸椎保養需注意的地方:

1、慢性感染。一些看似和頸椎完全不相關部位的炎症,特別是慢性感染,可能增加頸椎病發病的幾率。常見的有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因此,一旦發現要積極治療,不能「手軟」。

2、錯誤鍛煉。不少伏案工作的人,經常「搖頭晃腦」,或學些頸部操來鍛煉頸椎。可鍛煉要因人而異,頭上頂書練平衡、頻繁扭頭、雞啄米等動作並不適合頸椎已有慢性勞損的人,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最好拍個頸椎X片,弄清自己的情況。

3、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的病因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頸椎病患者,由於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一旦受到外傷,很可能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誘發症狀的產生。

4、經常受涼。不少年輕人穿著越來越「清涼」,一年四季都愛穿低領、露背裝。可頸椎特別怕凍,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迴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而產生無菌性炎症,誘發頸椎病。

5、衰老退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部位的損傷也日益增加,頸椎同樣會產生各種退行性改變,壓迫刺激神經根和椎動脈,導致頸椎病發生。因此,從小注意平衡飲食,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促進骨骼發育;成年後注意正確坐姿,不要睡高枕頭,多跑步、游泳等,都可以讓頸椎「老」得慢一些。

8、提問:頸椎向後仰運動,導致裡面嚴重不舒服。都有幾年了。

治療情況:吃了一個多月的中葯和中成葯抄。忘了葯名病史:頸椎之前本來很好的,就是一個醫生說頭往後仰,頭就這樣運動襲,頸椎就嚴重受傷不舒服了。楊鐵毅醫生 答 2013-01-13 19:55:39 建議先拍個片子。 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百,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人*** 問 2013-01-14 19:56:06您能否按我所說的度情況,初步作出一些判斷,因為現在還沒有條件去看,甚至沒有條件到醫院拍個片子。您可以就按您的經驗做出一些判斷,可問能是哪些情況,這么答長時間了,該如何治療可以緩解。謝謝醫生回答。祝醫生工作愉快。。

9、頸椎的運動方法

活動頸椎的方法有很多啊!但不管那一種都須要堅持並掌握活動的度。因為頸椎也屬於易損傷的部位,所以活動時要根據自己的感覺慢慢來啊!下面介紹一個比較有用的也是很簡單的,就是前、後、左、右活動。
向前 用下巴尋找鎖骨後還原;
向後 頭後仰,盡量的讓自己的頸部肌肉有緊張感後還原;
向左或向右要將雙肩下沉同樣讓脖子有緊張感啊!
然後在從前向右向後向左再向前一次繞圈,速度要慢,肌肉要有緊張感,然後再反方向繞圈。每次1到2圈就可以了。
根據您上述的描述,可能您的頸椎問題已經較為嚴重了,您的身體估計不只是頸椎會不舒服吧!您最好是能改善坐姿,經常活動一下啊!比如說,坐下一段時間後站起來側一下腰,轉一下脖子什麼的啊!最好是能經常活動一下!

與頸椎後仰運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