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病和頸椎病容易相混淆?
頸椎病高發,但難辨,因為病變迥異,臨床表現可謂千奇百怪,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神經根型頸椎病、食管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等,每個類型頸椎病表現症狀不同,非專業人士,經常誤認為自己患了其他疾病。下面幾個案例,僅供大家參考。
莫把神經根型頸椎病當成風濕病
32歲的林先生一直覺得自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因是他的肩膀關節痛、脖子痛,查了資料發現肩關節痛是風濕病的典型症狀,害得他擔心了很久,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神經根性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經常會被人們以為是風濕病,風濕病包括關節炎和肌筋膜炎,這兩種病都會出現頸肩痛、頸部活動受限及手部麻木等,與神經根型頸椎病極其相似,不過,即便如此,這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著很多區別。
風濕病除頸部、肩部、上肢外,還會有其他多發部位疼痛史,比如手指、手腕、腳踝等,但神經根型頸椎病卻不存在這一點。風濕病沒有放射性疼痛,而神經根型頸椎病會時常出現從頸肩部到手臂的放射性疼痛。
莫把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當成冠狀動脈供血不全
43歲的王女士因心慌、胸悶到了心臟科,經過檢查,王女士心率正常,心臟無任何問題,醫生建議到骨科檢查頸椎,確診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表現症狀多樣,從五官到五臟甚至到毛發、指甲等都有表現,比如頭痛、耳鳴、聽力減弱、視物模糊、心慌、心率失常、心前區疼痛、高血壓等。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與冠狀動脈供血不全是有區別的,冠狀動脈供血不全的主要症狀為心前區疼痛劇烈,同時伴有胸悶氣短,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疼痛沒有那麼劇烈。冠狀動脈供血不全患者的心電圖有異常改變,對症治療後,症狀就會隨之減輕。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心電圖一般無改變。
莫把椎動脈型頸椎病當成耳石症
56歲的張先生時常感到頭暈,他聽說一個老朋友得了耳石症也眩暈,老朋友說這病沒啥太大危害,就是遭罪而已,張先生就以為自己也是得了這種病,可是有一次,鄰居在後面喊他,一回頭,直接暈倒了,把他扶起來才好轉,去醫院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與耳石症是有區別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部的椎動脈受到了刺激和壓迫,導致大腦短暫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嚴重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會在變化頸部位置時,患者發生突然猝倒,但當頸部位置改變時,椎動脈不受刺激和壓迫,會很快好轉。
它與耳石症是有區別的,耳石症也是隨頭位置變動出現的眩暈感覺,但頭位置保持不動,眩暈症狀可很快消失,一般不超過1分鍾,眩暈時患者的眼球會不自主地來回振盪。
頸椎病引起的症狀五花八門,可與多種疾病類似,比如梅尼埃綜合征、肩周炎、膽囊炎、肺尖部癌症等等,這些都需要到醫院確診。
2、頸椎第四五節增生變形,會引發什麼疾病
頸椎病引起的增生變形,會引發頸椎間盤膨出、突出症,嚴重會引起手麻。
3、請問頸椎病早期的10大症狀是什麼?
頸椎病可分為多個類型,常見的頸椎病的症狀包括:頸部僵硬和疼痛;肩部和手臂疼痛;不能完全轉動頭部或彎曲頸部,有時候會影響駕駛;頸部轉動時有摩擦的聲音或感覺。
頸椎病的症狀通常會在早晨以及一天結束時最嚴重。
如果頸椎病導致脊髓壓力(頸椎管狹窄),症狀包括:
手臂、手掌、腿部和腳部有刺痛、麻木、虛弱的感覺;行走困難;肌肉痙攣;膀胱和腸控制力喪失(大小便失禁)。
有頸椎問題的朋友可以外用醉八蟲o葯o酒貼,可通絡消痛。堅持1-2療程會好情況嚴重需酌情增加治療周期
4、頸椎變形症狀是怎麼引起的?引起頸椎變形症狀的疾病有哪些?
【病理改變】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由於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後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生機化然後鈣化、骨化,於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後韌帶的鬆弛,又使頸椎不穩定,更增加了受創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由於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於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或脊髓產生壓迫作用。鉤椎關節的骨贅可從前向後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咽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後,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發病機理】 頸椎病發病機理: 1、頸椎退行性改變。 2、外傷因素。 3、慢性勞損。 4、寒冷、潮濕。
5、頸椎病變形怎麼辦
您好,我從事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近十年
一般都是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等引起,例如翹二郞腿,倚床頭沙發等
多數只是頸椎曲度變直,嚴重的會出現頸椎曲度反弓
可能會壓迫椎動脈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惡心,記憶力下降,視力下降等
如若壓迫神經根則可能會出現手臂手指麻痛等
治病建議保守治病,正骨,針灸,推拿等都可以
但一定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低頭,不翹二郞腿,不倚床沙發等,不可著涼
6、頸椎病會引起哪些病?
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耳鳴,惡心,嘔吐,還可出現視物模糊,心動過速等症狀。治療主要包括葯物,康復理療,針灸,按摩,頸椎牽引等。