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體檢項目

頸椎體檢項目

發布時間:2020-11-22 17:58:17

1、我准備去新公司面試。可是他們說要體檢,我想知道,體檢是否可以檢測出頸椎病?

檢查不出來的,體檢都是檢查心肺及聽力視力,尿檢方面的

2、4 頸椎病要做哪些檢查?(頸椎病的體檢和影像學檢查)

頸椎病的體檢 看病是要看病人,不只看片子。當面詢問病情和體檢非常重要,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頸椎病的主要物理檢查如下: (1)壓痛點 (2)頸椎活動范圍檢查 一般神經根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屈伸和旋轉活動易受限。 (3)頸椎的特殊試驗檢查。①前屈旋頸試驗:先讓患者頭頸部前屈,然後向左、右方向旋轉活動,如果頸椎出現疼痛即屬陽性。陽性結果一般提示頸椎小關節有退變。②椎間孔擠壓試驗:又稱壓頭試驗。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叩擊或者按壓患者頭頂部。如有神經根性損傷,則會因間孔的狹小而出現肢體放射疼痛或麻木等感覺。③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稍前屈並轉向健側(頸部無症狀側),檢查者立於患側,一手抵於頸側頂部,並將其推向健側,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將其牽向相反方向,如患者出現麻木或放射痛時,則為陽性,表明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可能。④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主要用於判定椎動脈狀態。具體操作方法為,患者頭部略向後仰,作向左、向右旋頸動作,如出現眩暈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症時,即為陽性。(4)肌張力和肌力檢查。①肌張力:即為肌肉鬆弛時在被動運動中所遇到的阻力。②肌力:頸椎病患者由於神經根或脊髓不同程度受損,可造成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減弱或萎縮、無力。此外,頸椎病患者若長期頸部肌肉痙孿、活動受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頸部肌肉,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力量。(5)反射和病理反射檢查。 反射—般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等。常用的病理反射檢查有霍夫曼征、掌頦反射、巴彬斯基征等。這些病理反射,均為上位神經元受損後使節段性反射亢進,甚至原來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現而產生。在進行病理反射檢查時,要注意觀察深、淺反射是否同時有異常,對於霍夫曼征,要注意少數正常人也可出現陽性,只有明顯的陽性或兩側不對稱時,才具有臨床意義。 頸椎病的影像學檢查通過症狀和體檢懷疑頸椎病後,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證實。1 X線片 普通檢查,優點是快速,可以提供基本信息,如有無頸椎曲度變化、椎間隙狹窄、骨贅、穩定性等。2 核磁共振(MRI) 優點是可以直接看到脊髓、神經根、血管受壓的情況,以及脊髓有沒有變性。2 CT 優點是可以提供頸椎所有骨質形態結構的細節信息,作為核磁共振(MRI)的補充。以上三者各有所長,不可相互替代。

3、請問徵兵體檢對頸椎部位有什麼要求呀。

第二條 外傷所致的顱骨缺損、骨折、凹陷、顱內異物存留等,顱腦外傷後遺症,顱腦畸形,顱腦手術史,不合格。

第三條 頸強直,不能自行矯正的斜頸,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結核性淋巴結炎不合格。

第四條 骨、關節、滑囊、腱鞘疾病或損傷及其後遺症,骨、關節畸形,習慣性脫臼,脊柱慢性疾病,慢性腰腿痛,不合格。

4、體檢一般檢查哪些項目?

體檢項目一般有肝功、血糖、血脂、腎功、腹部B超、男性B超、女性B超、血尿常規、肝炎篩查、胸透、心電圖、內科、外科、耳鼻喉科檢查。

每天喝濃茶的人要做骨密度檢測

骨密度檢測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骨質的疏鬆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很多人都覺得骨質疏鬆只有老年人才會有,但在體檢中發現,四十來歲患骨質疏鬆的也不少見。

(4)頸椎體檢項目擴展資料

1、幫助擺脫那些不健康的人

據統計,世界上15%的人口是健康的,10%的人口患病,75%的人口處於疾病的前沿,這是一個亞健康的人口。健康檢查針對的是健康人群。

有些人認為體格檢查是老年人的問題。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的年齡趨於年輕化。在人口眾多的亞健康人群中,超過70%的年齡在28歲至45歲之間.

2、發現小問題後隱藏的大麻煩

許多人認為他們身體健康,沒有疾病,也沒有明顯的不適。許多早期症狀的疾病都沒有任何感覺還活著,正因為如此,不能相信自己的直覺,必須盡早通過醫學發現疾病。

主觀感受沒有疾病是不可靠的,沒有明顯的不適,不等於健康,許多疾病在早期和中間,可能不會有任何不適,或自覺症狀輕微,正因為如此,不要太相信自己的主觀感受,感覺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盡快體檢發現的疾病。

5、醫院體檢項目有肢體CT,請問主要是檢查什麼?是不是也是檢查頸椎、腰椎之類的?

肢體就是四肢,好像沒這么開的吧?頸椎腰椎是脊柱的了。
CT不是平片,一下就能拍很大部位,CT多加1層就多收一層的加層費的。都是各有各的部位。

6、頸椎檢查有哪些項目?

體力勞動者和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都會有這樣的苦惱,缺少運動量,久坐少動造成頸椎和肩周問題,提早檢查和預防是非常的方式。

頸椎檢查項目有:頸椎正片,檢查是否發生器質性病變。頸椎X光片,了解甲亢等其他疾病的發病情況。頸動脈彩超,檢查是否有心梗發病危險。血壓血脂檢測也是心血管疾病判斷的輔助手段。

7、頸椎病體格檢查有哪些特殊檢查?

方法:是頭向一側和後方壓迫,出現同側上肢放射樣疼痛者為陽性。  原理:此動作可以使同側的神經根管明顯變窄,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在根管部位神經根受到增生的骨贅或膨出的間盤的壓迫。出現症狀。這個檢查是通過促進壓迫加重使症狀表現出來。使鑒別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的重要檢查。2、Barre-Lieou征:誘發和證明交感神經型(或稱椎動脈型)頸椎病。方法:將頭部向一側旋轉和側屈並保持幾秒鍾,出現頭暈目眩,惡心等症狀為陽性。原理:考慮椎動脈型或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發病原理是由於椎動脈附近受到頸椎增生的壓迫,這樣的動作,可以使壓迫更加明顯,誘發症狀。實際上,Barre-Lieou綜合症的發病原因仍然不清,這個動作也不一定可以誘發症狀出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部分患者,頭部向一側傾斜或旋轉時容易出現症狀。

8、關於頸椎體檢的問題

頸椎正側片:
【檢查項目】:頸椎正、側位片
【檢查內容】:頸椎正、側位片檢查頸椎骨和關節片。
【臨床意義】:頸椎正、側位片 主要查看椎體有無增生、先天性畸形、血管有無壓迫、慢性椎間狹窄、結核、腫物等。

頸椎雙斜位片:
對臨床擬診為神經根及其為主的混合型頸椎病病人,對45歲以上病人應加攝頸椎雙斜位片,而45歲以下年齡病人應慎重,以免加重病人經濟負擔和射線損傷。必要時直接做CT檢查

長時間久坐可以引起頸背部的肌肉勞損,稱為局限性頸椎病,一般做X線檢查可以發現頸椎曲度變直、骨質增生等異常。
現在拍普通X線片大約是20-30元,但現在一般醫院都用的是CR甚至是DR機器,雖然片子要清楚的多,但價格要貴多了,大概需要100-120元。
只拍頸椎正側位片即可,沒有必要做CT和MRI(磁共振)等更昂貴的檢查!

建議到正規三甲醫院去做檢查。
因為北京市體檢中心不負責治療,
如果檢查出來有問題,還是要到別的醫院就醫,
可能那裡的醫院還會要求你再次拍片檢查。

與頸椎體檢項目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