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括痧

頸椎病括痧

發布時間:2020-11-14 19:20:47

1、頸椎病刮痧管用嗎?

刮痧只是簡單的理療 對治療的輔助作用 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 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 ,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2、頸椎病刮痧方法及圖解

?

3、頸椎病刮痧有用嗎

有用。

頸椎病抄的成因可分為外因與內因兩種情況。
外因:外傷、長期伏案、睡眠姿勢不正確。
內因:骨質增生、退行性改變。
中醫治療
(一)用加熱泗濱百砭石砧在患者頸部熱熨30分鍾。
(二)用泗濱砭石刮痧板在患者頸部做從上向下的刮法操作度,5~10分鍾為宜。
(三)問以泗濱砭石尖端點按風池、風府、肩井、大柱等穴,並根據不同病症表現,沿經取穴。點答按穴位10分鍾。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望能採納!

4、括痧是什麼意思啊

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症」。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郁積的越厲害,那麼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於這種情況,就必須採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 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刮痧有什麼效果?有科學道理嗎? 刮痧於人體,主要可以起到下面三方面的作用: 1.促進代謝,排出毒素 人體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的活動,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要及時排泄出去。刮痧能夠及時地將體內代謝的「垃圾」刮試到體表,沉積到皮下的毛孔,使體內的血流暢通,恢復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絡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擾。這是因為人體的「軟組織」(關節囊、韌帶、筋膜、)受損傷時,肌肉會處於緊張、收縮甚至痙攣狀態,出現疼痛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瘢痕化,從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夠舒筋通絡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緊張,在明顯減輕疼痛症狀的同時,也有利於病灶的恢復。 3.調整陰陽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中醫十分強調機體陰陽關系的平衡。刮痧對人體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其恢復平衡。 ◆什麼是「出痧」?「出痧」會損害皮膚嗎? 刮痧後皮膚表面會出現紅、紫、黑斑或黑皰的現象,稱為「出痧」。這是一種刮痧後出現的正常反應,數天後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處理。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現象,這種血凝塊不久即能潰散消失。 「出痧」的皮膚紅紅的,看上去有點兒可怕。其實,不管怎麼紅,都不必擔心,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顏色也深,如果病情較輕,「痧」出得少些,顏色也較淺。一般情況下,皮膚上的「瘀血」會在3-5天內逐漸消退,遲一些也不會超過1周就會恢復正常,不僅不會損害皮膚,而且由於這種方法活血化瘀,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還要健康、美麗。 ◆「刮痧」使用什麼工具? 刮痧的用具十分簡單、方便,只要是邊緣比較圓滑的東西,如梳子、搪瓷杯蓋子等,都可以用來刮痧。當然,如果長期使用或作為治療,還是用正規一些的刮痧板比較好。刮痧板選用天然水牛角為材料,對人體肌表無毒性刺激和化學不良反應。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種中葯,具有發散行氣,活血和潤養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為了防止劃破皮膚,還要在皮膚表面塗一層潤滑劑,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採用專門的「刮痧活血劑」。它是一種採用天然植物油加十餘種天然中葯,經傳統與現代高科技結合的方法提煉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開泄毛孔、疏通經絡、排毒驅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刮痧的基本方法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著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 2.刮拭方向:頸、背、腹、上肢、下肢部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 3.補刮瀉刮:一般來講,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補刮;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瀉刮; 4.刮痧時間:用瀉刮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刮痧,每個部位一般要刮3-5分鍾;用補刮手法每個部位刮拭時間為5-10分鍾。對於保健刮痧無嚴格的時間限制,以自我感覺滿意、舒服為原則。 ◆刮痧要注意些什麼?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2.刮痧出痧後30分鍾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准。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鍾。 ◆刮痧療法適用病症 感冒、發熱、頭痛、中暑、哮喘、心絞痛、頸椎病、高血壓、神經性頭痛、肩周炎、坐骨神經痛、乳腺增生、小兒消化不良等一些疾病。 ◆刮痧禁忌證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慎刮; 3.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的人禁刮; 4.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5.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6.久病年老、極度虛弱、消瘦者需慎刮; 7.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禁刮。

5、頸椎病怎樣刮痧

氣血瘀滯
(一)症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悶心悸,舌質黯為典型症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膈俞:在背部,當笫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後刮下肢的血海、昆侖、三陰交。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由於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後刮頸後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背部膈俞穴,宜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重刮,30次,出痧。最後刮足部外側昆侖穴和下肢內側三陰交穴,重刮,各30次,出痧為度。

6、刮痧能治頸椎病嗎?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與頸椎病括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