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推拿致吞咽困難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胡亂推拿造成頸椎3 4錯位導致吞咽困難。還好沒有癱瘓。頸椎病會引起嗓子疼。頸椎34錯位可以引起嗓子有東西刺的感覺,引起吞咽困難,要做伸脖子吞咽的動做。食道有針刺的感覺,好像咽部長了什麼東西似的。錯位嚴重的會產生有東西粘貼在嗓子眼上,恨不得拿一個棍子把東西挑出來的感覺。去看醫生基本上都是誤診誤治。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其實就是頸椎出了點問題。這就是食道不舒服的原因。解決的方法我告訴你:就是 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側疼痛就向左側推壓。如果是左側疼痛就向右側推壓。按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絕不能用蠻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食道不舒服的覺立及消失了,就是治好了。
2、推拿按摩治療頸椎病的機制有哪些
從中醫角度來說,通過按摩手法的作用和對局部經來絡穴位的刺激,能夠激發局部經氣,源疏通局部經絡,「通而不痛」,從而達到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療目的;
從西醫角度講,按摩的分經理經手法能夠解除或緩解局部知的軟組織痙攣,拔伸端提旋扳等正骨手法能夠減輕或改變頸椎局部的壓迫症狀,從而達到道治療疾病的目的
3、頸椎頭暈怎麼迅速緩解
你好,朋友,根據你的描述,你這種情況頸椎病可以採用牽拉理療方式治療一下,平時注意不要經常低頭工作。同時可以使用活血化瘀葯物治療一下。
4、頸椎病的推拿治療要怎樣操作?
推拿治療: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背後。
雙手分別在患者左右兩肩背部施以揉、按、捏法,再施以彈撥、拿捏,松解痙攣。
重點彈撥頭夾肌斜方肌、菱形肌、岡上肌、提肩胛肌。
一手托患者下頜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開自枕骨下開始捏、揉、拿兩側頸肌,重點按、彈撥頸項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帶。
一手托下頜部,另一手托枕骨部,作向上伸拔(或用肘關節伸拔),向上伸拔2~3次後再次伸拔時作緩慢的旋轉。將頸旋至極限後再稍加力(用力切勿過大)旋轉即止,可聽到聲響。左右同手法。
用雙小魚際沿頸至肩背部位揉摩放鬆。推拿治療可每日一次。
5、頸椎病的推拿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拿手法治療與分型無關。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治療時應手法輕柔,先進行影像學檢查,除外椎體滑脫、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椎管狹窄。如有椎管狹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療。推拿手法治療對於椎孔、椎間孔較大或軟組織損傷者療效較好。
[治療原則]活血通絡,理筋整復,解痙止痛。
[常用穴位]夾脊穴、風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關、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牽引法、牽引旋轉法、理筋復原法。
[治療步驟]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於病人背後,用法施於頸項部三線:頸正中線風府至大椎,頸兩側線風池至肩井,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禪點按風池、風府,按揉頸項部兩側韌帶、肌肉,由上至下數遍,繼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風池以及頸項部,由上而下數遍。
直擦頸項部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
以上手法能使頸部肌肉放鬆,經絡疏通,關節松解,為治療手法做准備。
2.端提牽引法
術者立於病人背後,雙手從患頸兩側以虎口卡在下頜和後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牽引旋轉法
此法用於鉤椎關節旋轉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礎上,助手站在病人側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術者立於病人背後,一手托住下頜及後枕部向上牽引,另一手拇指推頂患椎的棘突,囑病人放鬆頸部,頭向患側旋轉,當不能再轉動時,術者稍加用力推頂移位的患椎,可聽到頸部「咔嚓」響聲。再用同法向另一側旋轉,病人多於當時即感頸椎輕松。
4.理筋復原法
接上法,術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單手提拿,小魚際滾動頸椎兩側軟組織,反復5~7次,雙手提拿兩側肩井、上肢部軟組織,並點揉兩側肩胛提肌、背闊肌數遍。
注意事項:頸椎手法治療時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蠻力和過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應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頸椎牽引重量應適當,注意頸部生理曲線,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適當確定前屈角度。
6、(比較急額~~!)我想知道一些比較簡單的「推拿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我聽我爺爺說是在中央電視台上看到的:坐在椅子上,頭低下,接觸大腿,頭再側左側右〔向左向右轉頭,腿跟著動的〕,動作的快慢由你自己的情況定的 很有科學性的呀!!
7、頸椎推拿怎麼做?
頸椎按摩的手法主要是以輕柔為主。主要是有揉法、按法、推拿、磙法。神經性頸椎病,還可以採用旋轉辦法,但是,切記動作一定要輕柔,不要使用暴力,有可能會產生脊髓神經的症狀。這種主要是對神經型頸椎病,或者是頸型脊椎病,如果脊髓型的頸椎病,不建議採用推拿按摩,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神經症加重。
8、頸椎病有沒有那種推拿法的治療儀或按摩儀速求解決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症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