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最頂部疼

頸椎最頂部疼

發布時間:2020-11-13 23:17:35

1、頸椎、背部疼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說的情況應該屬於頸椎肌肉勞損引起的表現。
意見建議:紅外線推拿 按摩治療.一定要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和學習尤其是低頭工作學習1小時左右要休息10分鍾左右。

2、頭疼頸椎疼怎麼辦才好?

您好,看了敘述,不知哪天頸椎疼痛,頭也痛,這個情況考慮頸椎病的可能大。指導意見:這樣的情況首先考慮是頸椎病了,可能壓迫了神經血管,導致的症狀,看一下骨科,可能需要做個頸椎CT,頸部血管超聲看看。

3、圖片上手按著的那個部位叫什麼 我就是那裡很痛。是頸椎嗎?(就是大脖子根和肩膀那部位痛得要命)

頸椎酸痛疼痛是頸椎病的主要表現。另外,如果頸椎病嚴重的話,還會引起頭暈、手麻,活動能力的降低,一些日常生活工作都會影響。出現頸椎病可陪和(濟。愈。堂。頸椎。貼。)即可,堅池下去,是可以灰復的,而且不會復發,還有平常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多運動:
一、仰天長嘯兩腿分開站立,十指交叉置頸後,兩肘自然下墜,兩手給一定力量向前、下拉,頭後仰,後仰時要慢慢深吸氣,注意用力不要過大,身體後仰時應該是身體最放鬆的時候,此時慢慢呼氣。
二、甩手:站立位,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後搖動,並逐漸增加擺動幅度,每組15次,每次5組。
三、畫圈:面向牆壁,伸直手臂,然後對牆做畫圓圈的動作,每組做15下,每次做5組。
四、爬牆:站立在牆前,手扶住牆,向上爬,直到最高點為止,做下記號,然後放下手,再次爬牆時以超過此記號為目標,每次30下,每天做2組。

4、我的脖子神經疼,兩側和頸椎的最上邊疼,厲害的時候頭頂都疼,要怎麼治療啊?謝謝!

是頸椎病的初期。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5、脖子後面頸椎部分的疼有幾種原因?

根據你的年齡來看的話,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跟生活習慣有關,職業是不是對電腦,或者經常處於同一姿勢在作息,玩電腦,開車,打牌這樣的動作如果時間長了,經常會引起勞損,如果稍微又受了點涼,可能症狀就會更加明顯。所以平時要多注意鍛煉,同一個運動狀態不要保持太久,最好是1個小時就自己跟自己稍微按摩一下脖子和肩膀,只需要5分鍾就差不多,注意保暖,堅持一段時間久可以好了。如果是頸椎痛的話,你想想是不是自己有時候喜歡坐在床上低頭看書或者玩電腦,這個姿勢對頸椎很不好,如果有加以改善基本沒問題,如果硬是不行,找下中醫按摩下,記住三分治七分養

6、治療頸椎疼痛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由於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原因,頸椎不適的人越來越多。頸椎長期受到壓迫而沒有得到緩解,不僅會導致我們「頭前引」等不良體態。還會導致我們大腦供氧不足,從而導致反應遲鈍,身體疲勞等現象。
以下7個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不適的現象,幫助頸椎恢復正確的姿態。每個動作2-3組,每組堅持30秒。
動作一
注意事項:最簡單的放鬆頸椎的辦法就是按摩頸椎。用手來回摩擦頸椎可以加快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放鬆效果。
動作二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頭部往兩邊扭轉即可。注意節奏不要太快,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三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做低頭抬頭運動即可。整個過程只有頭部在運動,其他部位保持穩定不動。節奏不要太快,動作不要多於激烈,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四
注意事項:保持身體穩定,雙肩進行環繞運動。節奏緩慢,幅度不宜過大。
動作五
注意事項:雙手十指交叉抱住脖子,身體保持穩定不動。呼氣的時候頭部往後仰,雙手給反方向的力進行對抗。吸氣低頭。呼氣再次抬頭,重復動作。
動作六
注意事項:伸懶腰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疲勞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提高反應能力。因此,如果累了,不妨來伸一下懶腰試試吧!
如果你也感覺到了身體的疲勞,不妨馬上試試這套動作把!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只要感到疲勞,就來練習吧,相信你會精神煥發哦!

7、頸椎疼都有哪些原因?

1。頸椎病患者睡的床: 從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角度來看,選擇什麼樣的床鋪與選擇枕頭一樣,對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有幫助的。 (1)棕綳床透氣性好、柔軟、富有彈性,比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使用。但要注意的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編織的棕繩逐漸鬆弛,它的彈性就逐漸減弱,而不適合頸椎病患者。因此,使用棕綳床間隔3—5年後就應更換棕繩,以增強彈性。 (2)席夢思床墊這樣的床墊放在床板上,可起到維持人體生理曲線的作用。因此,也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但價錢略貴些。 (3)火炕是我國北方寒冷地區農村常用的床鋪。炕加溫後,不僅可以抗寒,而且可達到有類似於熱療的效果,對痙攣與疼痛的肌肉、關節起到放鬆和緩解的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頸椎病症狀。 (4)木板床使用較多,可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若被褥鋪墊松軟合適,也有利於頸椎病患者,並且較為經濟實惠。 二: 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從醫學角度講,枕頭高度以8~10厘米為佳,最高不要超過15厘米,與肩同寬即可,不能呈斜坡形,側卧時頭不發生側屈,粗略的標準是,仰卧枕高約一拳(根據各人自己的拳手),側卧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其次,對枕蕊內容物選擇也很重要,常用的有:①蕎麥皮: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但價格較高。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一般講,枕頭高以8~15cm為宜,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 頸椎枕亦可起預防或治療作用。 三: 頸椎病患者的睡姿: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經過治療病情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單憑治療還是不夠的。頸椎病人要做好自身的保養。伏案工作的人,頭頸不要長時間地扭向一側,要汁意休息,讓頸背肌肉放鬆。許多人睡覺喜歡側卧伏卧,整夜的頭向一側歪著,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它使頸背部肌肉,頸椎韌帶處於扭曲狀態。 長期如此,會造成年輕人經常落枕,但較易恢復;而這些人到了中年,就會發生頸椎病。所以,睡覺時要注意枕頭柔、輕,以平卧為主,側卧要注意翻身,絕對不允許歪著頭伏卧。 頸椎病如何保養 1、注意改善不良的睡眠習慣:正常人仰卧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卧與肩等高、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與個人拳頭等高為好。頸椎病患者與正常人大致相同,椎體後緣增生明顯者,枕頭可相應偏高些;黃韌帶肥厚、鈣化者應偏低些。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常用穀皮、芥麥皮、綠豆殼草屑等充填,而海綿、棉絮、木棉等均不適應。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 2、固定姿勢工作習慣的改善:對於低頭工作或頭頸部固定在一姿勢下工作的人,首先要使案台與坐椅高度相稱,適於自身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屈頸桌台可適當高些,勿過低,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為有利。除改善工作條件外,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方面是應有工間操,包括頸椎保健操。在長時間工作中,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回環運動。以改善頸肌疲勞,恢復最佳應力狀態。另外每日早晚堅持必要的鍛煉可達到預防及治療頸椎病的作用。對於專業化程度高的工作,適當改變工種,或定期輪換工作,對預防頸椎病均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從事低頭工作的人易患頸椎病,但若長時間地保持挺胸、抬頭、收頜。可使頸部肌肉緊張,頸椎曲度變直,也可以產生頸椎病。即所謂「軍人頸」。所以,在聽報告或坐位狀態,我們應注意放鬆頸部肌肉,保持頸椎自然狀態。對於長期服役的軍人,更應注意。 3、注意感染的影響: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因為這類炎症一旦經淋巴系統向頸部及關節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因此,防止各種上呼吸道炎症,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頸椎病的措施之一。 頸椎病患者飲食調理應遵循什原則? 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 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對症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另外,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總之,對症進食,就能有利於頸椎病患者的康復。 頸椎病的按摩與推拿療法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是用於在病人身體表面加壓,並向多個方向移動,以放鬆局部由淺到深層的各種組織(主要是肌肉及韌帶),使血流加快,從而達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和改善代謝的目的。推拿療法還可對相鄰部位的關節產生作用,亦有利於改善肢體功能。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可以在家裡或辦公室中進行,前者較簡單,讓家人或同事幫忙就可以了,而推拿療法由於手法較重,且涉及關節活動,應該讓懂點醫道的朋友幫忙,不可隨意操作。 按摩手法輕柔,適用於各型診斷明確、不伴有其他疾患的頸椎病及術後的病人。雖無特效,但局部肌肉感覺舒服,因此,有肩頸部症狀的病人不妨試試。 各種按摩手法要求雖不統一,但大致相似,操作時盡可能在溫度適中、通風較好的場所進行,如能在溫水浴後操作更為理想。操作中及操作後局部避免受涼,冬天注意保溫。 推拿手法操作較按摩為重,將病人的頸、肩、胸及背部肌肉作較大幅度的被動運動。因此,適用於以神經根症狀為主者;脊髓受壓為主者不要選用,可能加重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推拿的部位大多選擇椎旁壓痛點處或枕後的風池穴,或是其他壓痛明顯的部位。操作手法開始應輕柔,可逐漸加重對局部肌肉或肌肉附著點處的按揉,以病人能忍受為原則。同時將病人上肢作相應幅度的活動(被動式),以達到使肩背部肌肉鬆弛、氣血運行的作用。但中老年婦女及高齡者,因其骨髓疏鬆,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一般情況下不要選用。

8、頸椎疼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wF4疾病庫,最全的疾病資料庫,最新的健康資訊平台,牽掛您身體健康的朋友!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睡眠(枕頭上)中度過的,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這類病人常常表現為睡眠中或睡醒後晨起時頸項不適、落枕、頭昏、頭痛或頑固性失眠等症狀。合理的枕頭對治療和預防頸椎病十分重要,是葯物治療所不能替代的,但應長期堅持應用。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兩項: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對枕頭的高度,國內外學者均十分重視,並提出多種數據。我們研究認為,枕頭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適合絕大多數人;少數人需適當高枕,如棘突發育畸形、吻棘,枕頭過低則可使症狀加重。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應用後可以形成馬鞍形。

睡姿良好對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卧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卧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側卧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頭應放於枕頭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應以木板床為宜,彈簧床對脊柱生理平衡無益。

(四)預防慢性勞損: 由於工作需要,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委容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例如長期看顯微鏡的人員、坑道作業人員、會計師、縫紉刺綉、牙科醫生、飛機的機械師、打字員、發報員等屈頸、斜頸、扭頸、聳肩工作者,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習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又不重視業余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預防慢性勞損,除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

(五)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變,因此更應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枕頭必須選用合乎個人規格的(保健枕分為特大號、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5個規格,男士按個人襯衣號用同號的枕頭;女士按襯衣號用小一號的枕頭),無論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視用枕;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腰部保暖,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尤其睡眠時頸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發生落枕,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與人談話、看電視、看電影或看書報,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危及中老年生命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及種慢性病與脊柱相關,故作為老年人預防脊柱病,亦能達到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等病的作用。對待疾病最積極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尤其在目前治療葯物日益增多的時代,注意 預防醫學宣教尤為重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身體健康!

與頸椎最頂部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