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嚴重怎麼防治
自我防治頸椎病
頸椎病患者應重視自我保健,通過一系列自身保養的措施,能幫助疾病早日康復。
選擇合適枕頭
過高的枕頭可以抬高頭部,使之前屈,於是頸部的肌肉、韌帶受到牽拉,容易使肌肉疲勞。過低的枕頭或不用枕頭,同樣可以加速頸椎的退變。因此枕頭應選用松軟適中、高度為壓縮6-8厘米為宜。枕頭應放在頸部與肩部的結合處,用以襯托頸部,一般以平卧或側卧為好。
糾正不良姿勢
為了保持頭部體位和頸部脊柱的穩定性,一部分頸部的肌肉經常處於較緊張的狀態,而另一部分則處於較鬆弛的狀態,用以保持平衡。
最終引起頸肌勞損
以下作法可以減輕頸項部肌肉的疲勞:⑴伏案低頭工作時間不宜過長。
⑵每隔1小時左右,做抬頭、後伸運動;或者十指交叉,抱住後頸部,做頭部後挺,雙手用力向前,每遍做30次。
⑶經常變換體位,活動一下身體。
注意頸部保暖
頸椎病患者多數在冬春季節發病,症狀也較其他季節嚴重,這與頸項肩受涼有關。因此,日常要加強對頸肩部的保暖,尤其是夜間休息時,更要注意保暖。夏季不要貪涼,不要讓頸肩部直接對著空調器、電扇;冬季掖緊被頭,或用護肩來保護。
醫療體育鍛煉
頸部功能鍛煉能提高頸部肌肉、韌帶、關節等組織的緊張力,加強頸椎的穩定性,減緩骨質的退變,同時可以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無菌性炎症,可鞏固療效,減少復發。具體做法是:⑴摩擦頸肩:兩手伸直,用手掌部摩擦兩側頸肩部30次。
⑵提拿「肩井」:提拿「肩井」穴10次,再提拿頸項肌30次。
⑶左顧右盼:頭先向左旋轉,眼向後上方上看,再向右旋轉。
⑷沉肩伸頸:兩手平放,兩肩用力下沉,頭顱向上拔伸,反復做20次。
⑸後伸:頭先稍低垂,然後後伸,重復動作20次。
⑹緩慢轉頸:動作要慢,幅度要漸大,重復5分鍾。
早日康復。
2、頸部壓迫神經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
3、頸椎病能治嗎?
針灸,推拿對於頸椎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的效果,能夠緩解頸部症狀,但都不能完全治癒頸椎病的。告訴你一個活動頸部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堅持鍛煉頸部,對於頸椎病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的。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雙掌擦頸十指交叉貼於後頸部,左右來回摩擦100次。 2、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頸項爭力兩手緊貼大腿兩側,兩腿不動,頭轉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10次。 6、搖頭晃腦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7、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翹首望月頭用力左旋、並盡量後仰,眼看左上方5秒鍾,復原後,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鍾。 9、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10、放眼觀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勞宮穴相疊,虛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鍾,收操。 使用此方法如果沒有緩解的效果說明你的情況組要治療方能好轉,可以使用 頸椎康 進行治療。
4、如何鍛煉對頸椎最好?
1、在床的邊緣躺下,使得頭部略微伸出,讓頸椎處於自然伸直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感到酸痛後,休息5分鍾,繼續,持續3次。
2、自然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發力,感覺到頸部承受力量後放鬆,重復,直到感覺到頸部得到放鬆。
3、臉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與頭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現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後繼續
4、身體打直,盡量將上半身彎曲,然後挺起背部,讓頭部盡量往後伸,直到頸椎肌肉明顯放鬆
5、自然坐著,頭部頸椎打直,使頸椎向後用力,感覺到輕微疼痛後,再反向用力,持續3次
6、挺胸站立,將兩手背與腦後,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頸椎放鬆
(4)頸項頸椎能治好嗎擴展資料
養成良好姿勢
主要強調的是坐姿和卧姿。坐著的時候,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睡眠的時候,要選好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枕為佳,有利於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
睡時以右側卧為宜,側卧時自耳到同側的肩外緣的高度,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枕頭軟硬要適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駝背的發生。
注重飲食補鈣
青少年每天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適度曬太陽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適度曬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鬆。
放鬆活動
中小學生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伏案學習30-40分鍾,要起來走一走;學習1-2小時左右,可向左右轉動頭頸部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
也可利用兩張桌子,兩手撐於桌面,兩足騰空,頭往後仰,堅持5秒鍾,重復3-5次。有利於對脊椎的保健。
經常聳肩
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這種簡單的聳肩活動,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時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連續拍打二十幾下。拍肩時的震動和刺激,可使肩頸肌得到松緩,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酸痛不適等症狀。
5、頸椎老是疼,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按摩只能緩解,點穴位是可以治療的,因為那不僅可以調理氣血,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鍾。祝您早日康復!!! 若頸部酸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會引起頭痛甚至肩膀肌肉硬化,所以應當盡快消除頸部酸痛。頸部酸痛完全可以自己進行,效果相當的好。下面介紹五個穴位。 一 列缺 所有的頸部和肩膀酸痛都可以點按這個穴位。 位置:讓患者的兩手虎口交叉,食指端所指凹陷處就是本穴,也就是撓骨莖突的起點。 主治:項痛、咽喉腫痛、偏頭痛、口眼歪斜、咳嗽、牙疼。 二 天井 疲勞積壓造成後脖頸疼痛時刺激該穴位。 位置:屈肘時,由肘關節向上約兩指寬的地方。 主治:頸項痛、肩臂疼痛、偏頭痛、瘰癧。 三 大椎 整個脖頸肌肉僵硬時按壓該穴位。 位置:低頭時最突出的頸椎骨正下方凹陷處。 主治:熱病、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腦炎後遺症、項背強痛、出虛汗、各種頭痛。 四 俞府 頸部僵硬、抬頭困難時刺激該穴位。 位置:兩鎖骨間中央點向左右兩側約三指寬正下方凹陷的位置。 主治:咳嗽、氣滿、胸痛、嘔吐、納呆。 五 肩中俞 頸部僵硬、轉動困難時按壓該穴位。 位置:大椎穴旁開三指寬的地方(小腸經)。 主治:肩背痛、咳嗽、吐血。 頸部是中樞神經的傳遞通路,要想保證氣血暢通,防止頸部酸痛,就要保持頸部的溫度適宜和肌肉放鬆。因此,空閑時間要經常轉動頸部或者揉捏頸部的肌肉,預防僵硬。 夏天溫度比較高,可以經常用涼毛巾擦拭脖子,降低頸部溫度;春、秋、冬三季溫度比較低時可以繫上圍巾;淋浴時用熱水刺激脖頸的後方也是個很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