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是否要吃降壓葯?
建議:頭暈的原因很多,中醫認為有肝火,肝風,肝陽上亢,血虛,氣虛,陰虛專,陽虛,屬腎虛,風火上擾,風寒上襲,濕濁蒙閉,痰濁,病毒感染,貧血,血液粘稠或血脂高,頸椎病,低血壓,高血壓,美尼爾綜合征等等,建議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後真對病因進行治療。也可以找有經驗的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也可以選服天麻素片,西比林,眩暈停等治療。
2、頸椎引起的高血壓吃什麼降壓葯好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可以引起血壓升高,這種高血壓屬於繼發性高血壓或叫症狀性高血壓,在治療時要首先治療原發病,而不是用降壓葯去降血壓。
3、頸椎病是否引起血壓升高,吃降壓葯降不下有
?
4、突然頭暈血壓升高一百九吃了點降壓葯,血壓繼續下降,兩天後頸椎不疼了,頭不疼了,醫生說淤堵開了,是真
血壓突然升高到190,危險啊!應該經常檢測血壓,一旦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的話,不是像吃正痛片那樣想吃就吃想停就停。只有測准血壓吃對葯,把血壓控制在身高血壓值范圍內,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祝您早日康復,有疑問可繼續追問。
5、高血壓病合並頸椎病如何治療?
應根據頸椎病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1)高血壓合並椎動脈型頸椎病:擴張血管、解除血管痙攣、活血化瘀是治療的基本方法。擴張血管能改善椎動脈的血液供應,亦能降低血壓;降低血壓的葯物,也能擴張椎動脈,改善其血液供應。應當注意的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所用的擴血管葯物應從小劑量開始,並隨時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及患者的症狀變化,防止患者因血壓降得太低,引起頭暈、眼花、眼睛發黑、心慌、多汗、無力等不良反應。常用的降血壓葯物有:①復方降壓片:用於治療高血壓。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不良反應很少,在使用時要經常測量血壓變化。②復方羅布麻片:主要作用是降血壓。口服,每日3次,每次2—3片。該葯物的不良反應很小。③尼莫地平:一種新型的血管擴張葯物,對腦血管擴張尤為明顯。口服,每日80~120毫克(每片含量有20毫克或30毫克之分),連續服用1個月。
(2)高血壓合並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患高血壓時,患者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患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位於頸椎旁的交感神經因受到了增生的骨刺的刺激也表現為興奮狀態。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對高血壓的治療應以降血壓、擴張血管為原則,常用的葯物有復方丹參片、復方降壓片、羅布麻片、尼奠地平片等;對頸椎病的治療可採用牽引、按摩、理療等,葯物治療則以軟化骨刺、營養神經為主,常用的葯物有硫酸軟骨素A片、吲哚美辛:、維生素等。無論是治療高血壓、還是治療頸稚病,其鎮靜、安神、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的治療原則是同樣的,因此,上述方法對於高血壓合並頸椎病的治療也是適合的。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後,人體的小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既能降血壓,又可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後(即在鎮靜、安神治療後),可減輕患者的頭痛、耳鳴、心慌、胸痛、多汗、腹脹等,其常用的葯物有地西泮(安定)、硫必利(泰必利)、尼莫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